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校企合作取真经 产教融合见实效

速览淄博 | 2024-12-10 20:28:19原创

赵志斌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把协会内会员企业按照行业细分,精准给大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把眼科健康项目建到高校校园,助力大学生创业孵化……12月10日,在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张店区妇联、张店区女企业家协会的联建交流会上,企业家与高校双向赋能,共同探索以解决学生社会实践和创业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如何取真经?产教融合如何见实效?让企业家成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导师;让基地共建赋能本土高校高质量发展。

实践育人 创新创业

以基层沃土培育青春之梦,用专业实践搭台筑巢引凤。

“让大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参与创新创业。把眼科健康项目搬进高校建立校企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配置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技术、设备、方案……”淄博视欣眼视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福蕾说,2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近视预防与控制,创建的伽利略天舒眼科专注于40+人士的渐近镜专业验配与服务……一系列的眼科健康项目专业优势,将更好的帮助在校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升社会化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将提供医学配镜精准数据及验光、缓解眼疲劳和干眼理疗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完成从专业技术到项目落地的全过程。”创业就业导师孙福蕾表示。

“企业提供实习就业、创新实践,让学生们获得商业经验和资源支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来解决企业的项目需求和实际问题。”深耕“老凤祥”品牌十几年的山东琼缘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琳琳表示,创业孵化项目是连接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市场环境和行业动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点亮未来  成就梦想

用专业呵护未来之星,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

“托育工作涵盖了医学、照护、教育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创业就业指导中,大学生们会了解到家长最需求什么样的托育专业老师?健康托育的标准化是怎样的?这个行业需要老师具备哪些能力?”张店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理事长、淄博泰合心悠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艳以《淄博“小串”进尔滨》为实战案例,分析了幼儿健康教育的新变化。刘洪艳表示,将更好的赋能大学生稳实习、促就业、强发展。

“本学期,我对学院婴幼儿托育与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实操指导,从未来职业发展上给学生们更多的专业定位。”淄博倍婴之家托育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娣深耕托育教育十几年,有着丰富的实战和教学经验,倍婴之家共设有120个普惠托位,全面促进各年龄阶段婴幼儿健康成长。接下来,张文娣将设计一堂校园与托育园直播互动课,让学生们通过直播大屏幕来了解园内孩子的情况。

校园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发展,探索协同共育健康人才新路径。淄博上医健康体检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谭雪梅表示,通过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渠道,校方也可获得大量临床数据、实践经验,促进体检中心的工作更系统化、科学化发展。期待双方共同从健康理念、实际操作等方面促进群众的健康管理。 

“职”等你来 共促发展

对于校企双方来说,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深入推进实践育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成长。教育实践基地的合作共建,加大了在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实务研讨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在人才共育上下功夫、在协同创新上做研究、在学用互促上出新章,打破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促进理论与实务的互动。”北京市盈科(淄博)律师事务所监事会主任、张店区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王玉清表示,女企业家协会的会员企业不仅实力雄厚,更致力于服务学校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在社会服务、课题研究、科研人员互派、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等多个维度与高校展开深度合作。

高校主动推介,为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就业供需精准对接。交流中,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得到了双方关注。张店区妇联张店区妇联挂职副主席张蓓表示,此次活动进一步推动校企融合,希望针对群体需求度集中、企业发展潜力激活、女性新业态成长发展等不同领域不同需求,为女大学生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就业是民生大计,也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在校企对接恳谈会上,就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困难学生资助、创业项目扶持等进行对接交流。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聘任张店区女企业家协会优秀企业家代表担任创业就业导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持;与北京市盈科(淄博)律所共建“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与淄博莲池妇婴医院共建“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实践基地”;与淄博倍婴之家有限公司共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

“在产教深度融合上再发力;在人才培养提质上再用力;在项目深化合作上再合力。”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焦翠平表示,校企双方要结合自身优势深度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瞄准产业前沿、细分领域、市场需求,建立创新研发机构,嫁接高能级创新资源,抢抓风口,积极布局新赛道,孵化新项目,培育壮大更多发展点、冲刺点,共同携手谱写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联建交流、校企结合、共谋发展产教融合新路径已搭建,为毕业生创造成长和发展空间已按下“快进键”。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赵志斌 通讯员宋妹 李玲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