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大众新闻专访|军事专家曹卫东带您读懂珠海航展亮点

刘玉凡  张锡坤   来源:大众新闻

2024-11-09 10:24:36独家

备受瞩目的珠海航展将于11月12日拉开帷幕,一系列先进武器装备将“扎堆”亮相。11月7日,军事专家曹卫东接受大众新闻专访,回顾自1996年以来的观展经历,畅谈珠海航展如何展现中国航空航天工业从落后到超越的赶超之路。

大众新闻记者:从1996年成功举办第一届航展以来,珠海航展已跻身世界五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航展之列,您有何观察?

曹卫东:我从1996年就参加了第一届珠海航展,珠海航展的全称是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最开始的时候是想仿着巴黎航展来办这样一个展会。当时有三个任务,第一个是展品的静态展示,把飞机、导弹、火箭、各种装备发动机弄到展馆来给大家看;第二个功能是贸易;第三个是飞行表演。

第一届珠海航展的时候,我们的军用飞机只有歼-8Ⅱ、歼7,那就是最好的飞机了,俄罗斯来的是苏-27,性能要好得多。空中的民用飞机有空客、波音和麦道,这都是世界上主流的客机,而中国只有买的份,相对比较落后。我们航天主要展示的是长二捆火箭。

到了前年第十四届的时候,我们的歼-20隐身战机已经来了,歼-10也来了,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说明作战飞机已经和世界先进水平拉平了。民用飞机我们也有了C919,在军用和民用飞机方面,我们都有了跨代的进步。过去你是买人家的,现在你和人家平起平坐了。

在航天方面,这次拿出来的是长征八号的模型,这也就意味着将来我们要向月球派航天员了,现在我们“天舟”“神舟”都在太空上飞行,说明航天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纵向看,无论是航空还是航天,我们都在快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1996年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现场(珠海市档案馆馆藏照片)

大众新闻记者:今年的珠海航展还有哪些亮点?

曹卫东:这次航展首次有“第二展区”,就是要把无人机、无人艇专门在这个展区进行表演。当然值得关注的还有飞行表演。我记得第一届航展时一架苏-27在天空上飞,大家看得非常震撼,说这种喷气式飞机能表演“眼镜蛇机动”和“落叶飘”,这不得了。现在歼-10也能做“落叶飘”了。本次航展苏-57也来了,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用的是苏-35S重型战斗机,我们“八一”飞行表演队用的是歼-10C,相信在飞行上一定能满足大家视觉、听觉享受。

从贸易洽谈上来看,我们在世界上制造的无人机、无人艇数量大,出口多,说明我们在无人机领域、低空经济发展上有了巨大的成就。当然航展也陆续增加了其他元素,比如说在军用产品里可以看到坦克、装甲车,还有远程火箭炮,也就是“远火”,各种雷达和机器人都能看到。这集中体现了我们国防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的巨大进步。

大众新闻记者:您是军人出身,随着国家武器装备的发展进步,能否从军人角度谈谈这些年来的感受?

曹卫东:当时第一届的时候,咱们国家最先进的飞机叫歼-8Ⅱ,追求的是高度和速度,可以飞到两万米的高空,达到两倍的音速。但是现在的战争要求飞机从远距离就能发现敌人,飞机拳头硬还不行,还得看得远,不能是个近视眼。当时我们的雷达、航电系统非常落后。

军事上的现代化,你要想靠别人是没门的。武器装备的发展,国防技术的发展,没有任何的拐棍可扶,完全要靠自己的创新,所以我们是被逼出来的。外国对你严密封锁,别说买雷达和隐身飞机,就是一把枪、一粒子弹都不卖。这种严密的封锁下,外国人没法把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封锁住。所以歼-20隐身飞机、运-20战略运输机,直-20多用途直升机,包括这次参展的歼-15T战机,可在航母上弹射起飞,这都是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创造出来的。

大众新闻记者:现在我们的武器装备在哪些方面仍有进步的空间?

曹卫东:当你没有这些武器装备的时候,别人是歧视你的。比如说有一次在外国的武器展览上,我去参观,我看军舰上的指挥仪器不错,我看了半天,那个人就说“很贵啊”,我说“我买得起,你卖吗”,那人问“你是哪个国家的”,我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说“那不行,不卖”。

现在我们国家正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一流的武器装备。我们正在快速接近这一目标,我们之前的好多短板,比如说航空母舰、舰载机、隐身飞机、高超音速导弹,现在全都有了,人民军队装备的发展,成就非常了不起。但是我们仍要看到自己的差距,比如说我们没有战略轰炸机。但是差距不怕,我们可以追,过去我们一穷二白都能追上来,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好的基础,何愁不能追?

比如说,长征十号火箭,2030年就能将航天员送到月球。我们既要看到现在的成就,我们也要看到目标正在前面,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作为一名军人,我既感到自豪,也感到责任重大。

专家档案: 

曹卫东,男,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1976年入伍,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海军大校军衔。曾任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武官。长期从事国际政治、海洋问题与海军战略以及外国海军武器装备研究。

(大众新闻记者 刘玉凡 张锡坤 策划 王建)

责任编辑:许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