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数字孪生智能管水 引黄济青在潍坊奏响惠民利企乐章

来源: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2024-10-23 20:42:13原创

一渠清水润胶东。10月22日,“沿着水网看山东”暨引黄济青工程通水35周年媒体行走进潍坊寿光、昌邑,见证引黄济青工程在这里的发展变迁。

宋庄泵站位于潍坊寿光市田柳镇宋庄村西北500米处,是引黄济青工程第三级泵站。据宋庄泵站所副所长刘晓哲介绍,宋庄泵站设计扬程9.37m,设计流量34.5m/s,目前泵站共设9台机组,最大流量能够达到38立方米/秒。

“泵站的功能就是提水和输水。”刘晓哲表示,宋庄泵站在整个山东调水系统13级泵站中,属于输水任务最繁重、累计过水量最大的一级泵站,35年以来累计过水量89.18亿立方米。

顺着工程继续走,就来到了昌邑市城西的王耨泵站。据昌邑管理站主任田鸿芝介绍,昌邑明渠试点段长度30公里,连接黄水东调、战略水源地等省级水网工程,涉及水源切换、精准分水、应急行洪泄水等多种复杂输水工况,为全线调度中枢,是保障向青岛、烟台、威海方向供水的关键所在。

为保障供水安全,昌邑明渠试点安装了5台无人机,进行自动巡检,结合群控沿线定点视频监视设备,实现了视频感知全覆盖。系统接入智能识别算法,可以24小时监测人员车辆入侵、漂浮物、火灾等异常情况,并将告警信息推送至系统及值班人员,强化工程运行安全。

田鸿芝表示,昌邑明渠试点实现了智能调控、精准调度和安全监视,极大减少了人员的工作强度,具备了闸站无人值守的条件,实现了从“信息化”至“智能化”的跨越,为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案例。

紧接着,记者一行来到了下游一个重要的节点工程——宋庄分水闸枢纽。据省调水中心潍坊分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于德光介绍,宋庄分水闸枢纽是山东引黄济青、胶东调水、黄水东调三项重大引调水工程的唯一交汇“结”点,也是山东省现代水网“一轴三环”中胶东半岛片和淮河流域片的交汇点。“南水北调、引黄济青、黄水东调工程调引的黄河水和长江水在这里相汇后,又分成南北两线,承担着向青岛,烟台和威海调水的任务。”

于德光表示,通水35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引水131亿立方米,累计向胶东地区配水92亿立方米,其中,向潍坊市配水13亿立方米。特别是今年潍坊夏灌形势严峻,潍坊分中心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争取3500万立方米农业用水指标,最大程度满足农作物抗旱需求,为潍坊供水保障、防汛抗旱、生态环境改善、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引黄济青对我们村确确实实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谈及引黄济青工程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赵义民一脸欣喜与激动,他表示,通水之前村里的地浇水很不方便,种庄稼都是靠天吃饭,土壤盐碱化严重,很多地方都种不出来粮食,自1989年引黄济青通水后,村里的土地土壤不断改善,小麦收成越来越好,亩产从原来的五六百斤达到了现在的一千二三百斤,产量翻番了。

事实上,引黄济青工程还为沿线企业提供了大量用水支持,解决了企业用水难的问题。

山东大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是寿光本地的盐业企业,项目耗水大,受水资源的匮乏的影响,很多好的项目不能达产。“2010年我们公司筹建的60万吨氯碱项目及热电联产项目,项目年用水量在700万方左右,园区供水单位供水能力无法满足我公司项目的生产用水量。”大地盐化生产工作部部长袁延涛表示,在山东省胶东调水运行维护中心寿光站的积极帮助与支持下,公司同胶东调水达成取水协议,于2012年11月份开始供水,解决了企业的用水瓶颈,保障了我公司项目建设完工后的产能达产。2012年公司工业总产值11亿元,到了201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5亿元。

袁延涛表示,2012年至今,公司每年从胶东调水取水量在380万立方米左右,约占公司年用水总量的60%,累计取水量已达5000万立方米。供水价格也低于其他水源的价格,每年能为公司节约水费1100多万元。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客户端 于民星)

责任编辑:李文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