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和谐:让教学、教育、学习、研究同步协调
来源: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4-09-04 19:13:00原创
崔佃金,1963年生,1980年毕业于北镇师专数学专业,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毕业。先后在山东省滨县一中、五中,桓台县索镇一中,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从事中学数学教学42年。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二级,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首届齐鲁名师、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山东省十大科研名师等,主持8项省市研究课题,主编5部教学研究专著。
崔佃金从教42年来,始终秉承“多元和谐”的教育理念,坚持教学、教育、学习、研究同步协调,逐步从一名年轻教师,成长为全国模范教师和国家级教学名师。
多元和谐教学,探求科学施教良方
他坚持“技术、文化”教育并重、“演绎、合情”推理并行的多元和谐教学观。
他将新课置于问题情境之中。采用“诸葛亮借东风”,带领学生体会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通过问题“一张厚0.1毫米足够大的纸,若把它对折30次有多高”,引起学生对指数爆炸式增长的探究。引导学生从一组简单的算式中发现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等命题,体会伟大的猜想和发现就在我们身边。开展 “荷花定律”“竹子定律”的数学原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15种形式等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制作立体几何模型,演示点、线、面、体的各种关系,在丰富感性认识基础上,实现理性认识的飞跃,正是在问题情境和问题研究中,激发了学生对数学自主自发的探究热情。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他构建了“心智数学教育方式”,即在数学教学中贯彻数学方法论、文化论、学习论的基本原则,发展学生心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系统总结8种课堂小结方式、6个操作变量、16条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形成“导学启智、以点带面、题组教学、变式教学”4种教学模式。
心智数学教育方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无论是从初中调入桓台一中教的1991级1、2班,还是后来接手的基础较差班,还是担任中层干部后担任的课,总会取得全校最好的成绩。
在1998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后,又先后被评为:2009年首批齐鲁名师,2002年山东省特级教师,2014年被评聘为正高级教师,2020年10月被聘为全省首批专业技术二级教师。
多元和谐教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他的班级工作坚持“管”“理”并重。通过“班级量化考核办法、学生一日常规”规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值日班长制”给每位学生都提供成长的机会;每周“义务值日”启动学生内心深处的自主、自律意识;班级日志、学生成长记录让学生在不断总结反思中成长发展。他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多次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青春立功先进集体”等。
在他的课上学生学会了数学思维,更学到了做人、做事的优良品质。42年来,教过4000多名优秀学生,有全国医疗专家、大学教授、海关关长、国家公务员,也有自主创业的公司老板,遍布国内外各行各业。他们都学习继承了老师“多元和谐”的教育理念和踏实认真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在他的影响感召下,先后有198名学生选择了教师职业,65人成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名师,还有的走上了管理岗位,继续传承着他的优良师德师风。
多元和谐学习,奠定自身专业基础
打从他从教后听的第一堂课时,吴大同老师课堂上流利的讲解、巧妙的设问、准确的回答、热烈的掌声,就在他心里深深埋下了一颗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种子。
为了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他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先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函授本科班、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系统学习经典数学课程。多年订阅学习《数学通报》《人民教育》等教育期刊。个人购买16000多册图书,建立涵盖教育学、数学教育学、教学研究、美学美育、多元智能、专业发展、国学经典等类型的教育教学资料库。每天坚持采取博览群书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实际联系理论法、专人读书法、跨界学习法进行读书学习,努力扩大学习视野。
5次被选拔参加在北京大学、湖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8次参加省级培训。认真聆听顾泠沅、王尚志、史宁中、曹一鸣、章建跃、王健磐等著名专家关于新课程改革、学科体系、学科前沿的学术报告;向南通80多岁高龄的李庾南老师学习“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向林群院士学习以退为进“退到原点,可进到任何不可知领域”的观点,在培训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高度。
多元和谐研究,总结教育深度规律
教育科研是教师快速成长的道路。多年来,他坚持从实践经验与教育取向中发掘课题,对日常教育事件开展案例研究,捕捉教育契机;对教育行为和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探求教育智慧。
他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课程,对数学史、数学猜想、数学悖论、数学美育、一般解题方法等进行高端研究。对“数列”等初等数学专题进行系列研究,发现了有穷数列等数列的多项式型通项公式,并通过计算机程序输出结果;将杨辉三角推广到三维,构建了(a+b+c)n展开式系数的三角剁型立体结构。对“学生自卑心理”“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学习方式的有效选择”等教育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他主持“心智数学教育方式”“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普通高中全学科美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8项省市级课题项目,开展关于数学教育方式、数学教学策略、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数学美育、全学科美育的系列研究。2003年被推选为山东省初等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山东省首届十大科研名师。教学科研成果获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连续三届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主编5部7本研究著作。作为山东理工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参与数学学院课程建设、学生论文答辩、教育实习指导、人才培养等,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
他主持崔佃金名师工作室24年,带领卓越发展等4个团队开展教育理论、课堂教学、规划课题等学习研究活动,成员获评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齐鲁名班主任、省优秀班主任、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建成崔佃金创客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山东省基础教育校长、教师培训专家,多次参与全省和各市的校长、中层干部、名师、骨干教师的培训。担任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省专家和市指导教师12年,担负省市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选等任务,带领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教育科研之路。
42年来,他从教育教学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教育教学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从教育教学实践发展的趋势中寻找关键点,从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中寻找支撑点。堪称“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
坚持“教学、教育、学习、研究同步协调”,成为全国模范教师多元和谐持续发展的典范。
责任编辑:陈佳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