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临沂市委书记任刚:以改革促发展惠民生 推动沂蒙老区发展得越来越好

杜辉升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2024-09-30 06:30:26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本报开设“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当好排头兵·领导干部访谈”专栏。本期访谈对话临沂市委书记任刚,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等问题畅谈深化改革之道。

记者: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全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了系统部署,临沂作为人口大市、地域大市,是如何把握和推进的?

任刚:省委这次全会,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主线,发出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的动员令,必将进一步促进现代化强省建设。我们将弘扬践行沂蒙精神,强化改革思维,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回应全市群众愿望呼声,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推动全会精神在临沂落地见效,为山东“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

记者:临沂作为闻名全国的市场名城、物流之都,拥有江北最大的电商直播基地、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如何在融入服务“大循环”“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任刚:商城是临沂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去年市场交易额6100亿元、物流总额9300亿元。万亿级的商贸物流是临沂与外部进行循环、交流的重要通道,为我们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着澎湃动能。下一步,我们将以商城国际化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从参与“大循环”迈向“双循环”。一是建设现代物流城。加快信息改造,培育多元业态,推动“商仓流园展”一体发展。二是加快数字化改革。搭建数字贸易、数字物流、垂直电商三个平台,重点布局低空智慧物流。三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深化“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融合发展路径,推动由内贸为主向外贸转型。四是深化运输方式改革。以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进一步畅通“公、铁、海、空”国际物流通道。

记者:临沂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创新打造集“为民办事、宣传教育、问计问策”功能于一体的“热线·首发”平台。这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还有什么新举措?

任刚:12345热线是解决群众诉求的直接渠道,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搭建了“热线·首发”平台,建立了“一口通办、精准交办、接诉即办、沾边就办、五级督办、专项深办、领题直办、未诉先办”八办工作机制。2022年4月运行以来,累计受理诉求1265万件,解决率、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3%、94%。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热线·首发”改革。一是“融”,汇聚群众、政府、基层的力量推动市域治理。二是“深”,以改革思维深化办事功能。三是“媒”,突出媒体的支撑作用。四是“转”,把群众诉求建议转化为改革的力量、从严治党的动力。五是“智”,推动“沂蒙同心云”大数据分析系统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

记者:临沂市连续2年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城市创新能力“双百强”榜单,下一步在科技创新上有什么打算?

任刚:科技是一座城市对于市场主体的最大诚意,是“宜商值”的高层次体现。我们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经济发展“翅膀工程”,围绕产业抓科技找人才、壮大产业强科技聚人才。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深化产业专班“1+6”工作机制,帮助企业技术攻关、产销对接、降本增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发展“专精特新”经济,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坚持以平台为载体,实施“1213”实验室计划,建好沂蒙山实验室,提升金正大、鲁南制药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坚持以熟化孵化转化“三化”为中枢,布局一批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基地。坚持为我所用,对接山东科技大市场搭建供需平台,畅通技术成果转化渠道。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实施青年人才集聚、乡村人才赋能、技能人才培育“三项工程”。坚持以金融为支撑,创新提升科技金融,全力争创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杜辉升 整理)

责任编辑:张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