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为健康兜底,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更有“医”靠
王尚磊 来源: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2024-09-04 14:26:56原创
8月28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聚力攻坚看进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专场,这场发布会透出的信号是:聊城市锚定“小病不出村”目标,注重由医疗机构全覆盖向优质服务全覆盖转变,以建设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为抓手,推行梯次带动模式,一体化发展公办中心卫生室,推动高效率服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在建设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工作中,东昌府区打出了样板,实行镇、村医疗机构业务、财务、物资、信息“四流合一”管理体系,形成域内农村地区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服务圈。
幸福新村来了卫生室长
“距离家近,检查检查放心,和大夫们都熟,卫生室的环境好,大夫们也都热情。”75岁的朱秀云因高血压定期来幸福新村卫生室检查,检查过程中常常和村医聊家常。管理这个卫生室的是26岁的崔艳艳,她是卫生室的室长,别看她年龄小、个头不高,但她却是患者眼中的“妹妹”“闺女”“孙女”,年长的老人都愿意喊她“闺女”“孙女”。刚刚上任卫生室长4个多月的崔艳艳已经和患者们都熟悉了,在这之前,她是东昌府区沙镇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的一名职工,通过竞选来到这之后,她很快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也和村医们打成了一片,卫生室的工作氛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推出了7+2+1的工作思路,就是为了让更多村民受益,让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更强。”东昌府区沙镇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郭新哲介绍,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基层患者,卫生院对乡村卫生室采用了新的管理模式,选派了7个公办卫生室室长,对卫生室进行管理,确定了卫生室工作的2条主线(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用1个标准(同质化管理),对卫生室的各项流程和工作制度提升,按照医院的标准就行考核管理,没有因为卫生室在基层而降低标准,每个月,卫生院会组织财务、院感、医务、质控等相关职能科室对卫生室进行督导考评。
以幸福新村为例,这个村的卫生室覆盖辖区9个行政村,服务总人口6552人,自2022年3月1日,卫生室投入使用以来,平均每年诊疗约1万人次,卫生室配备4名乡镇全科医师,每位大夫都具有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擅长神经内科、外科、预防保健等领域的诊治,在推拿、拔罐、针灸等中医疗法方面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卫生室配有心电图、除颤仪、全科诊疗系统、智慧随访、理疗设备等,还组建了2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家庭医生定期在卫生室坐诊,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服务,定期到各村开展巡诊服务。
患者近“享”便利和实惠
县域医疗次中心的建设是聊城市卫生健康事业的重头戏,今年以来,聊城建成东昌府区沙镇镇中心卫生院、冠县辛集镇中心卫生院、临清市烟店镇卫生院、东阿县刘集中心卫生院等7个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全面规划公办中心卫生室,推动机构全覆盖向服务全覆盖转变,全域形成农村地区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服务圈,以“一子落”带动“满盘活”,有效提升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953年建院的沙镇镇中心卫生院有着深厚的建院历史文化,曾被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2015-2016年度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019年通过了山东省乡镇卫生院“一级甲等”等级评价,同年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的评审,2020年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的荣誉称号。目前该卫生院辖区人口超过10万,开放床位150张,在打造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的工作中,该卫生院抓住这次机遇,迎来了再提升。该院依托东昌府区人民医院技术力量建成的血液透析室,不仅填补了该区基层医疗机构在血液净化方面的空白,也让辖区患者近“享”便利和实惠。
该卫生院积极履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以7个管区公办村卫生室为基础,为辖区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12项服务;与临床相结合,成立22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与服务,服务重点和触角直接延伸到村级。
家门口看病更有“医靠”
预检分诊、抢救室、清创室、内外科诊室、洗胃室、输液大厅、留观室一应俱全……沙镇镇中心卫生院新建的急诊科布局合理、流程规范,科室内设有等,同时配置多参数监护仪、监护除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全自动洗胃机、电动吸引器等先进的抢救和诊疗设备。结合医联体牵头单位,沙镇镇中心卫生院引进技术骨干人才,人才建设更加合理,重点学科建设更加完善,加强内科专业建设,分别设置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学科,使其诊疗更精准,服务更专业。利用“走出去,引进来”等办法,加强对外科、妇产科、儿科、眼耳鼻喉科、急诊科的建设,满足了村民就诊需求。
“我们的服务宗旨是‘立足基层 真诚惠民’,在现有乡镇卫生院基础上,健全科室建设、完善设备配置、构建管理体制,打造成为具备二级医院服务水平的基层医疗机构,让医疗服务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便民化。”东昌府区沙镇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郭新哲介绍,通过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医院标准化建设及管理有了大的进步,医院业务科室由43个细化为56个。就诊患者增加,基层服务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就医环境、诊疗水平、综合服务能力、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王尚磊 )
责任编辑:王尚磊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