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12月1日起施行,提出多项创新制度
杨璐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2024-09-26 18:11:50原创
9月26日,记者从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获悉,《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4年9月26日经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条例》的出台,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山东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省战略,高标准谋划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全方位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前,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在28%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2%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高到87%以上,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面临创新研究难突破、人才技术引进受制约、亩均效益不高、产业链韧性不足等问题。为统筹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制定一部专门的地方性法规,为我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长远、坚实的制度保障。”山东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振远表示。
《条例》共20条,紧扣立法功能定位,围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从产业布局、发展方向、实施路径和要素保障等方面,进行经验总结和前瞻性制度设计。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办公厅一级巡视员石晓介绍,关于先进制造业基本要求和部门职责,《条例》根据新质生产力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特性,从高质量发展的维度,对先进制造业的基本要求作了概述性的规定。明确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应当遵循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创新引领、开放融合、区域协调、陆海统筹、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原则。厘清政府和部门职责,建立健全统筹推进工作机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重点领域运行监测、分析研判和政策引导,协调解决先进制造业促进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先进制造业扩量提质增效,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
关于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条例》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山东制造业产业结构特点,具体明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的重点行业领域,具体规定开发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支持措施。多维度促进先进制造业生态化集聚,围绕“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建立健全先进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机制、链长制和产业集群培育机制,规定构建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一体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资源要素集聚、特色错位发展的集群发展格局。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关于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和路径,《条例》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提升。规定支持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联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协同开展基础研究、产业共性核心技术攻关,健全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建立制造业重点项目库,加强重点行业技术改造投资引导和资金支持。
《条例》聚焦数实融合,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条例明确了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的路径,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培育、发展智能制造和智能化改造升级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制造业绿色化转型。规定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支持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鼓励制造业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强化招商引资,提升制造业对外开放水平。对深化对外区域合作,打造重大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支持制造业企业主动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提升招商引资效能作出规定。
关于要素保障和投入机制,《条例》塑强产业人才队伍。统筹推进先进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总结提升山东产教融合人才培育的经验做法,规定推动建设先进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鼓励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作用,多渠道培养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条例》保障先进制造业用地、用能,规定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应当科学合理划设工业用地控制线,鼓励采用多种灵活的供地方式,优化能源供给和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交易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和金融保障力度,规定建立完善财政投入机制,采取财政奖补、引导基金、股权投资、财金联动等措施,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提高先进制造业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并对制造业企业融资方式、产业链金融业务类型进行了明确。
“既充分吸纳了近年来我省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成熟举措,又积极借鉴了先进省份的经验做法,同时还紧密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决策部署,进行前瞻性、开拓性的探索创新,很多条款都属于新内容、新提法。”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茂庆表示,《条例》从山东制造业发展实际出发,聚焦产业结构偏重、创新能力偏弱、资源要素偏紧、企业效益偏低等矛盾问题,致力于通过立法完善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制度体系,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和要素瓶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按职能职责将原则性要求和框架性规定分解到相关部门单位,推动尽快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合力。同时组织各地因地制宜制定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将法规措施进一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责任编辑: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