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共治徒骇河 综合提升靓水城
孙亚飞 来源:大众新闻
2024-11-05 10:06:43
徒骇河是聊城市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自西南向东北贯穿聊城市域,承担着聊城市域主要行洪排涝任务,两岸滨河大道是周边的重要交通通道,沿河生态景观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作为海河流域重要排涝河道和山东省现代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徒骇河综合治理,对提升全市防洪安全、保障粮食安全、改善水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根据省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部署,聊城市定于11月1日实施徒骇河(聊城段)雨洪资源利用及引调水工程。
“四水共治”提升流域综合治理水平
徒骇河(聊城段)雨洪资源利用及引调水工程是一项惠民生、促发展、利长远的重大水利工程,目前已纳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十四五”解决水利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实施方案》。工程主要围绕“四水共治”即“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整体提升、水生态明显改善、水安全有力保障”等方面,以主城区河道为中心向上、下游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2024-2025年实施,二期、三期工程实施年限拉长至“十五五”期间。
强化雨洪资源利用 为城市“解渴”。聊城市水资源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全市水资源量为11.8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199立方米,不足全国的十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全市水资源极为短缺。且随着我市工农业快速发展,用水需求量激增,按照当前供水条件,无法满足将来用水需求。通过实施扩挖徒骇河河槽,增加河道蓄水能力,充分利用流域雨洪资源,平水年份可新增供水量3000余万立方米,对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涵养地下水源具有重大意义。
补足防洪工程短板 保障城市“安澜”。徒骇河沿西南-东北方向贯穿聊城,为城市主要的防洪排涝河道,周围既有历史古城、文化名城和重要交通枢纽,又有众多的厂矿企业和重要设施。2021年,徒骇河受上游来水和强降雨影响发生1961年以来最高水位洪水,加之跨越河道的众多生产桥单跨小于20米,阻水严重,成为聊城市抵御洪水的重大隐患。此次工程,优先实施防洪保安工程,提升徒骇河整体防洪能力,解决防洪排涝突出问题。
加速推进水系连通 擦亮水城“名片”。徒骇河综合治理坚持以“五横六纵”水网体系为骨架,重点围绕主城区和三个市属开发区,通过实施徒骇河、马颊河连通工程,解决马颊河非汛期涝水出路,实现两河相机引水灌溉、生态补水等需求;实施徒骇河、小运河、周公河连通工程,形成三角水道,实现聊城市主城区环线通航;实施徒骇河、三干渠连通工程,疏通羊角河,实现防洪排涝和输配水灵活调度,让水系永葆生机活力,进一步擦亮“江北水城”名片。
着力生态环境提升,打造文化旅游“长廊”。目前,徒骇河生态建设缺少系统规划,标准偏低。堤顶路面较窄且破损严重,两岸滨河道路连通不畅,不满足防汛、管理、交通等要求,昌东橡胶坝位于聊城市主城区,上游为莲湖公园,现状坝体老化严重,景观效果差,与城市环境不适应。此次治理过程中,将综合分析河流特点、堤防特点、场地地形特点,通过工程、植物等综合手段,打造亲水空间。同时充分挖掘聊城的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新推进水文化与水工程、水旅游深度融合,提升区域综合价值,扮靓滨水空间,实现防洪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文化社会效益等多重效益的和谐统一。
三大工程支撑 夯实流域综合治理基础
徒骇河(聊城段)雨洪资源利用及引调水工程是2024年省、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已列入全省水利建设项目清单,工程总投资41.46亿元,施工总工期72个月,分三期实施。治理河长130.96公里,涉及莘县、阳谷县、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茌平区、高唐县等7个县(区)。鉴于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当前优先实施主城区段18.3公里工程,实际投资1.9亿元,主要包括河槽疏浚18.3公里(南外环至四新河口),维修城区段木栈道、亲水平台,增设沿河人行道亮化工程,更换昌东橡胶坝坝袋等建设任务,目前已于11月1日正式开工。
干流治理 筑牢水安全“防护堤”。近年来,聊城市持续对徒骇河分段实施治理,但因受投资及土地指标限制,历次治理除市城区段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治理,其余河段依旧按原设计“64年雨型”排涝、“61年雨型”防洪标准实施治理。为提升徒骇防洪安全能力,重点优先实施徒骇河干流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河道、堤防、护砌等7项工程,对河道进行清淤扩挖103.4公里,建设堤防护砌38.3公里、防汛道路121.27公里,新建、改建、加固改造水工建筑物502座。同时,根据工程特点,将水利与生态、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大力实施“水利+”行动,计划建设滨河生态廊道260余公里,提升四河头水利工程管理中心、博平东莲池、夹滩村三处生态节点,对23处生态栈道开展修复,并新建徒骇河两岸慢行道配套设施,打造集生态防洪、健康运动、文化展示、休闲游憩于一体的防洪治理工程。
连通工程 打通引调水“主动脉”。此次水系连通工程主要包括徒骇河—马颊河上、下游、徒骇河—小运河、徒骇河—三干渠等四个水系连通工程。其中,徒马连通上游工程位于莘县境内、徒马连通下游工程位于高唐县境内,通过连通工程的实施,打通两河连通沟渠存在的多处卡点、堵点,提升了徒骇河、马颊河两河间水资源调配及雨洪资源利用,据估算将新增年调水量1.64亿立方米。周公河位于聊城市主城区,是京杭运河与徒骇河的连通河道,承担城区北部排涝任务,是城区生态改善的重要载体,通过周公河提升工程的实施,为实现城区徒骇河-京杭运河-周公河三角环形通航水系奠定基础。羊角河位于聊城西南部,系徒骇河的一级支流,是聊城市防洪除涝河道之一,承担徒骇河与三干渠连通任务,总治理长度11.8公里,全线清淤,有力保障支流输水过流能力。
数字建设 打造“智水”一张网。进一步完善徒骇河水利基础感知设施,集中对沿河水闸进行升级改造,补充加装视频水位、雷达流量等前端感知设备。构建徒骇河数据底板,汇聚工程全要素、全过程地理空间数据、基础数据、监测数据、业务管理数据以及外部共享数据。同时,构建聊城市徒骇河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水利业务智能应用系统,加强水利业务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建设水资源管理调配“四预”模块,提升物理水网在智能化水资源调配、防洪排涝、水生态调度方面精准“四预”能力,实现人工经验调度到智能调度决策的跨越。
多方协同发力 加快推进工程落地实施
徒骇河(聊城段)雨洪资源利用及调水工程是山东省现代水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聊城7个县(市区)、320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统筹做好征迁、施工各项保障工作,市水利局成立山东省徒骇河(聊城段)雨洪资源利用及引调水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三个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健全议事流程,做好项目要素保障、跟踪服务等工作,各县(区、市)同步成立各自的指挥部,全力配合项目实施,确保工程项目有人抓、问题有人管、工作有人促,为加快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大众新闻记者 孙亚飞 通讯员 赵琪 赫鹏)
责任编辑:孙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