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黎巴嫩:曾经富甲一方,如今深陷暴力循环

周艳   来源:大众新闻

2024-10-31 11:03:03原创

如今说起黎巴嫩,铺天盖地的新闻都是又遭到了以色列几次空袭、造成多少重要人物和平民葬于战火、多少国家暂停航班并要求公民不要前往……又有多少人记得,这个曾被称为“中东瑞士”的小国,凭借其地中海沿岸的优越位置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曾是中东世俗化程度最高、对外经贸最开放、体制最为西化的阿拉伯国家,一度是海湾阿拉伯国家的金融中心之一。

伴随近年来的经济危机、安全形势和地区冲突,黎巴嫩社会经济处境如今变得每况愈下,贫富差距悬殊,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由盛转衰背后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1975年。这一年,因为接收邻国战争产生的难民、宗教纷争等原因,黎巴嫩内部矛盾分化严重,内战爆发了,一打就是15年之久。等战火燃烧殆尽,经济也一落千丈,再难恢复到往日的繁荣。

这是10月22日在黎巴嫩贝鲁特南郊拍摄的以军空袭现场。新华社发

内战虽然结束了,黎巴嫩和邻国以色列的争端却没有停止。总的来看,黎巴嫩和以色列的矛盾的根源在于巴以冲突。上世纪70年代初期,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将总部设置在黎巴嫩,并在黎南部聚拢因战乱逃离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难民,对以色列展开打击。随后,以色列趁黎巴嫩陷入内战,于1978年3月以报复巴解组织为由入侵黎巴嫩南部,控制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片地区。

1982年,以军再次大举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黎南部地区,并将巴解组织赶出黎巴嫩。直到2000年5月,以色列政府才正式宣布从黎南部地区撤回联黎部队划定的“蓝线”以南,这条线也被视作当前黎以两国的临时边界。

以军撤军后,在对抗以军中成立并逐步壮大的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区,并继续与以军展开交火。在黎国内,真主党迅速得到广泛拥护,并逐步进入议会和政府,成为唯一一个拥有武装的政治派别,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暴力循环”难休

在中东和谈问题上,真主党坚决反对和谈,认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消灭以色列。长期以来,以色列都将黎巴嫩真主党视为重大安全威胁,双方冲突时有发生。

这是9月19日在黎巴嫩贝鲁特拍摄的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发表讲话的电视画面。新华社发

时间来到2023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黎真主党不时向以色列北部发动袭击,以军空袭和炮击黎南部目标进行报复。2024年9月17日,黎巴嫩发生传呼机爆炸事件后,黎以冲突陡然升级。9月28日,黎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以色列对黎首都贝鲁特南郊的空袭中丧生,随后,黎真主党高层遭到“团灭”,冲突进一步加剧。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说,要像在加沙地带全面消灭哈马斯一样,全面战胜真主党。但是,有分析认为,彻底消灭拥有强大武装和支持力量的真主党是不切实际的。即便以色列锁定的黎真主党13名高层已经全部身亡,黎真主党反抗的炮火依然不息。

黎巴嫩政府这个时候在做什么?由于在新政府组建过程中出现政治僵局,黎巴嫩本届看守政府自2022年5月议会大选结束后开始处于看守状态,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时间。黎政府与真主党的关系较为复杂,在反对以色列侵略方面,双方立场存在契合。而在国内政治方面,双方存在一定的立场差异,真主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黎政府对其的管控较为有限。

如今,黎巴嫩已经深深陷入中东战争的“暴力循环”。据统计,本轮黎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已遭受近一万次袭击,在以色列连天的炮火中,两千多人死亡,超万人受伤,曾经接收战争难民的国家产生了大量难民,让人唏嘘不已。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等报道)

责任编辑:毕淑雅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