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山东国资 | 2024-11-06 08:26:48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国资
在现代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已逐渐融入业务管理,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山东能源营贸公司新矿国际通过实施“炭路·新行”党建品牌,探索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路径。在党建品牌的探索实践中,新矿国际通过“三步”党业融合、实施“六行”核心实践、创新“三层”党建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党建工作的系统化、创新性和成效性。
构建全员参与的党建模式
(一)提升融合认识,树立全员党建理念
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首要任务是提升企业内全员对“党建+”融合的思想认识。新矿国际在创建“炭路·新行”党建品牌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化的党建学习与思想教育,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员工对党建工作的认识,明确了全党党建、全员党建、全面党建的实施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使得党建工作不仅仅停留在党委和党支部层面,而是将其延伸到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中,真正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双向融通。
(二)明确融合原则,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
为了确保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更加有效,企业明确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融合原则。党委层面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关键作用,通过党建工作的引领,确保企业业务的发展方向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致。同时,企业在党建引领下建立了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业务决策体系,形成了上下一致的协同机制,为企业攻坚克难、拓展新市场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组织力量。
(三)狠抓融合落实,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热情
在党业融合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落实措施的有效推进。新矿国际通过细化党建工作责任制,确保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炭路·新行”党建品牌实践中,企业通过开展党员先锋活动,激发全体党员和员工的干事创业热情,形成了全员参与、共同奋斗的工作局面。特别是在企业面临市场变化和转型压力时,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成为企业应对挑战、创新突破的关键力量。
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路径
在“炭路·新行”党建品牌的实践过程中,企业通过实施“六行”核心实践,将党建工作具体化、操作化,形成了深度融合的实际举措。
(一)推进党建领航行,铸就企业发展新势能
新矿国际通过“党建领航”行动,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一是坚持理论武装,探索建立“读、讲、议、写、评、践”六法,推进“第一议题”、党委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等落实,并注重精选主题,创新形式,提高学习效果。二是加强政治领导。持续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畅通“每周一议、大事必议、要事随议”的双向沟通机制。三是开展主题活动。以“党委有重点、支部有课题、党员有项目”为牵引,以“清单法、轮值法、积分法、标签法”等手段实现党性观念的强化、党员角色的凸显、党建价值的升华,提升了组织活力。
(二)推进创新发展行,拓展企业发展新局面
在聚焦主业方面,新矿国际深化“资源为王”的贸易理念,不断增强煤炭资源储备。同时,强化横向联动,大力发展“贸易+”模式(贸易+加工,贸易+技术,贸易+物流等),不断拓宽贸易内涵与外延,提升业务附加值,拓展利润空间。在大宗贸易方面,以联合经营、投资合作、委托加工、虚拟工厂等方式深入上下游实体产业,积累产销渠道,与优质客商形成战略合作,增强各贸易单位的创新创效能力。
(三)推进党员先锋行,激发基层组织新活力
党员先锋行动是加强基层组织活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落实主题党日活动“2+5+N”模式,让特色主题党日成为企业党建工作的亮丽名片。二是开展党员先锋“N个一”行动,党员承诺“攻克企业一难题、干好惠民一实事、做好管理一改善、管控安全一风险、讲好文化一故事”等实践行动,明确个人的职责和使命。二是探索党建赋能产业融合、区域融合、发展融合“三跨”机制。通过党建联建共建活动,企业不仅拓展了与电厂、钢厂、焦化厂、银行等合作伙伴的合作渠道,还通过组织生活、座谈会等方式,将党建与业务工作资源进行了有效链接,形成了党建和业务互利共赢的集聚效应。
(四)推进人才赋能行,打造人才队伍新高地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管理、贸易和党务三支队伍的建设上,企业通过引入外部专业培训机构、内部导师制、跨部门轮岗等形式,确保员工的持续学习和发展。通过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将个人的工作表现与薪酬、晋升挂钩,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同时,通过实施柔性化用人策略,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灵活配置人员,避免因人才流失或岗位空缺而影响业务进展。
(五)推进文化聚力行,塑造和谐向上新风尚
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实施“人本化关爱计划”,使员工感受到公司大家庭的温暖。例如,在节假日、员工生日或遇到困难时,企业通过组织慰问活动、发放福利等形式关心员工的生活状况,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此外,企业经常性组织多样化的文体活动,例如举办运动会、文化节、技能比武等活动,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为企业创造更加和谐的工作环境。
(六)推进清风红盾行,构建拒腐防变新生态
“清风红盾行”是企业打造廉洁文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完善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企业有效防范经营中的廉洁风险,确保长期健康发展。一是健全内部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风险防控和监督检查部门,强化审计、财务、贸易等业务的监管,确保流程合规。二是多层次深化廉洁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廉洁教育、警示教育,并通过内刊、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宣传公司廉洁理念,提升员工廉洁从业意识。三是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善于运用廉政谈心、教育提醒、警示谈话、纪律诫勉、函询,甚至调离、免职、降职等多种方式,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敬畏纪律和规矩。
推动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
新矿国际创新实施党委、支部、党员“三层”党建机制,推动党建工作的精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
党委层面承担着党建工作的总体领导和主体责任。通过实行责任清单化、落实项目化的管理模式,企业将党建工作目标和任务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项目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考核和监督,确保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步推进、相互促进。
支部层面重点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示范达标活动,确保每个党支部都能够达到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企业通过标杆带动和案例推广等形式,将优秀的党建实践经验在整个企业中推广,促进各个支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党员层面的机制创新更注重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正向激励标签法,企业鼓励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通过积分和奖励制度,激励党员不断进步。此外,企业还引入了共创共治轮值法和自我革命自省法,帮助党员不断提升自我,推动个人和集体的共同进步。
总结和展望
通过“炭路·新行”党建品牌的创建,新矿国际有效探索了“党建+”工作方法在实际业务中的深度融合。通过“三步”党业融合、实施“六行”核心实践和创新“三层”党建机制,企业的党建工作不仅实现了全面覆盖和深度融合,还激发了企业内在活力,助推了企业业务的持续增长和转型升级,向实现“国内一流煤炭贸易企业”目标不断迈进。
(作者:张蕊;单位:山东能源集团营贸公司新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姜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