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大学生种田记 黄三角科研实践团的“自讨苦吃”之旅

来源:大众新闻

2024-09-20 14:50:21

点击这里播放

黄河尾闾,渤海之滨,黄龙入海、大河息壤。

黄河裹挟着上游的泥沙在东营入海口处塑造了一片草木稀少、沟壑交错的盐碱滩涂,苍茫大地上,只有稀稀拉拉的柽柳和寥寥几棵红色的碱蓬在迎风飘曳,这里遍布沼泽深坑,一旦深陷便难以脱身。然而看似不毛之地的一方土地,却吸引着一批批的青年来此开展科研实践。

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面积约900万亩,科学合理利用好盐碱地,对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光、热和水、土资源丰富,然而地下水位浅、矿化度高,海水倒灌导致的盐碱化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曾是当地的真实写照。“盐碱地是国家重要的后备耕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如果能将这么大片的盐碱地变成良田,该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谈起这些,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服务黄三角高质量发展科研实践团队成员们信心满满。

每天晨曦初露,团队成员们便忙碌于玉米田间,他们采用菌肥培育技术为土地注入新活力,这一技术不仅滋养了盐碱地,还见证了玉米苗在科技力量扶持下的茁壮成长。通过一系列科技实践,玉米田实现了绿色蜕变,“表层盐分降低了14%—18%,玉米产量同比提高了24%—37%。”团队教师杨继松教授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得到了预期中的效果。

“盐碱地土壤板结、干硬,存不住水,也不透气,土壤养分很少。”水稻田中,从加拿大学成归来的国际土壤专家赵英教授带领着青年学生犁地、灌溉、排水、施肥,每一步都需要严谨细致,特别是在耐盐碱水稻品种的种植上,团队通过不断尝试与努力,成功掌握了利用滨海农田水肥气精准调控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并通过不同水分管理、秸秆还田等方法成功改良盐碱稻田土壤,为盐碱地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在这片盐碱地上,我深刻体会到了科研的艰辛与价值。”正在给水稻喷洒农药的本科生王镇宗熟练地操作着喷雾器,“每一次看到作物在盐碱地上茁壮成长,我都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我知道,这是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这片土地与我们的双向奔赴。”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走出课堂、走进大田试验的青年,用双脚将这片遍布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丈量了无数遍,攻克科研难题、实现创新突破的同时,环境的艰辛也是他们来这儿之前想象不到的。

那是一年的夏季潮汛期,黄河三角洲学者于君宝教授带着团队的几名学生去黄河三角洲滩涂采集底栖样品,在这个“从陆地车下不去、从海上船上不来”的滩涂挖出来的泥土需要过筛网冲洗,然而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充足的水源,必须走到潮沟去取水。那光秃秃的潮滩看上去平坦无奇,可越靠近潮沟越容易陷进去,一旦陷进泥沟,仅凭自己的力量很难再走出来,反而会越挣扎陷得越深。情急之下老师同学们就互相帮对方拔靴子,可很多时候都是脚先拔出来了,靴子却还窝在泥巴里,有时用力不当还会相拥一起摔在泥巴里。“有一次涨潮,我们被困在了潮沟里,四周涨上来的水很快就到了腰部,当时是阴天,四周一片苍茫,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那一刻,我们都绝望了,情急之中打了110,是警察把我们救出来的。”回忆起取样时遇到的惊险,同学们还是心有余悸。

“夏天这里的蚊虫巨多,咬人还很歹毒,我们都穿着很厚的防护服,还经常被咬得一身包,挠破皮后在汗水浸泡下又疼又痒,我们经常笑称自己是‘鲁大赴东营喂蚊团’。”刚刚踏上盐碱地的新手小白,在经历这些后,心中往往会充满迷茫和彷徨,也经历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但在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氛围影响下,他们在边纠结边实践的过程中,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并逐渐爱上了黄河三角洲这片土地。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在贫瘠的盐碱地里能开出最美丽的奋斗之花,需要每一位成员发扬严谨认真、坚韧不拔、团结奋斗的科研精神,更需要青年学子们学做那些生长在盐碱地里的柽柳一样,牢牢扎进科研的土壤,迎接一切可知和未知的困难与挑战,青春与汗水滋养下青年必将像盐碱地上成长起来的柽柳一样以昂扬的姿态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阳而立。

田埂缩短了知与行之间的距离,在奋斗中成就更好的自己。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山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品质农业科技小院”成了师生们的长期驻扎地,他们在这里已建成500余亩硬件设施齐全的盐碱农业用地和生态水面,建设了2000㎡长期定位试验小区,购置安装了包括小型气象站、土壤水势盐传感器、地下水位监测设备等一系列科研仪器,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东营市土壤健康与高质量农业重点实验室和鲁东大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东营基地。

用汗水浇灌希望,用智慧点亮未来。近几年来,围绕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师生主持、参与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6项;与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三十余家企业签订科技指导协议,利用“曝气滴灌”“菌根兴农”等技术免费指导农户科学种田50余万亩,增收约1.6亿元;团队创建的“抛沙养滩”与“沙袋暗堤”结合的沙滩生态养护新技术和港口防淤导流关键技术,构建起了山东省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测体系;研发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水文连通修复-湿地淡水优化配置/生态补水-湿地水盐调控技术体系,在黄河三角洲重度退化湿地推广应用达5000余亩,直接经济效益超4000余万元,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省部级以上科创奖项3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他们的脚步,不仅停留在黄河三角洲的每一个角落,更跨越千山万水,遍布新疆、青海、陕西、甘肃等沿黄省份。“远方”在很多大学生心目中是一个模糊而浪漫的存在,而随着实践团的足迹,学生们真正行走在黄河的各处后,“远方”具体化了。实践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那份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油然而生。当“远方”有了真实的模样、“理想和抱负”有了实际的方向,青年学子们与黄河便产生了真实的连接,就像实践团中的一名成员在调研笔记中所写的那样:“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民逐渐与我建立了联系。”

“这份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科研之路,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步伐。我们将继续秉承科技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之路。”团队成员王琦璇对未来充满期待。

初春的料峭、夏日的炎热、晚秋的冷风、寒冬的冰雪,见证了这支队伍的辛勤与汗水,也让师生们领略了黄河三角洲与众不同的四季:春天,白色盐渍土上钻出的碱蓬嫩芽带着些许羞涩迎风而立;夏天,水波荡漾之中,蚊虫飞舞,白鹤惬意漫步;秋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荻在风中摇曳生姿;冬天,芦花如雪的浅滩处,科研人的身影点缀着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寂寥。

(大众新闻通讯员 杨春娟)



责任编辑:林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