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海阳市委书记刘海彬:厚植绿色低碳底色 壮大培强战略性新兴产业

习语回响 | 2024-09-08 06:10:48原创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释放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强烈信号,掀开了山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新篇。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本报开设“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当好排头兵·领导干部访谈”专栏,聚焦“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主题,邀请市、县(市、区)领导干部谈认识、讲措施、说打算,展现各地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的创新实践、落实举措。敬请关注。

海阳市委书记刘海彬——

厚植绿色低碳底色 壮大培强战略性新兴产业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此,我们将立足“烟台南部重要经济增长极”定位,加快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建设,壮大培强清洁能源、航空航天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当先锋、作贡献。

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是烟台市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海阳市作为主战场、主阵地,规划建设了核电装备制造、东方航天港、新材料、核工业蒸汽等4个特色园区,作为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同时,紧抓两大核电项目和东方航天港建设,积极抢占以清洁能源、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赛道,发挥绿色能源、产业链集群等独特优势,坚持产业耦合式发展,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打造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新优势。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海阳的清洁能源产业涵盖“核风光氢储”多个领域,已集聚产业项目50余个,吸引山东核电、中核山东、国核设备等30余家头部企业进驻,清洁能源产业集群被评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5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240亿度,创造全省县域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第一、发出全省第一度核电、发出全省第一度海上风电等“多项第一”。核能综合利用方面,投运了世界首个水热同传示范工程,打造了核能供热品牌“暖核一号”,助力我市成为全国首个核能供暖城市,2023年成功实现为威海乳山跨区域核能供热,为全国冬季清洁取暖再添新示范。同时,正加快推动山东核电二期、国家级先进能源示范区等重大项目建设,一体推进210℃、0.7MPa高品质工业蒸汽项目,谋划布局一批风、光、氢、储项目,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核风光氢储一体化”能源基地。

航空航天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经过5年左右探索、培育,海阳已初步形成海上火箭发射、火箭总装总测、空天信息服务三大核心能力,海上发射实现12发12捷,将67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具备年产50发固体火箭总装总测能力。园区集聚产业项目23个,吸引长征火箭、星河动力、九天行歌等18家国内商业航天头部企业进驻,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被评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我们正瞄准“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和“国家级空天信息产业园”两大目标定位,聚焦“商业航天火箭发射”和“空天信息服务”两大关键领域,加快争创国家级商业航天发射场,提速“东方慧眼”星座组网,推动“开放地球引擎OGE系统平台”具备商业化运营能力,形成从火箭发射到卫星数据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打造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引擎。

经济高质量发展靠落实,事业成败关键在落实。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要求,聚焦聚力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建设,振奋精神、担当实干,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业绩,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大众日报记者 杨秀萍 整理)

责任编辑:王彤彤 王志浩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