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铁上线低空无人机巡检,地铁的“空中巡检员”能做什么?
范薇 来源:大众新闻
2024-12-03 15:48:14原创
11月28日上午,济南轨道交通·低空无人机巡检首航活动在范村车辆基地举行。在济南轨道交通低空无人机巡检首航活动启动仪式上,两台无人机依托集团自主研发的地铁保护区低空巡检平台,分别从范村车辆基地、姜家庄停车场依次起飞,先后对济南地铁1号线赵营站至玉符河站、2号线凤凰路站至八涧堡站的地铁保护区开展巡检工作。
地铁保护区低空巡检平台分为巡检管理、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三个模块功能区。无人机按照规划路线完成巡检工作后,低空巡检平台自动生成巡检报告,管理人员可迅速掌握问题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地铁保护区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低空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低空+轨道”方面,青岛、深圳、合肥等地城轨交通纷纷作出探索尝试。
一、青岛地铁
7月11日上午,6架无人机在青岛地铁登瀛车辆基地腾空而起,青岛地铁保护区无人机智能化巡查正式启动,标志着青岛地铁在低空经济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该巡查项目以地铁4号线东段为巡查对象,共布设了4个无人值守无人机机场,覆盖范围为埠西站至大河东站,覆盖地铁运营里程20公里。本次试点项目以探索无人值守无人机机场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铁保护区巡查中的效果、效率为目标,旨在通过无人值守无人机机场和智慧低空一体化调度平台实现地铁保护区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巡查,在行业内率先解决了针对地铁保护区的低空航路规划、无人机巡查画面与保护区范围的地物AR融合、AI识别勘察钻机等潜在风险并自动预警,及其他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在试验阶段,初步实现了地铁保护区高精度、高频次、高效率巡查。
二、深圳地铁
为贯彻落实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创新应用“轨道+低空”一体化智能交通体系,有效激发低空领域新质生产动能,6月28日上午,深铁集团携手东部通航合作共建的中国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在深圳北站枢纽东广场正式开航,向市民提供深圳空铁交通一站式接驳服务。
深圳北站枢纽空铁联运项目,坐落于东广场C1单体处,现场设有314㎡的先进直升机坪,可向市民提供业内高水准的,空中的士包机运输服务。
此次联运服务分别设有城际航线和市内航线,以实际行动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当前,深圳北站空铁联运项目的顺利开航,已形成了以深圳北站为中心,联通湾区的低空交通网络。轻松实现1小时内到达湾区90%以上地区,使空铁联运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后续,深铁集团将根据乘客和市民出行需求,联合行业伙伴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分布式基础设施网络的资源优势,多角度探索低空经济业务发展场景,拓展低空全方位生活体验方式,持续扩大“轨道+低空”生态圈,加速推动战新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
三、合肥地铁
4月26日,合肥市轨道集团与通号低空经济(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正联合开展低空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场景应用试点合作。通过深入了解合肥轨道交通的场景需求后,确定在轨道交通8号线北城车辆段、北城高铁站,轨道4号线沿线分别开展场景应用试点。
此次合作试点主要聚焦三个应用场景,分别为基于数字影像的高精度地图建模技术,可实现快速地图建模;基于人工智能的施工现场安全巡视技术,可实现智能识别施工现场人员作业危险因素;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铁保护区远程智能巡视,可实现主动识别地铁保护区非法施工作业等安全隐患。目前,这三个场景试点已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后续还将根据实际效果不断优化算法和技术,充分将低空场景与城市轨道建设深度结合。
无论是济南、青岛、深圳还是合肥,各地的案例均显示了无人机在轨道交通巡检中的巨大潜力。通过提升巡检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无人机技术不仅在日常运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未来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无人机将在轨道交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乘车体验。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济南轨道交通、合肥轨道交通、深圳地铁
(大众新闻记者 范薇 实习生 于菁 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