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北法院:司法有爱,诉讼“无碍”!巡回审判“上门服务” 司法为民“向前一步”
地方法治 | 2024-12-13 19:26:57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青岛市市北区法院的法官们从“坐堂审案”到“送法上门”,用老百姓“听得懂、看得见、信得过、靠得住”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上门开庭不仅彰显了司法的温度,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我们司法为民的决心。长期以来,市北区法院坚持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案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司法服务更接地气 、更暖人心。
“走,到他家开庭去”
“法官,我是残疾人,无法到庭”。延安路法庭法官接到当事人翟某电话后,了解到该当事人承租廉租房后,因身体多重残疾,生活非常困难,欠缴房租长达十年之久,因其无法下床行走,不便到庭参加诉讼。考虑到翟某行动不便,为减轻当事人诉累,法官当即决定前往该当事人家中开庭。庭审中,法官充分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翟某将其长期所经受生活压力、身体的折磨向法官一一道来,充分释放了其心中的郁结。经法官对双方当事人耐心、细致的劝说,原告大幅度降低了租金总额并延长了还款期限,翟某也表示此还款期限和金额不影响其正常生活,对该调解结果很满意。最终,这起欠租十年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以调解结案的方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面对同样的情形,滨海法庭法官做出了同样的为民举措。一起借款纠纷中,被告张某称自己是残疾人,瘫痪在床无法来院参加庭审,也无法操作网上庭审,为了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和查清案情,办案人为查明案件事实当即决定到被告家中开庭审理。庭审中,法官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意见,上门开庭的方式极大方便了当事人,保障了诉讼权利,得到当事人张某的交口称赞!
“跨区域开庭也在所不辞”
“法官,真没想到这么冷的天,你们能大老远的来黄岛……”盲人按摩所的经营者王某某如是说道。
近日,市北区法院民三庭通过巡回审判的方式,审理了一起“特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该案被告向银行贷款用于盲人按摩所的生产经营,因借款发生逾期,被起诉至法院。然而,被告患有视力障碍,出行不便,难以到庭参加庭审。办案法官田麟了解情况后,带领团队跨区上门开庭,宁愿自己多跑路,也要确保当事人“无碍”诉讼。庭审中,法官逐字逐句将笔录内容念给被告听,将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一一告知,并耐心听其诉说。结合残疾人创业艰难的实际情况,判决将对盲人按摩店的经营产生不利后果,办案人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达到了良好的案件效果。
“白天没时间过来,那咱就晚上过去”
不仅仅照顾有生活困难的特殊人员,上门服务的对象还照顾到了广大的普通民众。考虑到老城区人口集聚、职住失衡等现象较为突出,上班族在工作时间诉讼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市北区法院海云法庭为解决部分群众的诉讼痛点问题,适应特定纠纷类型的处理需求,自去年起打造出“夜间法庭”工作模块。因此法官们利用晚上时间去当事人家里或者到现场开庭、调解成了“家常便饭”。
在“夜间法庭”庭审现场,法官们帮助过白天要辛勤工作、晚上才能打理生活的普通劳动者,鼓励过遭遇感情背叛、陷入情绪困境的年轻上班族,见证过曾经大打出手的老街坊喜笑颜开、握手言和……“不管案件的最终审理结果如何,当事人都会很真切地感受到司法温暖”,法官们就是用这些点点滴滴,帮助群众下班后踏踏实实地敞开心扉、化解积怨,用心用情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
(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