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改革撬动社会经济大繁荣 博山区石马镇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
速览淄博 | 2024-10-11 20:16:59原创
李波 来源:鲁中晨报
“从前我们也不知道啥叫‘移风易俗’,通过我们村书记的讲解,我知道这其实就是让家家户户简办红白事、拒绝婚闹。”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桥西村村民孙霞高兴地说,这种形式的宣讲接地气、更通俗,老百姓能听懂,也愿意听。
10月10日,记者从石马镇了解到,他们的每项“小切口”改革,涉及了群众诉求、文化生活、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不仅是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贯彻落实,更是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的守正创新。
“理响石马”占领“小板凳阵地”
在石马镇桥西村的党建文化广场内,不少村民搬着小板凳与身穿“红马甲”的文明实践志愿者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抵制“高价彩礼”和“低俗婚闹”的相关话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风气清朗,民俗淳朴,在这样的宣讲中,移风易俗如同春雨,无声地渗透进群众的心灵深处。
据了解,这是石马镇针对辖区老年人数量多且出行不便的实际,在宣讲领域创新推出的“小切口”改革——“理响石马”宣讲品牌。由村书记或者志愿者担任主讲人,充分发挥“小板凳、小马扎”在宣传党的政策和民情收集方面的前沿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将“官话”变为“白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把正式文件中党的方针政策转变为“家常唠嗑”的形式,为村民一一讲解,实现了由“村民少跑腿”到“镇村多走路”的转变。
“小切口”改革,顾名思义,就是着眼于群众生活的细微之处,用切实的小举措,解决群众的难事、烦心事。去年以来,石马镇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创新实施小切口“改革”,聚焦发展中的制约障碍以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策划实施了一系列便民利企、更接地气的改革举措,真正让群众共享到改革红利。
14位“文化管家”丰富文艺生活
午后的太阳暖融融的,石马镇中石村凤凰舞蹈队队长王传菊有节奏地喊着拍子,带领队员们开始了一天的排练。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已成为中石村村民生活的一部分,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本村“文化管家”黄秀菊的默默付出。
平日里,黄秀菊负责中石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日常维护工作,而组织策划文化活动,便是黄秀菊作为“文化管家”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去年一年,中石村开展了文艺展演、广场舞大赛、书画摄影展、乒乓球赛、主题读书日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在确定选题方面,石马镇的“小切口”改革共有三个来源,分别是征集群众诉求、领导点题和委办自查,“文化管家”服务模式就是通过征集群众诉求得来的。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效能不高,群众需求有时难以满足,石马镇经过多方调研,创新推出了“文化管家”服务模式。
石马镇通过组建“文化管家”服务团队,系统整合人才、场馆、活动等资源,将基层文化管理、群众活动策划等要素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以社会化的形式搞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村村有“管家”、月月有活动,极大助力了乡村文化振兴。目前,石马镇已经在各村14名文化管理员和28名文化带头人的基础上,选派了14名村级“文化管家”,带动各村新组建群众文化社团20个,策划开展文体活动200余场,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送到每位村民身边。
“企业家培训日”助力经济发展
“这次培训会让我感觉收获满满,专家政策讲得透、政府协助马上办,也让我们企业发展的动力更足了。”近日,刚刚参加完石马镇2024年第九期“企业家培训日”的淄博益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王庆华充满自信地说道。
自去年以来,石马镇上墙科级干部实绩作战图,每名班子成员每月都需提报一项创新事项,在全方位研判是否具备推广价值后,予以实施。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出的“小切口改革”——“企业家培训日”,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打通了企业与政府的衔接渠道。
围绕“优环境、强服务、送培训”的工作思路,石马镇为企业建平台、送政策,重点从财税扶持、金融支持、提质扩需等方面,为企业精准靶向解读山东省政策清单、淄博市惠企政策等,按需为企业解决难题。
目前,“企业家培训日”已累计举办9期,服务企业300余家次。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也让山东天淄药道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草药选育种植等多个项目今年在石马顺利投产。
抓改革、促发展。石马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征程上,石马镇将继续以创新的劲头,务实的作风,用群众乐见的“小切口”,谱写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李波 通讯员 赵晓凡)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