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金融为民 守护失能老人 济宁国寿积极探索打造长护险经办“济宁样本”
好品金融 | 2024-11-16 10:27:4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长期护理保险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重大民生保障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务院新出台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就推进做好长期护理保险保障工作作了部署要求。
长护险服务供给的高质量发展,作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关键一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促进老龄化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保险业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及行业“头雁”一分子,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主动作为、积极探索、锐意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使命。
中标承办资格
开启长护经办服务新篇章
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济宁市坚持将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落地与弘扬孝悌文化、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孝老传统美德紧密结合,自2018年起启动并逐步扩大长护试点工作。为扎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落地,推动实现职工、居民长护险全覆盖,在总结前期工作、广泛摸底调研、科学精准测算基础上,济宁市政府办公室于2023年12月28日印发《济宁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办法》,正式启动长护险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工作,开启济宁长护险制度建设和发展过程的新里程碑。
在此背景下,2024年1月,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以第1名成绩中标济宁市职工和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获得济宁市中心城区承办资格,服务范围包括济宁市本级、任城区、高新区、太白湖区、经开区,辖区参保居民、职工共149.39万人,长护险基金规模8399.5万元,保障金额141.77亿元。
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光表示,受托承办济宁市长期护理保险,既是对公司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济宁市中心城区长护险承办机构,公司坚决扛起央企社会责任担当,在市医保部门和上级公司工作指导下,坚持“专业管理、规范运作、创新驱动、持续发展”原则,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做好长护险具体承办实施工作,积极探索打造长护险经办“济宁样本”,为中国式现代化济宁新实践贡献国寿力量。
高标准建设运营长护中心
杨光表示,自中标承办济宁市中心城区长护险项目以来,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与主管医保部门紧密对接,集中资源力量,专项加速推进,高效做好长护政策宣传、服务团队组建等启动准备工作,高定位、高标准、高效率建成济宁长护险主服务中心,一流的硬件设施、专业的服务团队赢得政府部门、参保群众和服务机构认可肯定。
济宁市长期护理保险主服务中心前台
济宁市长期护理保险主服务中心后台
据了解,由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建设并运营管理的济宁市长期护理保险主服务中心坐落于公司大楼北区一至二层,地处济宁主城区核心区域、中心位置。中心面积1800平米,设置五大功能区,分别为业务受理区、待遇评估区、监督核查区、综合业务区、失能评估室。中心服务队伍平均年龄28岁,医学专业占比60%以上,均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后上岗,根据工作职责划分为待遇评估、综合业务、稽核监督三个团队,主要负责受理参保人员长护保险待遇申请、组织开展失能评定、实施护理服务行为监管、开展服务监督核查及费用审核等工作。
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生成表示,在高标准抓好自身软硬件建设同时,公司长护中心积极拓展服务职能,配合主管医保部门成立济宁市长护协会,作为常务副会长单位牵头协会日常工作开展,通过加强培训交流座谈,促进市县主分长护中心工作共同提升。同时,中心与相关资质机构紧密对接,推动长期护理辅具租赁室成功落地,满足广大失能家庭护理辅具实际使用需求。
高质量抓好经办服务管理
杨光表示,中标长护险承办资格,高标准建设运营长护主服务中心,只是第一步,在具体经办服务管理中,公司坚持与主管医保部门一道,持续强化执行管控与机制创新,推动长护服务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做优。
完善规章制度。自年初承办以来,该公司长护中心积极参与失能人员初审审核、待遇评估、稽核检查等工作,紧密结合长护险最新政策和济宁实际,提出针对性、合理化意见建议,配合协助济宁市医保中心修订完善长护险相关管理服务协议、制定长护险业务经办绩效考核办法、建立长护险失能等级失能评估人员库,为济宁市县主分长护中心做好工作提供制度规章依据。同时,中心积极与主管医保部门联合不定期赴辖区定点护理机构开展业务座谈,广泛征集机构及老年人有关长护险意见建议,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办法,促进长护服务工作不断改进提升。
创新机制模式。在项目具体推进中,该公司长护中心采用“分层、分类、分级”管理服务策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模式。一方面创新创立“三张清单”和“5511”工作模式,明确细化责任事项及责任人、团队及个人工作量、流程记录及台账,及时梳理、复盘、总结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完善政策告知和公示机制流程,创新评估结论公示送达途径,建立长护“一封信”医保政策送达等机制,方便参保群众及时知晓掌握相关政策。中心聚焦机构准入、失能评估、稽核检查、档案管理、服务管理、待遇结算和群众满意度等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抓严抓细、抓实抓好日常管理管控,推动长护险承办安全、规范、高效运行,为广大失能人员提供高质量长期护理服务。
济宁市长期护理保险主服务中心前台服务
家住济宁海关路公安局宿舍北院的李先生,因受小脑萎缩致下身瘫痪、长期卧床、语言功能下降,日常起居全部需要人员照护。李先生和老伴均已80余岁高龄,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每次有事情或就医都需请假,老人长期需要照护的情况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大压力。李先生老伴说,自从政府推出长护险政策,每周都有专门服务长护的医生或护士上门提供服务,免去了自己和女儿很多的不便和麻烦,非常感谢长护险好政策,解了燃眉之急。
济宁市长期护理保险主服务中心人员赴定点机构开展失能等级评估
据济宁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23日,中心共办理登记签约14407件,赴长护机构及失能人员家中进行现场失能等级评估9463件,经办工作效率效能较以往实现显著提升,高效、便捷、贴心的服务切实增强了失能群体幸福感与获得感。在做好前端服务同时,中心联合医保部门对辖区长护服务机构开展多方式稽核稽查,有效堵塞基金使用风险漏洞,保障长护基金安全。
济宁市医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引入商保机构经办长护险,建设运营长护险服务中心,有效发挥了商保机构专业优势,减轻了政府原有经办压力,提高了服务管理效率,提升了参保居民、职工满意度和认可度,真正达到了“政府得民心、机构得发展、群众得实惠”多方共赢局面。
高水平打造长护经办样本
杨光表示,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在推进做好长护经办服务日常工作同时,自觉站在更好提高运作效率、提升服务效能高度,坚持学习对标借鉴系统内外长护险工作先进地区、成功样板,立足济宁地方实际,主动加强各方面工作创新,切实为广大失能家庭撑起温暖关爱“照护伞”。
强化服务创新,传递温情关爱。在做好日常管理服务同时,该公司长护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关爱老人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双成”文化,传递国寿温情关爱。今年中秋前夕,长护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赴辖区老年护理机构开展慰问演出,为老人们送去慰问礼品以及温馨祝福,切实让老人感受到节日温暖和政策关爱。重阳节之际,长护中心联合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社区开展长护险主题宣传暨爱心义诊活动,在为社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指导、问诊、心肺听诊、测血糖、查血压等服务同时,宣讲普及基本医保及长护险政策,赢得社区群众广泛认可和称赞。
强化产品创新,满足保障需求。针对护理机构及人员实际保障需求和现有保障空白,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在精准市场调研基础上,创新开发护理人员意外险,赢得护理机构及从业人员认可。公司健康保险部负责人表示,目前该保险已承保2家定点护理机构,下一步将全面对接辖区定点机构,以保险保障促进长护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发展创新,统筹资源联动。李生成表示,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积极统筹现有承办的济宁长护险、济宁职工大额保险、济惠保、济宁高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政保经办项目,推进做好多业务板块间的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协同服务、风险防控,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保障公司稳健运营、项目高效运作同时,为广大群众提供最大便利。
杨光表示,参与经办长期护理保险是公司扎实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向未来,中国人寿济宁分公司将坚持立足高起点、高定位,配合主管医保部门,以争创全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市为目标,全力打造并不断健全完善“服务有温度、经办有力度、管理有深度”长护险高效管理服务体系,持续提升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服务水平,积极探索“长护中心+医保服务站”模式,不断扩大长护险参保受益覆盖面,切实肩负起助力济宁长护险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示范标杆与典型样板重任,推动济宁长期护理保险高质量发展、高质量供给,在落地中国式现代化济宁新实践中强化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通讯员 李琦 穆浩然 郑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闫明
责任编辑: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