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少年·未来课堂 | 把世界纪录围在脖子上是种什么体验?
新少年 | 2024-11-05 15:10:30原创
王超 来源:鲁中晨报
一、盲盒屋
把世界纪录围在脖子上是种什么体验?
面对1300℃的烈焰,有一种布料竟能做到毫发无伤!
这种薄如蝉翼的布料,还会让手机失去信号!
而国产大飞机C919的尾翼,以及火箭的外壳,竟然需要用到编织技术!
这些“黑科技”的横空出世,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认知?
随着新技术赋能,未来纺织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广泛。
揭秘世界上最轻最薄的纺织面料
最近,央视《开讲啦》节目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分享纺织领域的“新故事”。
节目一开场,主持人撒贝宁佩戴的一条色彩斑斓的围巾,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这条围巾可不容小觑,它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最薄的纺织面料,其纤维直径仅是头发丝的五分之一。
徐卫林院士揭秘,这条围巾采用了昂贵的羊绒纺织而成。
大家都知道,羊绒的单纤维长度较短,难以纺成极细的纱线。
但徐卫林院士和他的团队凭借“嵌入纺”技术,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细的纱线和最薄的面料,打破了传统纺织技术的极限,极大地提升了纺织业的生产能力。
不仅如此,这条围巾所使用的纺织工艺,还被应用于“嫦娥五号”搭载的五星红旗上面,属于名副其实的航天科技。
C919的尾翼竟然也要用编织技术
C919机身应用了大量复合材料,不仅更加“结实”,还有效降低了重量,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你敢想象吗?国产大飞机C919的尾翼,竟然也需要用到编织技术!
徐卫林院士介绍,在所有材料中,纤维材料沿长度方向的比强度是最高的,所以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鱼竿、赛车、轻量汽车,甚至大飞机的建造上。
比如,C919中就大量地使用了碳纤维,通过编织而成的碳纤维材料,重量轻、强度高,可以保证大飞机飞得更远、飞得更快。
火箭的外壳材料也是用碳纤维编织而成的。
不仅是天上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也同样需要各种纤维材料和纺织品,比如汽车轮胎、安全带、安全气囊等。
徐卫林院士介绍,每辆汽车都会有二三十公斤的纤维材料或者纺织品被运用其中。
未来的纺织品长啥样?
科技进步正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纺织时代。
未来的纺织品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功能,即使是最耳熟能详的纺织品床单和衣物,也将会有“新的故事”。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纺织行业将越来越多地融入智能穿戴技术,能够感应并响应人体的生理特征。
例如,医院中的病人可能会使用一种智能床单,它不仅能监测翻身次数,还能实时跟踪心跳和体温。
运动员在训练时,可能会佩戴能够感应心跳和出汗量的智能护胸或护腕。
甚至,我们走路时脚底压力产生的电能也能被收集起来,为手机充电、为衣物供暖……
二、奇趣谷
泰国有群猴子已进入石器时代?
相信大家都知道,石器在人类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或许你不知道的是,石器并不是人类的“专利”。
比如,泰国有一群猴子,就具备了制作石器的能力。
生活在泰国南部的长尾猕猴。
这群猴子生活在泰国南部的海滨地区,属于长尾猕猴。在它们栖息的区域,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形状独特的石片。在这些石片上,存在着大量长尾猕猴偏爱的食物残留,如螃蟹和牡蛎的碎片。研究人员确认,它们正是出自这群长尾猕猴之“手”。
令人注目的是,这些石片中,有不少都与人类在旧石器时代使用的石器非常相似,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具有锋利边缘的贝壳状石片,简直可以说是难以区分。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泰国的这群猴子已进入石器时代了?未来的地球上会出现第二文明吗?
长尾猕猴无意中制造的“石器”。
研究表明,这些石片其实并不存在明显的重复使用痕迹。
研究人员观察到,这群猴子经常会使用石头去砸开螃蟹、牡蛎等海洋生物的硬壳。由此认为,这群猴子在使用石头砸开食物时,有时候会因为用力过猛而导致石头碎裂,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可能形成与人类石器类似的石片。但它们并未意识到这些石片的潜在用途,反而将其视为没有价值的废弃物。
也就是说,这些石片不是有意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而是一种偶然的结果。虽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这群猴子有制作石器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真正地进入了石器时代。
研究人员认为,就算没有人类的干扰,这群猴子想要在地球上完美地复刻人类走过的道路,其可能性也无限接近于零。
三、魔卡荟
1.前所未见!
发现宇宙“烟花”
绚丽的烟花,总会令人惊叹。你知道吗?浩渺的宇宙中,也有“烟花”呢。
近日,中国科学院举办的成果发布会上披露,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发现一颗前所未见的可能的新型暂现天体,该天体的光谱和时变特征,与目前已知的天体类型均不完全一致。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获得的首个X射线全天天图(银道坐标系)
暂现天体就像转瞬即逝的宇宙“烟花”,是宇宙中的剧烈爆发现象。这些壮观而神奇的“烟花”,携带着天体形成和演化的关键信息,对于研究宇宙中的极端现象、探索宇宙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袁为民介绍,今年1月发射以来,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已经探测到60例确定的暂现天体,上千例暂现天体候选体,以及480多例恒星耀发,探测到上百例已知天体的爆发。卫星团队向国际天文界发送了100多条天文警报,引导了国际上地面和空间多波段设备的后随观测。
2.西藏新发现
罕见飞松鼠!
前不久,在西藏自治区野外考察时,我国科研人员监测到两种罕见的飞松鼠。
不丹大鼯鼠。
经论证,它们分别为我国兽类新记录种不丹大鼯鼠和西藏自治区兽类新记录种李氏小飞鼠。
专家介绍,松鼠依据生活型分成了树松鼠、地松鼠和飞松鼠三类。飞松鼠在汉语中被称为鼯鼠(大体型)或飞鼠(小体型)。
化石记录显示飞松鼠起源于欧洲或北美洲,在获得了滑翔能力后,飞松鼠与系统发育位置相似的其他松鼠“亲戚”相比分布范围和多样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广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多种森林地带,体重从13.5克到超过2千克不等。
专家认为,该发现扩展了对不丹大鼯鼠和李氏小飞鼠分布区的认识,反映出喜马拉雅地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应进一步加强喜马拉雅地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研究工作,以发现更多新物种、新记录。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