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舆 | 摄像头下,谁该为石家庄形象受损负责?
捞舆 | 2024-09-28 11:24:37原创
熊苗 来源:大众新闻
假期将近,石家庄的民宿摄像头偷拍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不安。
事情缘起于博主“@影子不会说谎-反诈”发布视频,称在石家庄某集中开办民宿的公寓探测搜寻隐藏摄像头,被经营民宿的业主围殴。
事件本身由于当地警方通报而暂时告一段落,但留下的问题却仍在不少人的脑中徘徊。
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谁是摄像头偷拍的责任人?
博主“@影子不会说谎-反诈”自述,根据其团队打击摄像头的经验,安装偷拍摄像头的主体小部分是酒店民宿老板,更大部分是专业的偷拍团伙。
有前民宿老板揭露偷拍产业链,有些民宿老板通过售卖偷拍视频或直播观看权,每日收入竟高达五位数。
据称,其中有不少民宿同行在装修毛坯房屋时,便主动在房间里安装摄像头,这种深埋的摄像头往往很难被查出来,可以长时间存留。
监守自盗的酒店民宿老板,浑水摸鱼的偷拍团伙,毋庸置疑是第一责任人。但现在的现实问题是,谁来发现、监管偷拍摄像头?
摄像头安装在空调和管道连接处(视频截图)
由于偷拍频发,近年来网络上有很多如何发现偷拍的科普。且不说耗时耗力,日益隐秘的摄像头,也不是谁都有能力发现的。更何况,发现偷拍摄像头是住店的消费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吗?
显然不是。根据我国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者有为客人提供安全保障的责任,如果客人因为经营者未能提供安全的住宿环境而遭受损失,经营者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现下的困境是,普通消费者要么很难发现问题,要么发现了也很难维权。
比如这两天爆出的包头一家酒店,在网友发现疑似偷拍摄像头后,酒店的态度不冷不热,对网友提出的赔偿要求也很敷衍。在网友给了差评后,反收到了酒店工作人员诉其侵犯肖像权和名誉权的起诉状。
说酒店不懂法吧,工作人员还很擅长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说酒店懂法吧,却又拿顾客的隐私权和人格权不当回事。
要解决当下的困境,首要在于明确酒店、民宿等商家的责任。比如,今年1月,广东就发布了《广东省旅馆业治安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旅馆应当定期组织检查,确保客房内未被安装偷窥、偷拍、窃听等设备。这无疑往前走了一步。
酒店从源头做好防范,是最简单便捷的方式。有业内人士表示,“购买一台偏专业的防窃听窃视设备,可能只需小几千块钱。宾馆或者民宿每次查房时,让经过培训的服务员或者保安花2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全房间的检测,这比让客人自己检查要简单得多。”
检测偷拍设备,应该和打扫卫生一样,成为酒店、民宿等旅馆业的常规和标准服务。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谁解决了消费者的隐私安全痛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所以,酒店、民宿与其将检测作为包袱,不如换个角度,把做好安全检测打造成市场竞争力。
一个延伸出来的问题则是,谁该为受伤的石家庄形象负责?
此次摄像头事件曝光后,河北文旅的相关账号下,收到部分网友的负面评价。涉事的博主也在后续回应中,“对石家庄人民公开致歉”,表示“如果石家庄文旅需要,我以及我的团队,愿意为石家庄免费拍摄文旅宣传视频,来补偿石家庄人民,义不容辞地维护石家庄形象”。
马上就要开启十一黄金周旅游旺季,此时被爆出文旅相关负面,网友的情绪和当地的焦虑都在意料之中。但无论如何,该道歉的都不是指出问题的人,只能是制造问题和处理问题不当的人。
当地民宿从业者围殴曝光的博主,把博主的摄像头,而非民宿中偷拍的摄像头视为祸害,属实是用力错了方向。
涉事博主发布的视频中,有一个不经意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当地派出所民警问博主,有没有在直播,博主回复没有直播。
其实,在现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背景下,是否在直播,已经不是执法人员能否松一口气的条件了。镜头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出现问题,试图在舆论的“监控盲区”里解决,多少有些不切实际。
今天,地方处理舆情也好,维护形象也罢,不可或缺的就是这种时刻置身于聚光灯下的自觉。
9月25日凌晨,博主和石家庄警方联合开展扫描行动。
有些摄像头碾压公众的隐私和尊严,成为不法者掘金的工具,必须坚决铲除;有些摄像头是监管力量的补充和辅助,是监督执法的利器,必须尊重和保护。
不论是民宿从业者这样的个体维护生意,还是一座城市要维护形象,遇到问题,首先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想着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否则,问题只会在聚光灯下越变越大。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大众新闻记者 熊苗)
责任编辑:崔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