开拓创新明辨人物|青岛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任爽:教给学生“寻找水源”的方法
青岛教育 | 2024-09-04 16:44:47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人物标签:
青大附中英语教师 班主任 任爽
主要荣誉:
青岛市优秀班主任,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所带班级被评为青岛市优秀班集体,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青岛市头脑奥赛优秀指导教师。
我认为学习和教育的过程都应该是快乐的,只有快乐才能更大程度上去激发孩子们的内驱力。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更倾向于积极倡导轻松活跃的课堂,引导学生们在英语课上想说、敢说、畅所欲言。课堂一旦少了学生们的声音,课堂也不再是课堂了。
记得在一节基于必修一After Twenty Years的读后续写写作课中,因为同学们已经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了,所以他们的续写内容也都是意料之内的“完全统一”,这种一致和局限让我感到了一丝的挫败和失望。因此在课后的反思中,我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们自发的去探索不一样的可能性呢?毕竟在真正的考场上如果缺乏有条理的逻辑线和思路,是很难完成一篇好的读后续写的。这个时候,我想到了元旦联欢会时我和我们班的学生们一起在班里玩的剧本杀,他们畅所欲言,恨不得猜出100种结局和可能性。所以,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这篇阅读理解变成一集英文版的剧本杀!因此,我做了手卡,把课文分段剪辑成了时间线和任务卡。令我兴奋和惊讶的是,这一次的尝试让我发现,语言不再是阻碍学生们开口的条件,学生们仿佛忘记了那些框住他们的所谓的“正确答案”,他们变得兴奋、好奇,想要从手卡中找出更多的线索从而推理出更多的可能。
要使学生真正的获益,就得教给学生们自己寻找水源的方法。这次的突破和创新,让我意识到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老师应该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学会才是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好示范,毕竟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创新和突破也是如此。
在我看来,创新实践是课改的灵魂,是教育进步的源泉。作为一名高中的一线英语教师,从实际操作上来看课改与创新,感触最深的还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语言是跨界的,英语的语法、词汇与语言的整体性发展相互依存,新课改中更加强调了在词汇、语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平衡的教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除此之外,文化教育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还加入了多元文化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差异性。课堂上,我会通过网络、电影等多种媒体展示外国文化,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探究,促进学生的跨文化素养。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强,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们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背景。在这种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实用性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也在努力地开展跨文化交流的教学,通过教学活动模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真实交际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
同时,课程改革与创新还强调了语言应用的实用性,这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熟练运用英语。因此,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堂已经从单纯的语法知识教学转向了实际语境的应用,通过教学活动来创设实际应用场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要把创新教育落在实处,学生是主体,教师关键。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学术氛围的营造和学生初步治学能力的培养,既体现出一种教学艺术即对学生知识的有效转化,更体现出一种教育民主,即对学生思想探寻的充分尊重。
有时我想,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教师“培养”的,我们作为教师只是需要给他们一个敢想敢说的机会。当学生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时,所谓“创新思维”已蕴含其中。
责任编辑:刘恺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