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第七次会议暨市优化法治环境工作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召开
地方法治 | 2024-12-14 14:40:20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12月13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第七次会议暨市优化法治环境工作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在青岛中央法务区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传达学习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听取工作汇报,审议有关文件,研究部署下步重点工作,努力打造更加稳定、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副主任、市委依法治市办主任程德智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南区委书记王锋出席会议并介绍了法治市南建设情况,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郝伟出席会议,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邓焕礼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提高站位、瞄准定位,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青岛建设,切实增强推进法治领域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良好法治生态引领一流营商环境,以务实法治举措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以过硬法治担当提升执法司法质效,以优质法治资源保障涉外法治建设,以更强法治思维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要分工负责、履职尽责,强化“一盘棋”思想,担当作为、同向发力,形成共建共享法治青岛的强大合力。
会上,传达学习了全省法治社会建设工作会议、省委依法治省办2024年第二次全体会议、省优化法治环境工作协调机制第三次会议和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审议通过了青岛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实施办法、青岛市村级组织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指引;听取了10个区(市)依法治区(市)办主任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情况报告;市中级法院、市工商联、市行政审批局,山东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海尔集团公司、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歌尔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思普润水处理有限公司、青岛乾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佳合永润化妆用品有限公司,山东众成清泰(青岛)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中伦(青岛)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着重围绕提高政务服务质效、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加强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强化校地协同和法治人才培养、落实政法协作工作机制、构建企业合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涉外法律服务等方面介绍了经验做法,提出了意见建议。各相关单位表示,对这些意见建议,将研究具体措施,推动加快落地,在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上“走在前、挑大梁”,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青投资,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青落户。
与会人员还集体参观了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和青岛国际商事法庭。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成员,市优化法治环境工作协调机制联席会议成员,各区(市)党委政法委、依法治区(市)办主要负责同志,驻青有关高校、企业和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同志,市委政法委、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据悉,今年以来,在市委、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市委依法治市办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统筹谋划,狠抓督促落实,推动法治青岛建设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法治政府纵深推进。率先制定市、区(市)两级重大行政决策指引,率先制定全国首部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及备案审查工作地方标准;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合作机制试点,司法部在青召开总结推进会;在法治山东建设评估中,青岛位列第一。法治环境持续优化。全力打造“无证明城市”,推出55个“无证明”场景;推动涉企执法“综合查一次、一次查多项”,全市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减少2万余次;开展“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法律服务行动,提供惠企法律服务6.7万余次;创新组建“青法先生”企业服务团,推进化解涉企重大疑难复杂案件30余起,止损挽损10亿余元,入选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涉外法治进展迅速。青岛中央法务区“四区一平台”正式揭牌、顺利运营,上合组织国家法律服务高级研修班、全省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培训班在上合法务区成功举办;中国海洋大学等5所驻青高校入选国家、省“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海尔集团等3个案例入选2024年“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典型案例。法治为民可感可及。扎实推进20件法治为民实事,依法破解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难题获评全省法治为民实事;基层法治建设、法治乡村建设、法治社会建设、司法行政改革等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青岛政法)
责任编辑:李金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