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保险公司离职员工瞒天过海“办业务”,诈骗客户60余万元终判刑!

法治讲堂 | 2024-10-28 15:32:10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基本案情:

保险公司业务员因沉迷网络赌球,输掉巨额资金无法自拔,一心想捞回成本。从公司离职后隐瞒已离职信息,继续以公司员工身份“开展业务”,编造变更保险项目可以增加收益、用保单贷款可以赚取利息差等谎言,诱使原公司客户将钱款存入自己私人账户,从而实施诈骗,诈骗金额共计64.358万元。2024年2月7日,莱西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依法对李海洋提起公诉,后又追加了7笔犯罪事实。9月29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李海洋有期徒刑10年2个月,并处罚金5.6万元。

2022年,刘先生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人寿保险,并加了一个名叫李海洋的业务员的微信。2023年3月,刘先生收到李海洋的微信语音,说该保险公司有个万能账户,现在往账户里存钱每年有5厘的利息,问他有没有存的意愿。刘先生听说利息挺高就想存一些,但当时手头没有现钱,就如实告诉了对方。李海洋说可以先用刘先生之前的保单贷款,再把贷款的钱存进万能账户赚取利息差。刘先生同意后,按照对方的提示在该保险公司的专用APP上进行操作,成功贷款6.4万元钱。钱贷出来后,刘先生就问对方要公司的万能账户,以便将钱存进去。但李海洋却给了他一个私人账户,刘先生问为什么不是对公账户,李海洋说先转给他,再由他转存进万能账户。刘先生没有多想,就将6.4万元转到了李海洋提供的私人账户上,对方说一年后就可以拿到利息。

过了半年左右,刘先生突然收到保险贷款的还款提醒,他连忙联系李海洋问是怎么回事,李海洋说是系统的问题,不用管它,过几天就不提醒了。刘先生又问转给他的6.4万元到底在哪里,在那个APP中也看不到,李海洋说在他的账户里没事的。为了安抚他,李海洋表示愿意先垫付半年的利息给他,并向刘先生的银行卡里转了1640元的“利息”。2024年3月,刘先生又收到了要求还贷款的信息,当他再试图用微信联系李海洋时,却一直没有收到对方的消息。刘先生急忙给保险公司打电话询问情况,得到的答复是李海洋早已不在该公司上班了。刘先生这才知道被骗,于是报警。其实,这时的李海洋已经因涉嫌诈骗被莱西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李海洋今年29岁,大专毕业后在某大型保险公司的分公司干保险业务,虽然工资加提成收入并不低,但工作了五六年的李海洋却不仅没有攒钱,还债台高筑。原来,从上大专起,李海洋就迷上了网络博彩,并借了高利贷,家里人曾陆陆续续帮他还了不少钱。2022年4月,因诈骗客户的保险费被公司发现,李海洋从公司离职。离职后,李海洋又到了其他公司上班,但待遇差了不少,他便更加频繁地在各种线上平台里参与赌博。据李海洋交待,他下载过一个名为“中欧”的赌球APP软件,主要赌篮球和足球比赛的输赢,最多时曾押过5万元赌一场比赛输赢,他说自己自从参与网络赌博前前后后共输掉了100多万元。

虽然仍在上班,但工资收入远不够偿还欠下的赌债。因离职前,手机里保存了原公司一些客户的详细资料,包括客户姓名、保险账户余额、缴纳保险费次数、金额等信息。李海洋便想从之前公司的客户中继续骗钱偿还债务,他从中挑选合适的人选下手,编造了用保险单抵押贷款赚取利息、每年提现一定额度保费不影响保单、变更保险项目可以增加收益等各种理由,诱骗被害人从保险账户中提取款项,再将钱转入他的个人账户,如果被害人对转入私人账户有疑问,他就以相关业务只能由业务员亲自操作等理由搪塞过去。据审查,自2022年6月之后的一年半时间内,李海洋共诈骗14名被害人64.358万元,被骗最多的一名被害人受骗金额达15.6万余元。骗来的钱,李海洋一部分充值到赌球平台中继续赌博,一部分用来拆东墙补西墙还之前欠下的债。2023年12月,因有人报警称被李海洋诈骗,莱西市公安局以涉嫌诈骗罪将李海洋刑事拘留。

莱西市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李海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遂以涉嫌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

开庭公诉期间,李海洋对自己诈骗的事实供认不讳,在最后陈述时,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表示自己因沉溺于网络赌博无法自拔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不起被害人、对不起养育自己的家人,被羁押期间,自己深感后悔与愧疚,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现在只想早点进监狱,好好改造,洗清身上的罪恶,换来哪怕是一天的安稳觉。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检察官提醒:

办理保险业务时最好去保险公司柜台办理;对相关业务人员要核实好身份后,按照要求转入保险公司对公账户,千万不要随意将款项转入个人账户,以免上当受骗。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莱西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李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