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记丨美好“姜”来!平度5.5万亩大姜进入收获季,预计总产量20万吨,每亩大姜助力姜农增收4万元
尹彦鑫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2024-10-25 19:27:38原创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每年霜降节气前后,平度市的大姜就进入了收获季,10月25日,记者来到平度市仁兆镇的农田里进行探访,姜农手捧着刚从地里刨出来的鲜姜喜笑颜开。记者了解到今年平度市大姜的种植面积达到了5.5万亩,预计总产量20万吨。将大姜收获后,姜农们并不着急出售,连夜将鲜姜储藏在地窖或冷库里,来年四五月份出售老姜,按照如今的收购价格,每亩地的大姜可以卖出4万元左右。
平度大姜喜迎丰收
金秋时节,平度市仁兆镇的农田里弥漫着丰收的气息。作为平度市大姜的主产区,仁兆镇迎来了万亩大姜的丰收时刻。10月25日一大早,平度市仁兆镇二贞台自然村的大姜种植户吕长君就和妻子拿着工具来到了自己家的地里,他们今年种了两亩大姜。
“今年的雨水虽然多点,但是挖沟排涝工作做得好,今年大姜的长势很好。”吕长君一边使用挖姜专用的叉子从地里把大姜挖出,一边告诉记者,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大姜的生长周期比一般的作物要长,从初春种上,一直到霜降前后收获,要经历了春夏秋漫长的生长,看到如今大姜的长势,现在可以说了,这一年的收获算是挣下来了。”
记者在地里看到,每一墩大姜在三斤左右,两只手都抱不过来,随着姜农们刨出的大姜越来越多,姜地里弥漫着辛辣、清新的姜香味。“我种姜得有30多年了,我们这里靠近大沽河,沙黄土地,特别适合种植大姜。”吕长君说,同村的村民有三分之二以上都种植大姜。
“大姜每亩管理成本大约5000元,跟其他蔬菜相比,成本比较高,但是只要人勤快,基本上不会赔钱。遇到行情好,姜农还能多赚些钱。”吕长君说,当地姜农从每年的三四月份开始种植,在霜降过后进行收获。
记者一路看到,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片姜地,姜农们都在忙着收姜。“这个季节就是干这个活,这是我们姜农的主要收入来源,种大姜让我们增收,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鲜姜储藏起来,明年卖个好价钱
挖姜、去土、摆放、砍杆、晾晒、装袋,经过一系列程序后,当天从地里收获的大姜将被吕长君运往自己家的地窖里储藏起来。记者了解到,今年鲜姜的收购价格大概在3元每斤,价格比较可观,为何姜农们不卖鲜姜,而要储存起来呢?
“我们这里的大姜品质非常高,深受客户的欢迎,我们村里常年有安徽的客商从事大姜的收购。”二贞台自然村党支部书记王东佳告诉记者,“村民们算了笔账,出售鲜姜每斤在3元左右,而来年出售老姜,每斤的价格就在4元左右,有时能接近5元,每亩地10000斤大姜,价格就差了1万元。明年四五月份每亩地就能卖出4万元的价格,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鲜姜储藏起来,来年出售重量几乎不会损失,这也是姜农惜售的原因。
近年来,姜农们也在选种和管理方面下了大力气,相关部门的农技讲堂也开到了田间地头。“为了活茬,我们的姜种都是从外地引进的,镇上的庄户学院也开到了村里,种植大户和农技专家都来授课,大家一起分享先进的农业经验,抱团取暖。”王东佳说。
平度市大姜种植面积5.5万亩
“除了大姜之外,我们这里还是圆葱、辣椒、大蒜、大葱等辣性蔬菜的种植基地,全镇蔬菜种植面积约为10.5万亩,年总产量60余万吨,我们仁兆镇不仅是青岛市优质蔬菜的生产重镇,还是山东省保健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的聚集之地,蔬菜企业30多家。”仁兆镇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记者了解,仁兆镇位于平度市东南部、大沽河畔,凭借着平坦的地势、丰富的水源以及优越的排灌条件,成为辣性蔬菜的理想种植之地。今年,大姜的栽培面积达到1.7万亩,预计鲜姜总产量超过8万吨,总产值有望突破4亿元,而平度市今年大姜种植面积在5.5万亩左右,预计总产在20万吨左右。
责任编辑:武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