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擦亮“就在滨州”品牌 努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大众新闻

2024-09-19 10:56:49

今年以来,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面贯彻落实稳就业工作部署,全面深化就业领域改革,探索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打造并持续擦亮“就在滨州”就业服务品牌,为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注入新活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加强稳岗扩岗,让“就在滨州”更安心

以春风行动实施20周年为契机,以“千企万岗 就在滨州”专项招聘活动为突破口,线上线下齐发力,累计成功举办招聘会107场,提供就业岗位6.1万余个,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

在全省率先启动2024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截止8月底,已为1780家企业落实政策3772万元,有效稳定就业岗位13万个,“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增能。同时,出台一次性扩岗补助、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稳岗扩岗贷款“滨岗贷”等一揽子政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服务延伸基层,让“就在滨州”更贴心

深入推动“社区微业”三年行动,依托城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便民服务场所,试点建设社区微业服务站131处,提供就业失业登记、求职招聘登记、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认定、就业扶持政策申领等经办服务,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服务端口前移、重心下沉,实现就业服务可感可及。

在有条件的社区建设零工驿站,结合16家公益性零工市场,打造形成“家门口”岗位集市,实现供需实时对接,提供零工就近就业渠道,提升社区便利化水平。

推广数字便民,让“就在滨州”更省心

深入社区开展人力资源信息调查,依托滨州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滨州市“云零工”小程序、滨州“就业码”的“三位一体”就业服务平台,精准提供政策匹配、职位推送、岗位对接、单位筛选等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目前平台累计为32余万名劳动者及7655家企业提供精准对接服务。

进一步优化政策申报流程,依托大数据比对,实现大学生生活补助、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多项政策“免申即享”,实现政策落实“零跑腿”。启动“就业一件事”数字便民应用,实现就业登记、社保登记、档案接收、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等多项业务同步受理、“一端出件”,让群众体验感更佳、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足。

释放创业活力,让“就在滨州”更顺心

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支持力度,2024年以来,共为初创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8.1亿元,带动4000余人实现就业,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

持续开展创业服务系列活动38场次,举办滨州市创业大赛,开展市级家门口创业服务站评选,充分激发全民创业热情。结合市场和劳动者需求,调整职业培训需求目录,鼓励企业职工提升技能,为全市考取相应证书的1.3万名企业职工给予技能提升补贴支持,发放补贴2182.3万元,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

帮扶重点群体,让“就在滨州”更暖心

实施“筑梦未来 就在滨州”职业指导下基层服务,为在校大学生和基层青年群体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全方位服务。通过青年见习计划、城市实习生计划,鼓励大学生实习实训,推动就业服务端口前置,缓解青年就业压力,今年以来,共征集见习岗位4100余个、实训岗位2659个。

加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及时提供“12333”式服务,即1年内至少开展2次政策对接、提供3次职业指导、推荐3次岗位信息、提供3次免费技能培训信息。滚动实施城乡公益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5300余个,为困难群体提供兜底保障,今年以来,共推动1.2万名失业人员、1966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着力创新探索,让“就在滨州”更舒心

着力解决社区(村居)残疾人、大龄失业人员、宝妈等群体出门难、就业难等问题,盘活社区(村居)闲置场所,创新建设“社区微工厂”,推动群众家门口灵活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社区微工厂308家,累计解决2万人次就业,人均年可增收2万元以上。该项工作入选“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标志性项目,为全省相关工作提供了先例和有益探索。

打破人才流动体制界限,创新建立企业高层次人才落实事业编制制度,带动人才资源向企业集聚,为企业提供坚强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已为全市109名高层次人才落实了事业编制,进一步打通了人才交流通道。

(大众新闻记者 程芃芃 通讯员 步兰兰 田新宇)

责任编辑:程芃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