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肥城:钠电+锂电,“泰山锂谷”动能强劲

曹儒峰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2024-09-05 20:37:03

日前,肥城市举行10GWh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生产项目开工仪式,宣布世界首条商业化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正式开工。

“我们将建设世界首条商业化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可实现从核心材料到电芯一体化绿色制造。”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杰介绍说,相比较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低温充电速度能提升50%,生产成本降低40%。

据了解,在全球三种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中,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工艺最先进、成本最低、效能最高。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10GWh,年产值达60亿元。

肥城是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大本营,由海归博士宋杰领衔的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拥有全栈式顶尖研发与产业化团队。“我们独创的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材料与电芯制备技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宋杰说。今年1月份,公司正式向用户交付全球首款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

“钠电”领跑全球,“锂电”集链聚群成势。

在位于肥城市老城街道的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经过处理,一块块锂辉石变成了结晶性粉末。“产出的是公司的两个拳头产品,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链主企业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延鹏介绍说。

该公司从2010年开始进军锂电产业,目前锂盐年产能达6.5万吨,居全国第3位,成为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领军企业,获评全省新能源领域“头雁”企业,主要产品碳酸锂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

强化链式思维,持续“谋链、延链、强链”。近年来,肥城市以培育链主领航企业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化工优势产业做大培强。

在泰山锂谷产业协同基地项目现场,汽轮机正高速运转,将蒸汽产出带来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动能,通过超越离合器带动企业用电设备转动,从而替代电动机工作。

“该项目是‘泰山锂谷’循环配套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产品是硫酸和蒸汽,硫酸是瑞福锂业生产碳酸锂的必备材料,蒸汽则是其不可或缺的清洁能源,该项目将极大降低瑞福锂业在原料、运输、能源各个方面的综合成本。”项目负责人穆西广说。

据介绍,该项目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烟台的黄金尾矿,每年产出的30万吨硫酸可提供给瑞福锂业用于碳酸锂生产,40万吨蒸汽可为锂电产业园内的30多家企业提供平价的清洁能源,28万吨铁精粉可供给石横特钢等钢铁企业作为生产原材料。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塑造新动能新优势。锂电新材料产业园内的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废旧电池回收,该公司将退役的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在工艺支持下,正极粉回收率达99%,年产正极材料粉、负极片、铜箔铝箔等达1.6万吨,达到国内顶尖水平。

同时,该公司借助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硫酸、蒸汽和锂盐生产线的配套优势,新上湿法提炼生产线,制备硫酸锂溶液,可直接供给瑞福锂业成锂车间制备碳酸锂,形成产业协同,再一次最大化变现成本优势。

目前,肥城正在推进锂电项目达到33个,计划总投资248.6亿元。其中,兴元新能源锂电涂炭铝箔、蔚蓝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园、年产2万吨三元锂电池回收等在建项目7个,超高强钢新能源电池包制造、硅碳负极材料、石墨烯及导电剂等在谈项目19个。形成了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锂电产业发展梯次推进格局。

上游生产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基础材料,中游生产正负极、隔膜等锂电池关键材料,下游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在肥城,一个资源耦合的锂电产业生态正加速形成。2023年,肥城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目前,集群内企业达到137家。

位于肥城高新区的蔚蓝科技产业园打造从研发、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的园区基地;位于肥城老城街道的泰山锂谷产业协同基地,“上中下游”锂电产业链条日渐丰满;位于肥城石横镇的山东华劲年产5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回收修复项目,第二条生产线正准备安装……

“钠电+锂电”,引擎千亿级“泰山锂谷”。肥城构建起“锂矿石加工—锂电池钠电池原材料—正负极材料—电池组件组装—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的全周期、闭环式产业链条。

数据显示,2023年,以老城街道为代表的肥城市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223.13亿元,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1%。截至目前,肥城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共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各3家。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宋明志 栾园园)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责任编辑:曹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