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传媒资讯》(2024年10月11日·第873期)
传媒资讯 | 2024-10-16 16:59:02
来源:大众新闻·期刊中心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
新京报/2024-10-09
10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授权公开发布《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这是国家数据局成立一年来的首份中央层面发布的文件,首次明确公共数据可以授权经营及相关规定。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推动共享开放,探索开展依规授权运营,完善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并提出2025和2030目标,其中提及到2025年,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规则初步建立,培育一批数据要素型企业。
《意见》提到,完善政务数据目录,实行统一管理,推动实现“一数一源”,推动主动共享与按需共享相结合,强化已有数据共享平台的支撑作用,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健全公共数据开放政策体系,明确公共数据开放的权责和范围,在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前提下,依法依规有序开放公共数据。优先开放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需求迫切的数据,鼓励建立公共数据开放需求受理反馈机制,提高开放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机器可读性。
探索建立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授权机制。加强对授权运营工作的统筹管理,明确数据管理机构,探索将授权运营纳入“三重一大”决策范围,明确授权条件、运营模式、运营期限、退出机制和安全管理责任,结合实际采用整体授权、分领域授权、依场景授权等模式,授权符合条件的运营机构开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产品经营和技术服务。
中央网信办专项行动整治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微信公众号“传媒评论”/2024-10-08
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提升主流新闻舆论影响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专项行动。
本次专项行动针对违法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行为,集中整治五类突出问题。
一是编发虚假不实新闻信息,使用与新闻信息内容严重不符的夸张标题,或者恶意篡改、断章取义、拼凑剪辑、合成伪造新闻信息,误导社会公众。
二是借舆论监督名义,通过采编、发布、转载、删除新闻信息,干预新闻信息呈现或搜索结果等手段,威胁、要挟他人提供财物、开展商业合作,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是仿冒、假冒新闻网站、报刊社、广播电视机构、通讯社等新闻单位,或者擅自使用“新闻”“报道”等具有新闻属性的名称、标识开设网站平台、注册账号、发布信息。
四是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违规开展新闻采访、发布新闻信息。
五是伪造、倒卖、出租、出借、转让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资质。出售、出租或以其他形式委托第三方主体运营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频道等。通过不正当手段、虚假材料等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强调,各地网信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要指导网站平台优化公众账号类别设置,专设“新闻类账号”,并将审核许可资质作为开设新闻类公众账号前置条件。
要切实推动“持证亮牌”,通过网站平台、公众账号、应用程序、网络直播等各类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均应在获批服务形式的显著位置明示主体名称、许可证编号。
要督促网站平台优化算法模型和推荐机制,对新闻类账号发布的高质量新闻信息优先推送。
要拓宽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受理、核查处置相关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对典型案例公开曝光。
新闻出版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优秀案例揭晓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2024-09-30
9月26日,“新闻出版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案例征集”评选结果在首届中国-东盟知识服务创新与国际交流发展大会暨第五届中国出版业知识服务大会上揭晓,包括中信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信出版夸父AI平台”在内的24个单位的新闻出版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入选优秀案例。
(排名不分先后)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举办2024年国际短视频大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10-10
10月1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决定举办2024年国际短视频大赛。本届大赛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盛世华诞 视听筑梦”为主题,通过短视频灵活生动的镜头语言,以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方式宣介展现中国文化、中国审美、中国气度和中国风采,助推国际互联网受众正确认识和了解中国。大赛由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共同指导,山东省广播电视局、泰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短视频征集与展示活动,搭建国际化广电视听文化交流平台。
本届大赛邀请个人创作者、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制作与播出机构、各影视传媒类大专院校(院系)以及知名博主及网红经纪公司积极参与,通过访谈、纪录片、Vlog、动画等多样化形式短片,展现对当代中国的独特见解与创意表达,让全球观众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多样性。征集时间:2024年10月至2024年11月。
新华社主办“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闻摄影展
新华网/2024-09-27
9月26日,由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闻摄影展在北京国家金融信息大厦开展。展览精选近500张珍贵照片,以百姓视角和光影艺术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这次展出的近500张照片涵盖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注重从新闻专业的角度和社会变迁的视角,呈现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关键节点,反映祖国繁荣发展的光辉历程。
此次展览充分利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的1000多万张照片,体现新华社摄影记者权威、专业和大气方正的美学风格,以“世面、人面、家国”的思路反映百姓生活和经济社会变迁,以宏阔历史背景生动展示时代风貌。本次展览除主展外还将在全国各地举办多场地方分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乘着大巴看中国•西藏行”大型融媒体活动
央视新闻/2024-10-09
10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越山海 格桑花开——乘着大巴看中国•西藏行”大型融媒体活动在京启动。
“跨越山海 格桑花开——乘着大巴看中国•西藏行”大型融媒体活动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英语环球节目中心(CGTN)、西藏总站、北京总站、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西藏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共同推出,将邀请一批与西藏有不解情缘的嘉宾组成报道车队,从10月11日开始,通过14天的直播和系列视频,行进式为网友解锁西藏旅游新路线,充分展示西藏的自然风光之美、历史人文之美、民族风情之美、包容开放之美,进一步提升西藏旅游热度,为推动西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交流注入新动能、开辟新空间、打造新平台。首场活动“世界之巅”珠峰诗歌音乐会于10月11日在珠峰脚下巴松村举行,用音乐和诗歌向世界展示美不胜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布达拉宫》和七集系列纪录片《共同家园》同日开机。
湖北、河南、河北三省党报刊发“卫星看‘南水’ 润民十年间”报道
微信公众号“编前会”/2024-09-28
近期,《湖北日报》《河南日报》《河北日报》都用整版或大幅版面刊发“卫星看‘南水’ 润民十年间”的全媒体采访报道。同时,其客户端等新媒体也同步推出相关专题,行进式发稿、全媒体呈现。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10年来,奔腾的汉江水不舍昼夜,从武当山下一路向北,穿越中原,直抵京津冀。
9月3日,“卫星看‘南水’ 润民十年间”全媒体采访启程。报道团队从十堰出发,兵分两路,深入26座受水城市,既借助卫星视角看变化,又和沿线省级党报记者一起深入实地,踏访十年来一泓清水如何润泽两岸。
新民晚报社等联合推出20集系列产品《中华文化圈粉记》
新民晚报/2024-10-09
在上海开咏春拳武馆的意大利人、用钢琴与古筝合奏《霍元甲》的德国人、开创英文版“绝句”的美国人……10月9日起,“老外讲故事”第五季融媒体产品——《中华文化圈粉记》正式在全网推出,精彩呈现这些老外朋友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奇遇和趣事。
武术、书法、诗词、民乐、中医……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来不少老外关注,进而“路转粉”。《中华文化圈粉记》系列报道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荷兰、希腊、阿根廷等15个国家的20位外国友人,用生动影像讲述老外眼中的中华文化故事、文化现象和文化力量。
《中华文化圈粉记》是继《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另眼观盛会》《“一带一路”促共赢》之后推出的“老外讲故事”第五季融媒体产品,以图文、海报、视频的全媒体形式呈现,每日更新1集。上海市主流媒体所属新媒体平台、东方卫视、各商业网站及平台同步播出。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吹响冲刺“三新战略”的进军号
微信公众号“传媒融中对”/2024-09-30
9月29日,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召开数智转型及冲刺四季度动员大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周劲在会上做了题为《数智蝶变 王者融归》的讲话。
周劲指出,2024年初,集团发布三年行动计划,主打系统性变革、数智化转型,明确提出实施十大行动50项工程,全面谋划媒体深融和高质量发展“路线图”。9个月来,集团数智化转型成绩斐然。媒体深度融合引领业内,国际传播中心已经建成,数智演播中心全省领先,多个数智项目全面启动……
面对新质生产力新赛道,集团正积极建设“我言客户端+两报+多层次多类型账号矩阵+线下五个空间”传播体系格局,打造基于“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互联网枢纽型新型主流媒体。
周劲在会上发布了数智转型的三“新”战略,他强调,要启动新一轮数智转新、平台焕新、视频出新战略,走好主流媒体数智化转型之路,加速形成“1+N”全媒传播矩阵,打造大连接、大平台、大融合的全新服务体系,构建集约型的全媒生产格局,以盐阜大众报众媒云数智演播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形成“1+7”全场景视频生产能力,打造“视听+”内容产业链生态。
如何将“丰收在望”切实转化为“丰收在手”,实现“丰收”更“增收”?周劲强调,要牢牢把握系统性变革和数智化转型这两大关键,当好媒体融合转型排头兵,答好“改革卷”“宣传卷”“项目卷”“发行卷”“整改卷”“广告卷”“合作卷”七张卷,以自我变革的创新思维打开新局面,打造中国地市党媒最具创新活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和区域内极具影响力的数智产业文化传媒集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新闻学院
微信公众号“传媒圈”/2024-10-02
9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新闻学院签约活动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大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共培基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大学智能传播创新实验室”揭牌。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共培基地”,通过共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精品课程、骨干队伍和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合作培养具备卓越素质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共建“智能传播创新实验室”,推动智能传播终端与智能生活方式深度融合发展。
此外,双方还共同启动“立德树人 践行媒体职责使命助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项目,通过“总台IP进校园”“鹿鸣课堂”“行走大国边疆实践课”等创新实践,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展现这些具有时代气质“大思政课”的育人魅力。
成都广播电视台旗下星桥光影中心项目开工
微信公众号“广电独家”/2024-10-09
10月9日,星桥光影中心项目开工,成都市中心的古老街道上将再添一座文化地标。
作为成都广播电视台旗下成都广播影视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成都市电影集团先后搭建为来蓉剧组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务的成都影视综合服务平台,参与影视作品投资出品20余部,投资兴建影院10余座,相继组织举办金砖国家电影节、成都惊喜影展及中澳电影周、欧洲七国影展、智利电影展、印尼电影展等中外电影文化交流活动,全力拓展和夯实集团电影主业阵地,着力建设“内容+平台+用户”的影视产业生态。
据项目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建成后的星桥光影中心不仅仅有星桥电影院,还有明星会客厅、电影节展交流中心、影视交易中心、影视孵化中心、影视经纪中心、露天展影场馆、影视精品博物馆、电影IP主题酒店等载体,以“世界电影超级IP体验中心”和“超级电影MALL”作为流量与消费引擎,打造集国际电影IP孵化、展示、交易、交流、体验及消费于一体的国际化电影产业城市高端地标,打造“中国首个电影IP智造创想体”。
知名报人周瑞金:新闻要和人站在一起,而不是和流量站在一起
微信公众号“传媒见闻”/2024-10-09
日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官方视频号发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系)创建95周年系列口述访谈。
其中,知名报人、1957级复旦新闻系校友、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原《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在谈到他眼中的新闻时强调,“新闻要和人站在一起,而不是和流量站在一起。内容为王,我认为这才是新闻强大生命力的所在,不管会有什么变化,我觉得新闻人就应该是在现场反映真实的、有价值的、对社会进步起了作用的新闻。要有这样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的水准,以及自律的意识和公信力,我认为这个才是应该追求的。”
(本期责任编辑:王立纲)
责任编辑:王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