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区:科技金融“贷”动创新,为企业发展“造血”
速览淄博 | 2024-11-09 17:24:01原创
张培 来源:鲁中晨报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征程中,科技型企业宛如璀璨之星,却也常被资金短缺的阴霾所笼罩。研发、设备、人才等环节对资金的庞大需求,使得传统融资渠道在它们面前显得捉襟见肘。
山东保蓝环保有限公司,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犹如一座灯塔。这家高新技术企业长期坚守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在环保产业链的拓展之路上砥砺前行,凭借前沿技术和卓越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11月8日,保蓝环保营销总监杨全宏介绍,至今企业已为3000余家企业提供助力。保蓝磁能消白工艺堪称一绝,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过去三年间,保蓝环保在科技贷的支持下如鱼得水,近5000万元的资金注入为其创新发展筑牢根基。2024年3月和9月先后申请到两笔共计1800万元的科技贷款,这些资金如甘霖般滋润着“第九代电磁脱白系统”项目的研发生产。杨全宏说,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命脉,项目前期动辄几千万的垫付资金,对企业的资金储备是巨大考验。
与此同时,位于淄博高新区生物医药创新园内的山东淄博海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科技金融的助力下焕发生机。研发人员全神贯注地进行着靶点识别、验证、序列设计与优化等关键工作,他们所攻关的抗肿瘤制剂项目,特别是针对胰腺癌治疗的研究已持续多年。
海雅医药董事长马国栋坦言,创新药研发犹如一场漫长而耗资巨大的马拉松,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幸运的是,淄博市开展的“科创贷”为企业救急。多次申领续贷不仅解决了研发经费的燃眉之急,还获得了政府补贴,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海雅医药已手握32项专利,其中涵盖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PCT国际发明专利,这些专利是海雅医药在创新药物研发征程中树立的一座座丰碑。
2024年,淄博高新区在科技金融领域大展拳脚。一方面,积极搭建银企对接桥梁,促使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并持续扩充贷款合作银行阵营;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早期、小型阶段的金融扶持。通过深度挖掘企业科研要素和创新能力所蕴含的金融价值,为企业精准“画像”,提供增信评级服务,开创性地打造“无抵押、无担保”的融资新模式。
不仅如此,淄博高新区还紧紧抓住国家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机遇,以“创新积分制”为依托,从技术创新、成长经营等多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创新积分评价,有条不紊地指导区内科技型企业按程序申报相关贷款。
淄博高新区三级职员、科技发展中心党组书记赵乃军表示,2024年,淄博高新区共有75笔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完成备案,备案金额高达3亿元。有20家企业获批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补助160.5万元,占全市比例27.2%,无论是企业入选数量还是补助资金数额,均在全市独占鳌头。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及贴息政策的落地生根,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成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加速器。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张培 通讯员张凯)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