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上海老夫妻直降40万贱卖房子买黄金,是为了洗清“冤情”?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11-25 11:02:31
前一段时间,上海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出预警,家住上海青浦的一对老夫妻疑似遭遇了电信诈骗。据警方掌握的信息,张阿婆银行卡上被划出去了153万,用于购买实物黄金,并且这批黄金已经发货。
青浦公安分局反诈专班的民警立刻上门。然而,面对民警的询问,老两口矢口否认,他们坚称只是办了银行卡,没有转过账,也没有买过黄金。
民警进一步询问发现,当天中午老两口往银行卡里存了200万,下午卡里的钱就被划走了153万,用于买黄金。而老两口存进银行卡里的钱还是卖房款。
原来,两个月前,张阿婆接到一通自称是网信办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她与一起绑架洗钱案有关。骗子以验资为名,让张阿婆夫妇低价贱卖了自己的房子。张阿婆说,卖房时她很伤心,原本最低能卖380万,但为了尽快洗清自己的“冤情”,她只能340万贱卖。
那么,骗子是如何得手的呢?
原来,张阿婆夫妇被骗子忽悠一人买了一部新手机,新手机中只有骗子一个联系人,骗子还在新手机中安装了远程控制软件,这下即便是有反诈预警,民警从张阿婆的旧手机中,也看不出任何端倪。
不仅如此,老两口还应骗子要求,在家附近租了一套新房子,用于存放新手机。骗子要求张阿婆夫妇每天定时到租的房子里,用新手机汇报行踪,目的就是对被害人施加心理压力。
骗子以验资为名让张阿婆夫妇低价贱卖了自己的房子,随后,骗子让张阿婆夫妇到新租的房子里,用两部新买的手机进行最关键的取现操作。
骗子用一部手机和张阿婆夫妇保持通话,还有一部手机则通过远程控制用于购买黄金,为了不让张阿婆看到购买过程,骗子说验资操作是机密不能让他们看到,让张阿婆在手机上盖一张白纸,只有在需要人脸支付时才让张阿婆掀开白纸。
由于警方能对涉诈资金进行冻结,因此骗子更倾向于线下取款,或者将赃款变成等价实物进行邮寄。这起案件中,骗子就是划走153万后,立刻把赃款转化为了实物黄金,并发货寄出。
幸好,经过6小时劝阻,张阿婆夫妇清醒了过来,青浦警方在骗子签收之前,将153万实物黄金拦截住了。
目前,青浦警方将153万元黄金归还给了张阿婆夫妇。
近期,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全国多地警方通报一种奇怪的预警,警惕“邮寄黄金投资”新型诈骗手段!
这是一种什么诈骗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众多受害人“拱手将自己的黄金送给诈骗分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金作为硬通货,历来是大众投资理财的选择之一。
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是买好黄金坐等升值。
近日,多地出现了一种邮寄黄金类的新型诈骗,诈骗分子诱骗受害人,将大额现金或黄金等通过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在实施诈骗的同时“洗白”诈骗资金。国家反诈中心提醒广大群众,不要轻信网上刷单返利、网络投资赚钱等说辞,如遇到要求使用快递、网约车进行现金、黄金等寄送的,要立即拒绝并向警方举报。
邮寄黄金去投资?
黑龙江一市民遭遇诈骗
黑龙江省绥化安达市公安局接到一家黄金商店报警称,有人在其店里购买了大量黄金且行为异常。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经询问,警方确定购买黄金的这名女士正在遭遇诈骗,而这一骗局最初始于一份神秘的快递。
近日,家住黑龙江省绥化安达市的王女士收到了一份快递,打开后让她很意外,里面是一张月饼券,上面写着“0元领三重中秋豪礼”,王女士按照要求刮开领取编码,扫描二维码联系客服领取。
被害人 王女士:第一个是洗衣液,他说给我送到家去,他也没有问我家的地址,我以为就是骗人的,等我回家以后,我看确实是在家门口了。
王女士按照客服人员的要求,将收到的洗衣液拍照发给对方,随即收到了返还的几块钱。随后,王女士按对方要求,陆续完成了好几次不同任务,都获得了小额返利。直到有一次,王女士扫码支付了499元,但这一次,客服经理告诉王女士,她需要连续完成三个任务,最后一起连本带利都会返还。
被害人 王女士:第一个就是说需要充5000块钱;第二个需要充35000元,他说充35000元之后,连充的钱,他给你返回来6万块钱;第三个任务就是说需要充11万。
王女士随后通过银行卡转账35000元,在进行第三笔转账的时候,王女士的银行卡达到了转账的限制额度被银行限制交易了。这时,客服经理给王女士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购买等额的黄金任务,邮寄到指定地点,验收合格后,会连同之前的本金一同返还,还有数万元的利润。
因为银行卡被限额了,王女士只能买7万元的黄金。王女士的反常举动,引起了金店工作人员的警觉。
安达市某金店大堂经理 王雪娇:因为她进屋的话她不选款式,也不选样子,就照整数这些钱买。反诈民警跟我们说有这样的顾客,就是不挑样子、不挑款式凑整买黄金的,这种的话我们都需要报警,然后我就报警了。
接警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向王女士亮明身份,经询问后,警方确定受害人王女士正在遭遇刷单诈骗。经过民警沟通、劝导,王女士幡然醒悟,承诺不再做此类所谓“投资”,民警也第一时间对已购黄金进行了拦截。
武汉警方紧急拦截
追回1.6公斤被骗黄金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湖北武汉。武汉市一对八旬夫妇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被诈骗分子远程操控手机购买了近100万元的黄金邮寄到外地。接到报警后,警方迅速出动,将这1.6公斤的黄金全数追回。
10月1日下午6点多,武汉市黄陂区公安分局门口来了一对80多岁的夫妇,老人称,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机关民警打来的电话,说老人涉嫌在一起诈骗案中获利60余万,需要配合调查,还出示了所谓的逮捕证。取得老人信任后,对方让其下载了一款可以远程操控手机的软件,并用远程操控的办法,用老人的手机银行购买了黄金邮寄到指定的地址。
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腾龙派出所民警 蒋立超:他说把他的全部的钱都转到一张固定的银行卡内了,然后我们翻阅手机银行App,查找明细,发现在9月27日还有9月30日,分别有四笔扣款总计接近100万元,每笔24万到25万元之间。
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诈骗分子将老人银行卡中的钱,分四次购买了1600克的黄金,并且第一笔购买的400克黄金已经通过邮寄的方式到了广西,处于派送未成功的状态,而后面的1200克黄金正在发货的路上。
在民警的不懈沟通下,银行联系快递公司将已邮寄的400克黄金终止派送,并通过快递与其余1200克的黄金一起直接邮寄到派出所,再由民警转交给了老人。目前,武汉警方已对该诈骗案件立案调查,并针对性开展对同类案件的预防和拦截。
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反诈中心民警 陈鹏:第一,我们公安机关没有远程办案一说;第二,我们公安机关没有验资撤案的这样一个工作流程;第三,任何陌生人要你购买黄金或者取现以证清白的,都是诈骗。
上海警方劝阻一起
“线下黄金交易”诈骗案
同样是涉及邮寄黄金类诈骗,在上海,警方赶在诈骗分子“收货”前,劝阻了一起“线上诈骗+线下交易黄金”模式的诈骗案。
9月28日晚上7点多,上海市松江公安分局反诈专班接预警线索反映,在辖区某村将发生“线下黄金交易”,交易金额39100元。接到线索后,民警判断这场交易很可能是潜在被害人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民警随即赶往现场。
民警在住户李先生的手机内发现了端倪,在其手机当日微信交易记录中,存在一笔交易金额为39100元的交易记录,与推送线索中金额相吻合。李先生告知民警,自己买的金项链已经被包装成配件,正通过网约车送到诈骗分子指定的地点。
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刑侦支队民警 柳翔:反诈专班民警立即联系了网约车驾驶员,得知其已到达指定地点,等待接货人员后,立即表明身份并开展法律告知,同步联系网约车公司,要求驾驶员将车辆驶回。
当晚9点50分,网约车驶进了松江公安分局车墩派出所,民警在李先生及驾驶员的见证下,将包裹拆开,确认是李先生购买的金饰后,将其物归原主。经向李先生了解,他几日前在网上看到了投资赚钱的广告,对方冒充投资专家,诱导其到黄金店购买黄金,直接邮寄到指定地址,声称“收到黄金后会充值到投资账户中,并手把手教学如何操作赚钱”。
“线上诈骗+线下投送”
警惕诈骗新手法
记者从国家反诈中心获悉,近期,邮寄黄金类骗局多发高发,成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获取资金的主要手段和形式。
近期,多地出现利用快递和网约车运送现金、黄金实施“线上诈骗+线下取钱”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诈骗类型主要有刷单返利+邮寄黄金“提现”、虚假投资理财+邮寄黄金“充值”、冒充公检法+邮寄黄金“自证清白”等。
诈骗分子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便以需要“支付手续费”“缴纳解冻金、保证金”“投资入股”等理由,诱骗受害人将大额现金或黄金等通过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在实施诈骗的同时“洗白”诈骗资金。
国家反诈中心民警 刘明竹:诈骗分子就是在旧有诈骗手法的基础上,把线上转账这个环节转变为诱骗受害人将大额现金或黄金等通过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来骗取钱财。诈骗分子不见面、不现身就能成功获取现金或黄金,以此进行资金转移。此类手法相较于线上转账而言,更加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
据了解,邮寄黄金骗局,也是诈骗分子为了不断逃避公安机关侦查打击采取的新手段。
国家反诈中心民警 刘明竹:随着公安机关打击行动的不断深入和预警劝阻工作的广泛开展,诈骗分子通过银行账户、第三方支付转移被骗资金的渠道受到限制,诈骗手段从招募“车手”线下取现、买黄金转变为诱骗受害人自行取现或购买黄金,从线上转移诈骗资金转变为利用快递、网约车线下运送。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广大群众,不要轻信网上刷单返利、网络投资赚钱等说辞,如遇到要求使用快递、网约车进行现金、黄金等寄送的,要立即拒绝并向警方举报。
国家反诈中心民警 刘明竹:提醒广大快递员和网约车司机,在接单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开箱验货等工作规程,如果遇到投送大额现金、运送不明包裹、频繁更换交易地点等可疑情况的要立即举报,切勿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编辑 袁野 综合案件聚焦、新民晚报、光明网、央视新闻等)
责任编辑: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