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话山东|海外市场八成的柴油三轮车,来自这里
点睛·16市 | 2024-12-13 13:06:09原创
丁兆霞 来源:大众新闻
“今年以来,公司海外订单源源不断,公司产线更加忙碌,今年1至10月份比去年同期出口业务增加50%,主要出口非洲、东南亚、欧洲、中亚等市场。”12月12日,“云话山东”系列外宣活动第五期之“深化外事服务助力农企发展”专题活动走进五征集团。集团外贸部部长梁勇介绍,目前,该集团的汽车装配车间里,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辆飞碟汽车下线,然后根据订单情况销往海外。
五征集团出口业务之所以蓬勃发展,梁勇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受到海外市场广泛欢迎。二是集团积极调整海外市场战略,依托品牌力提升和产品竞争力等多重优势,在坦桑尼亚、韩国、加纳、科特迪瓦、马里、埃及和中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截至目前,五征集团生产的柴油三轮车在海外市场占有率达80%,成为海外标杆产品。同时,针对海外棕榈产业市场需求,研发了棕榈车、小型化柴油三轮车等新型产品,以适应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气候湿热、土壤稀软的环境。
据了解,五征集团自1996年开始进入非洲市场,2010年开始大力开拓非洲市场,并设置了覆盖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售后服务网点。2014年,五征三轮汽车成为国家商务部援助非洲的指定用车,2550台三轮汽车发往毛里塔尼亚,帮助改善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2016年,五征集团在乌干达购置513英亩的土地,成立五征东非(乌干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试验育种和热带作物种植。主要经营业务包括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广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及现代农业机械、拓展畜牧业及渔业等。目前,项目已引进大型农用机械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60余台(套),总价值超过500万元,职工生活、办公区、仓库、机耕棚、晾晒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累计完成投资约2000万元。
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五征集团也多有探索。
一是以产业推动边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借助山东省对口援建新疆喀什地区机遇,积极参与麦盖提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累计投资3.8亿元,打造4万亩集种植生产、机械配套、农技推广、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紧抓国家“粮改饲”机遇,将青饲料收获打捆一体机项目带入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探索实践出了机械销售、机械租赁、饲草订单收获服务、共建饲草公司等多种合作模式,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2022年以来,立足内蒙古防风固沙柠条平茬需求,全国首创柠条收获揉丝打捆一体机,实现了柠条一次性完成饲料化过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柠条平茬和饲料化利用行业难题,对沙漠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意义重大。2023年,五征集团与麦盖提县签订国家级粮棉产业园建设框架协议,计划投资2亿元,新流转土地10万亩。现已种植小麦1万亩,粮棉产业园初具规模。
二是以技术带动各族群众技能提升。针对边疆地区员工缺少技能的问题,从山东省聘请多位专家,开展农机操作、花卉蔬菜管理、机械组装等技能培训1100余人次。在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连续多年举办“五征杯”中国农机手大赛省际赛40余场,近2000余名民族地区农机手参赛,促进了民族地区农机手操作能力和维护保养能力的提升。推进良种、农机、农艺和管理系统集成,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在麦盖提县创造了小麦亩产629公斤、玉米亩产700公斤的新纪录。攻克低温出苗、风沙伤苗、高温阻穗三大技术难题,中国面积最大的纯沙漠麦田试种成功,2024年冬小麦首次收获,亩产达260公斤。
三是以资金促进村企合作带动共同富裕。五征集团与麦盖提县喀克夏勒村结对共建,投资1500万元实施麦盖提县喀克夏勒村整体新建搬迁,配套卫生中心、文化广场、商铺等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资2000万元成立农机、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600余户农民发展饲草种植和畜牧养殖,每年订单作业面积10万亩,助力当地每年增收30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由2010年的0.5万元提升到2.5万元以上,喀克夏勒村成为喀什地区“村企共建”第一村。
四是以教育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集团每年在产业项目所在的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党日、文艺演出等活动近百场次。多次组织新疆员工到山东,游曲阜细品中华千年文化传承,爬泰山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漫步日照海滨感受海洋韵律,参观五征厂区感受现代化工业气息。自2021年起,每年为麦盖提县喀克夏勒村考入重点高校大学生发放助学金。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麦盖提县职业教育工作,在园区设立学生教学实践基地。开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累计培训1300余人次,增强民族地区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大众新闻记者 丁兆霞)
责任编辑:刘田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