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党建引领“多维发力” 谱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齐鲁红星 | 2024-12-19 14:51:12原创
李扬 来源:大众新闻
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我是一名退休老教师,五年前退休了就搬到儿子家里来帮忙照顾孩子了,真的没想到小区现在会变得这么好。好多居民在闲暇时间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同时,不少退休的老同志自愿担任小区红色管家,发挥自己的余热。”家住德百玫瑰园小区的退休老教师王阿姨对小区的改变赞不绝口。
近年来,德州市夏津县北城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基层治理堵点难点痛点,改进服务模式、创新治理理念,于细微处打通基层治理末梢,探索出了一条有效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径”。
以党建引领为“核” 锚定治理“圆心”
围绕基层治理需要,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一线指挥部”作用,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架构,落实“一社区一班子成员”帮包制度,选优配强小区党组织书记41名,聘任红色管家1010名,成立社区治保委员会10个,完成“五有”标准小区41个,常态化开展走访巡查、纠纷调解、治安等工作。完善城乡网格治理体系,建立网格77个,配备专职网格员106人,以“网格e通”APP为依托,扎实开展好日常工作按时上报例行工作,并与最小应急单元“处置”功能相结合,组建最小应急单元65个。建强“红色物业”,成立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13个,建立“红色业委会”46个,大力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街道下派党建指导员,把物业公司负责人纳入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工作人员纳入社区网格员队伍,把“红色物业”打造成党的工作队。搭建“红色物业”共建共治共享议事协商平台,切实解决小区业主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以为民服务为“线” 拉长治理“半径”
围绕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要紧事,聚焦人居环境、矛盾纠纷、家庭情感等重点工作,通过“线上+线下”“走访+接访”等方式,广泛收集各类民意诉求、实际困难等,建立“民情日记”台账,进行“清单式”认领,“挂图式”解决。创新打造“河哥说事”“马扎议事会”“阳光调解室”等“商量办”品牌,与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结“亲戚”,切实做好群众贴心人,办好群众满意事,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持续深化“服务365·天天我都在”品牌建设,实施党组织领办“7+N”特色服务项目,打造幸福食堂、初园农场、四点半课堂等16处,建设共享图书角、爱心小厨房、支部领办维修部等18个。以“一社区一特色”创建为主线,打造多功能社区文化服务综合体,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功能,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组建志愿服务“微小队”32支,开展家风学堂、智慧课堂、剪纸非遗等多姿多彩的特色活动211场次,筛选出会盟、滨湖、锦绣三个基础条件优越的社区,精心打造主题文化社区,一刻钟便民文化生活圈初步形成。
以共治共享为“实” 丰富治理“内涵”
面对群众多元的诉求,仅靠“单打独斗”很难将问题妥善解决。在这一背景下,北城街道党工委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吸纳“乡土人才”“乡贤代表”“红色管家”“社会志愿者”“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协同合作,实现了基层治理“独角戏”向“大合唱”的转变。建立“红色合伙人”工作机制,吸纳养老、医疗、电商等32家不同领域的社会力量加入“红色合伙人”队伍。定期召开“阳光议事会”,邀请县直有关部门,针对居民反映房屋漏雨、充电桩不足等问题,现场认领,逐一答复。在每个小区设置一个“物业面对面”示范岗,各物业公司负责人轮番上岗,及时受理居民反馈的问题,接受居民来访。充分利用新兴领域群体工作在一线、奔走在基层、贴近群众、熟悉行业等优势,设立“骑手驿站”,推动24个小区门卫室和沿街商铺向骑手开放卫生间。成立社区“护骑服务队”,帮助骑手化解派件矛盾32件。在节假日和志愿服务月期间,为骑手开展节日问候、免费义诊、安全培训等活动,不定期为骑手发放护膝、口罩、防暑物资等生活必需品。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下一步,北城街道将继续创新基层治理形式,擦亮基层治理底色,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的“贴心人”,不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通讯员:王保行
责任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