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松·银龄互助”情暖老人心—沂源创新探索老年志愿服务新模式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10-15 18:06:22
为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深化推进“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工作,淄博市沂源县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老龄工作,创新探索“春松·银龄互助”志愿服务模式,赋能“老有颐养”,以老助老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品质,更好实现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淄博市沂源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县老年人人口数为13.13万人,占25.5%,远远高于全市23.24%、全省20.9%、全国18.7%的比例,老龄化相对较为严重,养老问题已成为老年工作的当务之急、破题之要。沂源县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主动作为,探索推行“春松•银龄互助”23410志愿服务模式,使“以老助老 守望相扶”成为社会新亮点。
2020年在全县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春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内部试点,星星之火向社会燎原;2021年向各离退休干部党员、春松老年志愿者居住的楼宇、社区、村辐射延伸,真正做到哪里有离退休干部党员和春松老年志愿者,“银龄互助”项目就延伸到哪里;2022年向全县各镇办、社区、村的老年人辐射延伸。四年来,已逐步实现了“春松•银龄互助”志愿服务全覆盖,真正使互助变“活”、色彩变“亮”,打造成沂源县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的一道靓丽名片。
沂源县以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春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两支队伍为活动载体,在内部互助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开展。“支部+银龄互助”,点燃“红色引擎”。依托141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在全县发起“开展银龄互助推进老有所为”工作倡议,以支部为单位专题部署,全面摸排,分层分类、建档立卡,摸排所属单位空巢老人231人、90岁高龄老人25人、病残老人78人、失能老人289人,926名离退休干部党员主动请缨结对帮扶。以主题党日为抓手,建立了“五必访”服务机制,实现互助对象、帮扶、施策“三项精准”,为老人晚年生活添上一抹“党旗红”,逐步形成“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的良好氛围,将党组织打造成“银龄互助”的“孵化器”。
“春松+银龄互助”,放大“品牌效应”。依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春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下设的31个分队,围绕理发、助洁、维修等服务内容,在社区设立银龄互助“双向菜单”,社区长者线上线下实时点单,春松队员接单上门服务。按照“住址相邻、性格相近、爱好相似”原则,实行自愿结对和组织安排相结合,通过“邻帮邻、亲帮亲”,建立“N对1”“N对N”帮扶高龄、病残、鳏寡孤独老人长效机制,将春松打造成“银龄互助”中的“主阵地”,1000余名老干部志愿者“接单”37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达1.3万余小时。随着“银龄互助”志愿服务的探索实施,沂源县春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从“一花独放”到“遍地开花”,从“转型”升级到“跨越”发展,实现了志愿者上千人的数字突破,实现了“春松”走出沂源、走进济南、张店的地域突破,实现了从爱绿护绿到银龄互助的项目突破,成为“银龄互助”的“主阵地”,进一步擦亮了“春松”品牌。
据了解,“春松·银龄互助”志愿服务模式根据不同人员类别和需求,确定十项服务内容,从小事做起、细微处入手,解决服务对象的所需所求。包括榻前问需、叩门行动、窗帘约定、助餐送餐、特殊关怀、陪您唠嗑、送学上门、协助代办、出行陪伴、指导培训。引导成员单位、春松志愿者开展“银龄互助”,春松老年志愿者队伍积极响应,建立“最美志愿者”评选、“积分兑换”“爱心超市”等激励机制,让更多老同志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实现了“银龄互助”的可持续。
责任编辑:张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