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风口财评 | 严惩财务造假有力提振市场信心

来源:大众·风口财经

2024-11-21 08:33:45

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布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行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前10个月,共计查办相关案件658件,罚没款金额高达110亿元。这反映了监管层面对资本市场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彰显了证监会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坚定决心。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一颗毒瘤。它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更让广大中小投资者深受其害。虚假的财务数据,掩盖了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让投资者的投资“货不对板”,最终造成投资损失。因此,打击财务造假,不仅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之举,更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迫切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在打击财务造假的过程中,并非单打独斗,而是通过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和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协同作战,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惩防体系。这种多维度、立体化的监管模式,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威慑力,有效遏制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为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证监会也充分考虑到A股市场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实际情况,坚持公平原则,对股份减持、量化交易、融券等可能影响市场稳定性和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及时完善制度规则和监管措施。此举不仅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性,也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增强了投资信心。

然而,打击财务造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彻底根除这颗毒瘤,还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强化监管举措,提高违法成本。例如新修订的会计法,对于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违法行为,罚款上限已经从原来的10万元提高到了500万元。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为打击财务造假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武器。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隐蔽的违规手法,证监会需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和技术,提升监管效能。此外,上市公司也应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中介机构应该提高执业质量和专业水平,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服务;投资者则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理性投资、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诚信、公正、透明的资本市场。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娄花

责任编辑:史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