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果香四溢、禾谷满仓!又是一年好“丰”景🌾🥜🍎🍐

来源:央视新闻

2024-09-29 17:06:32

金秋时节,果香四溢,禾谷满仓,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田野阡陌间的五彩画卷,是对耕耘的致敬,对收获的礼赞。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已收获26.3%,同比快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秋粮收购也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计今年秋粮旺季收购量在2亿吨左右。

河北景县:高粱迎丰收 亩均增产10%

在河北衡水景县的高粱种植基地内,放眼望去,沉甸甸的高粱穗随风摇曳。一台台收割机隆隆作响、来回穿梭。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节水抗旱、易管理、收益高的高粱产业,通过引入“农机装备+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让高粱从种到收,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化智慧管控,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而且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粮食产量提高10%以上,节省人工90%以上。今年,当地高粱总种植面积10万亩,亩产值达2800元左右,预计10月初全部收割完成。

黑龙江:1400多万亩大豆进入收获季

眼下,黑龙江省大面积开启秋收工作,在黑龙江垦区,1400多万亩大豆进入收获季,今年的大豆长势如何?

在黑龙江垦区军川农场,大豆正在收获。这里的大豆高度大约有80厘米,上面的豆荚在40到50个左右,豆荚也都是鼓起来的,说明这个大豆的产量很好。在收获之前,经测产,该地块亩产可以达到250公斤以上,并且种植高油品种,黑龙江省还有补贴,这里是既丰产还增收。

大豆种得好、长得好,怎么才能收得好呢?靠先进的大型收割机。种植户介绍,像这样的收割机,每台每天可以收获大约1500亩耕地,是普通收割机的三倍以上,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并且还能把大豆的秸秆粉碎,进行抛撒还田。大豆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还田后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在收割机的后面还有两台大型车辆,进行固体粪肥抛撒作业。正所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畜禽的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就成了农作物所需的重要肥料——粪肥。这个肥料养分丰富,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养分需求,可以替代部分化肥施用。粪肥还田还促进种养循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水稻三大粮食作物都进入成熟期,大面积秋收工作也全面展开。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显示,今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面积增、结构优、长势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安徽含山:水稻成熟迎收获 大型机械助力收割

这段时间,安徽马鞍山含山县的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趁着这段时间的晴好天气,当地组织大型机械和人员,展开收割作业。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今年,含山县全县水稻种植面积45万亩,由于品种不同,全县的水稻收割工作将持续到10月底到11月初。

一边是收割机在收割,另外一边粉碎机也在作业,当收割机完成收割之后,粉碎机就会把田里的秸秆就地粉碎、还田,用作肥料,也为10月上中旬油菜的种植做准备工作。

水稻收割后,最重要的就是烘干作业。因为收割下来的水稻含水量一般在22%至30%,如果碰上连续的雨水天气,含水量会更高,如果没有及时烘干,水稻容易发生霉变。为了保障水稻能够及时烘干、存储,当地调配了大型烘干机、发挥粮食烘干中心的作用,做到就近烘干,持续作业,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以陶厂镇为例,每天大约能收5000亩水稻,现有30台套烘干设备,烘干能力可以满足需求。目前,整个含山县的水稻总产量在24.5万吨以上,全县投入的烘干机组达279台套,日烘干能力超过4500吨。

在采访中种植户告诉记者,今年水稻每亩平均产量在1100斤左右,有些高标准农田亩产能达到1300斤。含山县地处安徽省的东部,这里的水稻收割工作目前已经开始,而整个安徽全省的水稻收割预计将在10月底基本完成。

河南周口:百亩花生迎丰收 田间采摘好“丰”景

眼下,河南周口川汇区的花生迎来收获期,在城北街道办事处邵火庙行政村,百余亩连片的花生已经成熟,农户孙大磊正抢抓农时开展收割,大型花生收果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颗颗饱满的花生破土而出,铺满田间。据了解,今年川汇区花生种植面积一万多亩,预计花生总产量将突破400万公斤,为了将成熟的花生及时收割,当地农机部门对购买花生收果机的农户进行农机补贴,预计今年共投入收割设备500余台套,10天就可收割完毕。

辽宁大连: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实现“隔空把脉”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领域。在辽宁大连,可视化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的运用,实现了农业种植远程把脉,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在辽宁大连,现在正是葡萄收获的季节,葡萄种植户运用可视化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实现了葡萄的增产增收。

过去种地靠人力,现在种地靠算力。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利用传感器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数据进行全时段跟踪记录,对记录下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研判,科学指导农业生产。

据了解,目前,可视化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已实现全部技术国产化,其中包括59类作物119个品种的数据模型,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多个领域。

广东:2300亩蜜柚迎来丰收

临近国庆节,广东的蜜柚陆续成熟,丰收的果园一片繁忙。

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高潭镇,大量蜜柚迎来丰收,金灿灿的蜜柚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其中,采摘、搬运、包装、运输,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据了解,高潭镇蜜柚种植面积达到2300亩,是当地村民增产增收的主要农特产品。为了助力销量提升,当地组建了助农青年突击队,深入果园一线,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解决销售方面的各种问题。

山东:多地果农迎丰收 “甜蜜产业”促增收

金秋时节,山东多地喜获丰收。山楂、大枣、苹果、梨,一个个“甜蜜产业”促进果农增收。

这些天,山东新泰市刘杜镇的2.3万亩山楂陆续成熟,漫山遍野的山楂挂满枝头。目前,新泰市刘杜镇年产山楂3800万斤 ,产值突破1亿元,带动沿线村民户均增收3.6万元。

山东肥城汶阳镇200亩酥梨也进入了成熟期,果农们加紧采摘。自今年6月份开始,这里团购的订单也多了起来,很多老顾客更是在去年就已经预定。目前,200余亩的梨园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品牌营销,并按照绿色、无公害果品要求,对其生产全程实行质量把控,加之果树生长了六年,到了盛果期,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三倍。

在山东东平旧县乡的一处黄金苹果种植园内,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放眼望去,圆润饱满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穿行其间,采摘、分拣、搬运、装箱,忙得不亦乐乎,小小黄金苹果也逐渐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幸福果”。

国庆前夕,山东宁阳县脆嫩甜美的大枣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据了解,宁阳县拥有枣林1.6万亩,其中核心种植区达8000亩,年产大枣超过1500万公斤,年经济效益达1.5亿元,成为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责任编辑:王珺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