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王超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2024-10-31 21:38:01原创
10月31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东营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返还部分群众被骗资金,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聚焦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重点工作,扎实落实“四专两合力”工作思路,协同推进“打防管治宣”各项措施,在部门联动预警处置、破案攻坚打击、本地源头治理、社会宣传防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发案数、损失数、涉案“两卡”数同比分别下降30.6%、25.1%、36.7%,返还受害人被骗资金2100余万元,同比上升106.2%。
坚持预防为先,宣传防范持续加力。构建市县所三级一体化派警处置联动机制,健全预警劝阻快速响应工作体系,在基层派出所设立“反诈唤醒室”,综合运用“见面+电话+短信”等方式开展劝阻,同步加强电信侧、金融侧、网络侧三个层面技术反制和保护性管控措施,共计预警处置、封堵拦截涉诈电话、APP、网站信息41万余条、同比上升23.6%,止付冻结被骗资金14.7亿余元、同比上升17.6%,预警劝阻成功率达99.95%,为群众避免损失1600余万元。同时,创新“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网格员+社会团体+N”宣传机制,组织开展覆盖式宣传活动1500余场次,努力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
强化打击震慑,追赃挽损成效显著。以侦查中心升级建设为引领,探索完善“市局主研主侦”“分县局主战主办”“派出所主宣主防”三级侦查中心运行模式,总结推广“网上网下同步作战、境内境外双线作战、警种部门协同作战”特色技战法,对电诈犯罪出重拳、下重手,以开展“飓风-2024”破案会战为牵引,共计破获电诈案件4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15人。其中,近期成功发起全国“断流行动”1起、抓获涉菲律宾境外诈骗窝点回流犯罪人员72人;9月份以来,成功发起涉13个省市全国性“集群战役”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1人,初步核实涉案价值近亿元,取得重大战果,彰显了公安机关打击电信诈骗的信心和决心。
实施综合治理,源头管控日趋紧密。压实基层党政属地责任,切实发挥镇街、社区、派出所等部门群防群治力量,对滞留境外涉诈人员实行“一人一策”,逐人规劝,我市工作成效位于全省前列。“两卡治理”工作中,加强警银警信研判会商,严格落实涉诈账户信息共享、快查快处和存量账户分级分类管控措施,指导开展为期3个月的存量卡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涉案“两卡”复盘专题研究,在全省首创搭建“账户异常流水监测拦截与涉案人员挖掘平台”,打造涉案银行账户“事前尽调、事中拦截、事后打击”全链条源头治理新样板。同步强化责任追究,加强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协同联动,对涉案账户较多的银行施行约谈通报、停业整顿等措施,全面加强了对涉诈账户的监管。
东营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玉海表示,尽管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势头迅猛,呈现出案件高位运行、诈骗手法层出不穷、犯罪窝点向境外转移、黑灰产业规模剧增、犯罪结构不断调整、资金流转隐匿加速等特点特征,发案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也给我们侦查研判、打击治理工作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下步将持续加大组织保障、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提升打击治理、防范宣传工作力度,增强群众识骗防骗的意识和能力,全力遏制案件高发严峻态势,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聚力统筹推进、凝聚合力。树牢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一盘棋”理念,推动加强组织领导,发挥联席会议职能作用,压实行业部门联管联控联宣责任,切实在预警防范、打击破案、“两卡”治理、人员管控等方面加快补短板、堵漏洞、促提升,推动打击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二是聚力精准预防、压降案损。健全预警劝阻工作机制、精准宣防工作机制,结合典型案例,针对学生、妇女、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深入开展精准反诈宣传,同时呼吁开启全市“反诈宣传亮屏”活动,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与电信诈骗作斗争,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三是聚力侦查打击、严惩犯罪。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三年行动,聚焦破案打击和追赃挽损集中发力,严打黑灰产业和本地窝点,力争多破案件、多抓捕涉案犯罪嫌疑人、多追赃挽损。四是聚力源头治理、重点管控。推动各级政府、部门聚焦境内黑灰产业,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持续深化涉诈“两卡”治理,深入推进存量账户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推广应用涉诈“两卡”智能风控平台,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发布会上还通报了六起资金返还典型案例。
案例一:垦利区张某被诈骗案,返还资金309万元。今年10月,张某被假冒其公司老板的微信号拉入一个新工作群,按照群内“老板”要求,多次转账后张某意识到被骗。接警后,市县两级反诈中心迅速联动,启动紧急拦截挽损机制,对多级涉案银行卡紧急止付冻结,累计成功止付392万元,将查明权属的涉案资金309万元成功返还。
案例二:为江苏省某企业及时拦截被骗资金302万。今年4月,我市某文化传媒公司账户交易异常,触发公安机关与银行根据涉案账户特征创新搭建的异常数据风控平台模型,便迅速启动资金紧急拦截处置,后经核查,该账户涉及江苏省一起诈骗案,在办案单位发起紧急止付前已被平台模型管控,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302万元。
案例三:利津县齐某被诈骗案,返还资金128.2万元。今年5月,齐某结识一名从事石油销售的网友,顺利达成协议支付货款后,对方拒不发货且失联,齐某意识到被骗。接警后,县反诈中心立即对涉案银行账户采取紧急止付冻结措施,成功返还齐某被骗资金128.2万元。
案例四:东营区王某被诈骗案,返还资金102.7万元。今年4月,王某被假冒其老板的微信号拉入一个新工作群,随后要求王某加急向指定账户办理打款,王某得知被骗。接到报警后,区反诈中心第一时间将涉案账户止付冻结,成功返还受害人被骗资金102.7万元。
案例五:广饶县于某被诈骗案,返还资金20万元。今年3月,于某被网友拉到一个荐股交流微信群,在群中客服推荐下安装高回报、高收益的投资APP,多次大额投资无果后意识到被骗。接警后,县反诈中心迅速对涉案银行账户紧急止付冻结,最终成功返还受害人全部被骗资金20万元。
案例六:东营区刘某被诈骗案,返还资金10万元。今年5月,刘某接到自称政府单位工作人员的电话,并转接至冒充的“公安机关”,称因其涉嫌洗钱犯罪需配合公安调查,以资金清查解除犯罪嫌疑为由转走银行卡内余额。区反诈中心接警后立即联动银行对涉案账户止付冻结,最终成功避免受害人被骗资金10万元。(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王超)
责任编辑:杜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