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复兴路 扬帆新征程丨海岛与城市共生 星光同灯火共明
电靓齐鲁 | 2024-09-27 18:47:56
来源:卓越鲁电公众号
编者按
与时代同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周年。这些年,全省能源行业实现了从安全稳步发展到绿色高质量跃升的历史性跨越,以蓬勃强劲的能源动能,为全省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这些年,全省能源人始终与祖国同频共振,不仅见证了新中国能源事业的波澜壮阔,更以实际行动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能源革命之中。在夯实煤炭绿色利用的基础上,山东不断推进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了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跨越式转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强大动力。
即日起,大众新闻客户端开设“奋进复兴路 扬帆新征程——山东能源行业‘走在前 挑大梁’”专题,旨在通过深入报道和立体展示,展现全省能源行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能源人那份坚守初心、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
在山东半岛最东端,浩瀚的黄海用986公里的海岸线从北、东、南三面环绕起一座小城,168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在蔚蓝的海域点缀,一幅千里山海画卷徐徐铺开。
这便是威海,一座与海、与海岛共生的城市。在这里,有那么一座岛,能看到大陆海岸最早的一缕阳光。有那么一座岛,能浓缩跌宕百年的中国史诗。高空俯瞰威海的万家灯火,边缘星星点点的灯光,勾勒出一座座海岛的轮廓。
刘公岛不仅仅是一个岛
一座刘公岛,半部近代史,在海岛上的甲午战争陈列馆里,总能在不经意间与历史邂逅,很多人认识威海就是从这座海岛开始的。
刘公岛全景
刘公岛上除了驻岛部队、景区管委,还有132户村民,多为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1985年11月16日,威海市区至刘公岛的10千伏海底电缆敷设成功,刘公岛第一次用上了长明灯。刘公岛第一位守岛电工邹本湖跟着运抵海岛的两座变压器一起上了岛,点亮了刘公岛第一盏用大网电的电灯,又在后来的28年里守护了岛上的光明。
2000年,作业人员在刘公岛进行电缆敷设
2000年,6条35千伏电缆和一条光缆敷设进岛,主要为刘公岛供电的35千伏合庆站也同步投入运行。同年,刘公岛供电所成立,所长戚卫栋带着只有四个人的供电所,一干就是24年。
戚卫栋上任初始,岛上正在申请5A级景区,架空线路要入地,新的电缆也开始敷设上岛。一天晚上,暴雨突袭,强风吹翻了临时搭建的物资仓库,戚卫栋和邹本湖冒雨搬运物资,湿滑的电缆滚轮沿着戚卫栋的后背划开了一条一尺多长的血口,如果不是岛上居民火速赶到,后果不堪设想。戚卫栋把岛上的村民当成家人,岛上的村民也把戚卫栋当成了家人!
2013年,戚卫栋等人对岛上电缆线路进行升级改造
2013年5月,刘公岛三条线路全部完成了智能化改造及入地改造,刘公岛用上了可靠电、智能电。
一个人守着一座岛
南黄岛,位于威海乳山市海阳所镇,是乳山市最大的岛屿。负责这座海岛供电服务工作的人叫宋吉明,岛上的村民却叫他宋光明。
宋吉明在驾船巡视跨海线路
1987年入职的宋吉明参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南黄岛通电。同年12月11日,南黄岛10千伏跨海线路开始建设,架线那几天,为避免线路落在水里,海阳所镇几乎所有的渔船都赶来增援,二三百条渔船横亘在辽阔的海面之上,场面极其壮观。1987年12月30日,南黄岛通电,岛民敲锣打鼓,就像过年。
宋吉明在南黄岛对村中低压线路进行巡视
2002年,宋吉明担负起南黄岛的供电服务工作。2008年,南黄岛进行输电线路改造,宋吉明负责施工材料的跨海运输任务。历时一个月,在北岸和南岸之间往返70余次,工程收尾,船冲上南黄岛沙滩就彻底废掉了,那是宋吉明开坏的第一条船。
陆地到南黄岛1.3海里,20分钟的船程,23年寒来暑往,宋吉明开坏了3条船。每次上岛巡线,宋吉明都要携带着登杆鞋、绝缘工具、清障工具和备用导线等各类设备,以应对未知的线路问题。海岛中间有一座山,将岛上的村子一分为二。巡线时,宋吉明翻山越岭,要行走5公里山路。
南黄岛上的住户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家里的电器出了问题都会找宋吉明。宋吉明随叫随到,麻利迅速,“手到病除”。此外,宋吉明还会帮着老人们干点家里的力气活,熟络地找到工具,像干自己家的活一样。时光流转,季节变换,宋吉明一个人肩负着一座岛的所有用电问题,一个人守着一群人的温暖和光明。
不夜城北有鸡鸣
早在1600年前,东晋人晏谟在《齐记》中就记载:不夜城北有鸡鸣。其“鸡鸣”,便指鸡鸣岛。
鸡鸣岛全貌
长久以来,鸡鸣岛上仅靠唯一一台柴油发电机发电。1998年,一个狂风暴雨的深夜,岛上柴油发电机突发故障,村子陷入一片黑暗。村里一位老人说,他有个远房侄子是电工,看看能不能上岛给修一修,老人说的远房侄子就是国网荣成市供电公司的孙涛。自此以后,孙涛就定期上岛,谁家用电有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2004年,荣成市电业总公司克服重重困难把海缆敷设进鸡鸣岛。2005年1月1日,农历鸡年,鸡鸣岛用上了大网电。
2004年海缆敷设进鸡鸣岛
孙涛回忆,作为一个荣成人,鸡鸣岛送电的那一刻不仅是兴奋,更多的是一种释怀,鸡鸣岛盼着通电多少年,电力人的心结便打了多少年。
鸡鸣岛赠送牌匾:彩虹架金桥 光明进海岛
2013年,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在荣成鸡鸣岛拍摄,海岛也成了威海旅游的网红小岛,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岛上的用电量也一下增长了三四倍。国网荣成市供电公司对岛上高低压电缆进行了升级改造,孙涛也加大了岛上电缆的巡视频次,陪着乡亲们在岛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旅游旺季。
“孙师傅,下次上岛帮俺带包针吧!”“甜瓜啥时候卖,帮忙带两个吧。”岛上100多位居民90%以上都是老年人,进出海岛不便。一包毛线、一袋米面、一盒药、一斤油炸糕……26年来,孙涛采购清单超过30万条,记满了好几个笔记本。
孙涛在鸡鸣岛上进行设备巡视
威海的海岛还有很多:苏山岛、小青岛、小石岛……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要有电,只要有电就有电力人的守望。星河之下,大海之上,一代代电力人的坚守,皆融入了威海的万家灯火。
(大众新闻 刘中华 张松岩 王录刚)
责任编辑:姬秀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