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秋来枣香遍沾化

青未了 | 2024-10-17 14:14:33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朱建霞

丛林腾赤霞,千家射云红。沾化,是著名的“中国冬枣之乡”,每当提到“沾化”二字,美味的冬枣总会出现在眼前,仿佛清甜的滋味正在口中绽放。

沾化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南岸,这里不仅是山东省的海上北大门,而且地处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土壤肥沃且呈微碱性,光照充足。这些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享誉盛名的沾化冬枣。这种枣子皮薄质脆,富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价值和养生保健作用有口皆碑,被誉为“百果之冠”,并享有“中国果王”和“活维生素丸”的美誉。

阳光透过稀疏的枣树叶,洒在红彤彤的枣子上,仿佛整个枣林在闪闪发光。

“秋阳暖似梦初回,满林红枣自生辉。”近现代诗人顾随在《浣溪沙》里,写出了秋日枣林的美好与宁静。

冬枣产业是沾化的金字招牌。十几年来,沾化县不断探索开发之路。如今的沾化冬枣,从村民庭院走向大田,规模不断扩大,全区冬枣种植达50多万亩,提升了沾化农耕文明的新高度。

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首届百家特产之乡”评选活动中,沾化县被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成为山东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冬枣让沾化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我的朋友张立多次跟我讲过,她所在的沾化区西部的下洼镇就是沾化冬枣原产地,从20世纪80年代起,下洼镇政府就开始发展沾化冬枣产业,由最初零星散落的56棵冬枣树,推广到今天的规模化冬枣园,冬枣产业发展成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这些年来,政府持续不断地引导广大枣农延长产业链,增加了冬枣附加值,已经形成集生产、销售、研发、储藏、物流、加工和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成功入选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成为滨州市乃至亮丽名片。

冬枣在沾化已经有18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沾化地处沿海,土壤偏盐碱,其他树种很难在这里生存,但枣树适应性强,对生存条件要求不高,耐寒、耐涝、耐盐碱,不仅是这片土地的绿色屏障,还为农民开辟了致富的新路。

在沾化冬枣研究所的庭院中,一棵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枣树格外引人注目。我们一行人围了上去,我看到它的树皮如龙鳞般裂开,枝干弯曲有力,而树冠却茂盛浓密,仿佛拥有一颗功盖天地的壮志雄心。枝头挂满了红白相间的果实,或是青翠欲滴,散发着诱人的自然香气,或自豪地挺立枝头,迎接丰收季节的到来。

研究所的人介绍说,这棵拥有三百多年沧桑的古老枣树,每年仍旧能够结出三四百斤的鲜美果实。它生长的枣子看似轻盈落地,果实却摔得稀碎,由此可见,沾化冬枣的果肉是多么汁多肉嫩、皮薄如纸。

原来,沾化全区的50万亩冬枣,都是源自这棵嫡祖树的子孙后代。那些从嫡祖树上剪下的枝条,繁衍出了一片又一片茂盛的冬枣树林。

在冬枣研究所的大棚内,我目睹了那些由母树培养出来的冬枣树后代,他们大小不一,有的还培植在广口瓶中,有的被栽种在大大小小的盆里、田畦中,大一些的植株上,大部分已经开始结果了。

那棵嫡祖枣树四周,有几个男女青年正在以老枣树为背景进行直播卖枣,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摆放了几筐沾化冬枣。这些沾化冬枣的代言人们,一改祖辈舒缓的生活节奏,用不同于传统的方式,在网络上售卖着家乡的冬枣,用一根无形的线,为冬枣的销售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开创了冬枣远走他乡的诗意和梦想。我悄悄问一个刚结束直播,正在收拾设备的青年男子:“今天卖得怎么样?”他说:“还可以吧,今天被订了三千斤,订单接不过来。枣子采摘不下来,货发不出去,只好不播了。”说完,这名青年男子遗憾地一摊手。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能上树千回”,到了采摘园才更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沾化冬枣不能和其他枣子一样用杆子打,只能手工采摘,因为枣子太脆,一落到地上就跌碎了。摘冬枣也成了项手工技术活,所以直播的青年男子说订单接不过来,只好“限售”了。

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采摘园里,我们每个人领到一个手提袋,自己去枣园里亲手采摘。沾化的冬枣树植株一般不高,大人小孩都可以摘到。那些挂在枝头的冬枣,表面光滑,近似一个个圆球或者苹果的形状。秋日的阳光让冬枣贮藏了充足的糖分,红白相间的果实,皮薄而肉脆,吃到嘴里,质地细脆甘甜。

体验了亲手采摘的快乐,我们穿过一条相关沾化冬枣的历史文化长廊,沿着光洁的木板楼梯,登上冬枣生态旅游景区内高高的木栈道,去欣赏枣园风光。游览在枣林深处,宛如在一艘生态的渡船之上,满眼都是绿叶和散发着天香的果实。

“人在树中游,枣在身边晃”的田园之风和尽收眼底的美景,又是另一种收获之美,一行人的笑声飞出去很远很远……

冬枣较别的水果好储存,一般能保存3个月左右,且不容易坏,销售周期长。近年来,沾化冬枣已经走出国门,出口欧美市场,参与到国际大循环中。从一棵树变成一颗颗享誉全国的“沾化冬枣”,从最初26株“庭院枣树”到现在50万亩“冬枣园林”,从“沾冬1号”到“沾冬2号”“沾冬3号”……沾化冬枣通过现代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沾化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沾化还利用冬枣这一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冬枣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感受乡村风情。这些都是时间对这方百姓智慧和勤劳付出的回报。

一枣一世界,新乡村时代的沾化,把自己和一枚冬枣相融,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沾化人对冬枣的执着,最终成就了自己。

(本文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

责任编辑:李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