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线下降价不好卖线上爆单不够卖,果品消费新需求倒逼供应链升级

王好  王好   来源:风口财经客户端

2024-09-25 20:51:27原创

风口财经记者 王好

国庆假期将至,果品市场品种也日渐丰富。在青岛莱西,4.8万亩秋月梨进入收获期,种植户告诉记者,今年收成不错,亩产轻松过万斤。与此同时,“阳光玫瑰”葡萄也结束了从高温棚到遮雨棚的过渡期,开始大量供应上市。

不过,果品市场行情却让供应商们乐不起来。莱西一位秋月梨供应商告诉记者,中秋节上市之初,地头价从3.5元/斤迅速降温,一度跌至2元/斤左右,同时档口拿货热情也不高,可以说是近几年来的低位。但另一方面,记者调查发现,线上渠道销售火爆,部分果品甚至供不应求。

果品市场供需正在经历怎样的深刻变化,如何应对?

现状:果品价格下行,人工成本凸显

秋月梨果肉洁白如玉、细腻多汁、入口无渣、香甜爽脆,堪称梨届“杠把子”,一直是高端水果的代表之一。

李先生是一位果品从业者,他告诉记者,秋月梨每年九月初 上市,通常到来年五一基本消化完毕,而今年的价格变化实际上从去年就有迹可循,“去年一开始能达到5元/斤,但是大量果品上市后,销售闭环没能如期完成,有一些没卖掉的只能存入冷库。”在他看来,存量也对今年的秋月梨市场形成一定影响。

秋月梨只是目前果品市场行情变化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同属高端果品的“阳光玫瑰”葡萄价格同样没有原来风光,“阳光玫瑰今年来看,地头价每斤7元、8元已经算好的了,价格甚至还不如巨峰,前几年每斤十七八元的价格几乎没有了。”

不止高端果品,大众果品价格也在出现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红富士苹果、香蕉、橙子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降幅,其中8月份,红富士苹果(中等)集贸市场价格11.59元/公斤,同比增长-6.2%;橙子(中等)集贸市场价格11.2元/公斤,同比增长-12.2%;只有香蕉结束了今年以来的同比下降趋势,香蕉(中等)集贸市场价格7.49元/公斤,同比增长5.3%。

另一个问题是,人工成本在价格下行趋势面前尤为凸显。果农李玉通种了25亩苹果,这两年受行情所迫,投入的劳动力和收益不成正比,他也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但是他发现,部分人工成本仍然难以解决,“套袋、疏果、摘袋、落苹果,都需要人工。”

变化:线上新零售渠道升温,一天两万单不算多

采访中记者发现,面对市场新变化,不少果品供应商也在主动出击,探索应对之策。

眼下,在莱西市马连庄镇,工人们将秋月梨分拣装箱打包运往市场,今年农户们一改以往零销散卖的传统,由政府主导镇级国有公司平台进行统一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分散农户个人风险。

“相比往年,今年线上渠道的表现非常不错。”莱西马连庄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的果品批发市场,新零售、带货主播等线上线下新兴渠道,正在成为当地果品销售渠道结构调整的新方向,“由于价格相对便宜,订单量非常大。以秋月梨为例,一天接2万到3万单都很常见。”

无独有偶,从事电商果品供应链业务的赵伟也感受到了线上销售带来的红利。2016年开始,他从冬枣种植户转型做果品电商供应链,这些年业务量节节攀升,如今已经在莱西当地自建3000多平方米仓库,高峰期雇工达400多人。

赵伟仓库内的秋月梨打包待发

“线上销售量非常可观,以秋月梨为例,现在每天能卖出四五万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不少。”他告诉记者,虽然市场整体价格偏低,但线上渠道的销量依然可观,订单量可以支撑薄利多销。同时,他也在不断尝试“破圈”,从做供应商,到自己做直播,“我们紧跟市场变化,目前以自播为主,也有合作达人带货。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和质量。”

与此同时,大的新零售企业和电商直播间新的需求,也对果品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提出新挑战。“由于今年雨水充沛,秋月梨的个头普遍偏大,规格控制成了难题。例如,客户要求900克的果子,但达标的果形可能难以满足订单量,从而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针对这一新变化,马连庄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完善选果流程,他们还将积极组织种植户,及时调整种植管理节奏,通过蔬果、套袋等方式,尽量确保果形和品质,与消费新趋势相匹配,从而不断拓展市场订单。

数据:从全品类1万票到单品类10万+,青岛秋月梨线上销售物流量持续增长

果品线上销售火爆,也体现在物流单量的直线飙升。“青岛顺丰自2017年起成立了专门的梨专项,近年来寄递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据青岛顺丰速运公共事务相关负责人韩译萱介绍,今年莱西的秋月梨从9月1日开始发运,将持续到12月31日,高峰期集中在9月和10月。截至当前,莱西的秋月梨已发运10万票,远超2017年梨项目的总单量(不到一万票)。

“秋月梨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成功出口到东南亚,”韩译萱表示,“通过顺丰的物流网络,个人寄递秋月梨可以在48小时内送达东南亚的个人消费者手中,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据了解,2023年,青岛顺丰开通了常温水果东南亚个人寄递业务,使得个人寄递梨出海成为可能。去年,青岛顺丰成功完成了全国首单秋月梨出口至新加坡的业务。今年,莱阳梨率先出口,随后青岛的秋月梨也紧跟着出海,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

为了更好地服务果农,青岛顺丰今年在莱西设立了近40个便民寄递点,并增加了50多名快递员深入一线产地进行揽收。根据件量的增加,顺丰还会随时增加人员和揽收点,确保覆盖所有主要农户区域,真正实现农户随摘随寄,提升梨的寄递时效。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还帮助农户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销售收入,”韩译萱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进一步提升果品的物流体验。”

专家:扭转产能过剩,两大方向破题果品市场未来发展

果品市场价格下行影响因素有哪些,面对线上及新零售等销售渠道的比重越来越高,对于果品供应提出的新需求,又当如何应变?

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青岛综合试验站站长、青岛农科院植保所所长郝俊杰一直致力于通过育种和种植模式创新,提供更多满足果品产销对接的解决方案。在他看来,气候条件对今年果品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了显著影响。以青岛地区桃子种植为例,由于雨水充沛,7月份成熟的果实品质受到了较大影响,导致价格下降。但与此同时,果品更大的影响因素在于,产能与市场需求变化不能及时有效衔接,种植面积的扩大导致产能过剩,进一步压低了果品价格。例如,阳光玫瑰这一高端果品,前几年刚从日本引进时价格昂贵,但随着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供大于求,渠道商们不得不调整采购策略,减少采购量,价格竞争愈加激烈。产能过剩还会进一步加剧品质参差不齐,从而不利于行业整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另一个重要因素。“以前,果品市场主要追求高产量,但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郝俊杰告诉记者,同时这种高品质需求又呈现着差异化的特征,所谓众口难调,不同群体对于糖度、酸度、气味、汁水等果品指标的口感需求各不相同,这些都对果品市场的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我们正在青岛地区多处示范基地内,推广果品种植新模式,帮助农业种植者们适应新变化,降本增效。”面对这些变化,郝俊杰表示,未来的果品市场将朝着两个方向发展。首先是省力化栽培,更多使用新型机械化设备、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果园生产效率。其次,通过改进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提高果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例如,采用避雨栽培、高光效树型管理等技术,提升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果品品质,更好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

责任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