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做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践行者 | 山东4位模范代表讲述民族团结动人故事

山东法制报 | 2024-11-07 18:40:13原创

羊文智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11月7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做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践行者”主题记者见面会,邀请威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威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公绪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处长、山东对口支援协作“光明行”医疗队负责人谭成森,东营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锦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惠,泰安金兰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法文静4位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的代表,讲述新时代山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生动故事。

威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倾力促进各族群众生活融居、教育融合、发展融入

“近年来,我们以社区、学校、企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环境,不断促进各族群众生活融居、教育融合、发展融入。”公绪亮介绍。为了促进生活融居,威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在多民族聚居的社区设置了297个“红石榴”驿站和窗口,为各族群众提供精准化、便捷化办事服务,还依托社区,打造了“邻里议事厅”“和美大课堂”等平台,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000多场次,形成了社区共治齐参与,文化融合心相通的良好局面。

“我们从中小学入手,开发特色课程,打造了‘榴铸童心’青少年筑基工作品牌,并为边远地区学生结对了‘文登妈妈’。”在教育融合方面,公绪亮介绍道。多年来,威海市打造了一系列铸牢教育基地、主题公园等载体平台,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落地生根。

在发展融入方面,公绪亮说:“我们结合威海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积极探索支持各族群众就业创业的体系,不仅吸纳新疆、云南等地转移就业3600余人,还每年举办各类创业技能与政策培训40余场,助力各族群众更好创业。”

“光明行医疗队用心实现“复明一人、幸福一家、造福一方

2020-2023年期间,谭成森作为山东省第十批援疆干部,前往新疆喀什负责山东医疗卫生援疆工作,在喀什地区参与组织实施“光明行”健康惠民活动。

“光明行”系列健康惠民活动,是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统筹协调,省内眼科专家护理团队具体实施的一项防盲惠民活动。多年来,“光明行”医疗队走进新疆喀什地区和兵团十二师、青海海北州、西藏日喀则市、甘肃临夏州和重庆边远山区,免费开展眼疾筛查和救治。

近年来,“光明行”医疗队已向山东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地区派出21支专家队伍,共计500余人次,累计筛查患者2.6万余人、实施手术4600余台,通过预检筛查、手术治疗、学科带教和专科建设等方式,达到了“复明一人、幸福一家、造福一方”的效果。

刘惠:“互嵌式”社区各族居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锦华社区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它是石油工人和当地居民融合形成的社区。2019年,油田的生活区交给地方政府管理,成立锦华社区,原本的单位管理模式变成了社区自治服务。为了让不同民族的居民更好地相处,刘惠和同事们打造“互嵌式”的社区治理方式,“我们强调邻里之间的责任感,提倡每个人都参与进来,采用‘党员带四邻,四邻带全民’的方法,在引导各族居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实现了组织、文化、服务、阵地和力量等‘五融合’。”

在文化融合方面,社区组建了“新疆麦舞团”“《锦华之声》编辑部”等31个社团组织,“我们每个月都会出版一期《锦华之声》,并且还花了573天的时间编写了《1964,他们正年轻》石油回忆录,通过这些活动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弘扬社区精神。”刘惠说。

金兰乳业:村办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的牧场位于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泥沟村,20多年前,企业的创始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金兰英萌生了到这个民族村办企业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念头。”法文静介绍。养殖业是泥沟村的传统产业,但是彼时受交通、资金等条件限制,养殖规模小、水平低。如今,经过20多年的接续奋斗,金兰乳业不仅在泥沟村建起了高标准的奶牛养殖场,还与周边村建立了产业联合体,流转周边土地4000余亩,涉及农户8060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同时还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70余个,金兰乳业联合体也获评全省首批民族镇村产业化品牌集聚地。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整合优质资源,突出‘观摩、体验、教育’三大功能,成功打造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该基地通过设置沉浸式、体验式、情景式、互动式等参与方式,开展机关党建、企业团建、学校研学等团体活动,在润物无声中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记者 羊文智)

责任编辑:李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