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四链协同”改革聘任制 激活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来源: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4-12-23 14:31:00原创

近年来,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实施价值链、政策链、管理链、责任链“四链协同”聘任制改革模式,破解制约“人才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壁垒,建立“选才—育才—用才—留才”闭环工作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力。2023年,开发区获评国家级、省级绿色工业园区,获评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一等”等次,实现历史性突破。

“三个明确”定方向,联动传导“价值链”。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聘任制改革“价值链”最终目标,划定重点工作职责边界,优化关键环节改革流程,绘就改革“导航图”。一是平行联动明目标。针对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单线推动效果差、各环节衔接不畅、人事责适配性不优等问题,将聘任制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与管理体制、园区运营、产业发展、财政体制等其他重点领域改革进行联动设计、一体推动,促使开发区壮大经济体量、做强产业集群、提升科创能力。二是划清边界明职责。革除过去开发区管委会需负担辖区内社会事务,无法集中精力抓经济工作的弊端,划清开发区与相关街道的职责边界,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经济职能定位,建立《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权责清单》《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内设部门职责任务清单》《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重点职责边界清单》“三张清单”制度,确保权责清晰、责任到岗。三是依责定岗明流程。聚焦改革后新增职责和新形势下发展任务在承接部门、承接人员方面存在空白的问题,在设定岗位职数、明确岗位职责等环节上优化升级聘任制流程,明确“谁来承担、怎么承担、承担到什么程度”,确保责任衔接到位、工作运行顺畅。

“三个办法”破常规,建立健全“政策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事业人员人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指导,根据市场化导向,结合开发区工作实际,创新聘任制配套政策,充实聘任制改革“工具箱”。一是定职级办法,推动人才“能上能下”。制定《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中层及以下岗位聘用人员职级管理办法》,打破身份、职级、体制限制,明确中层及以下岗位职级设置、认定、升降等条件,严肃职级晋升程序,干部晋升不再拘泥于“论资排辈”,一般岗位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公开竞聘晋升聘任至中层副职管理岗,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二是优薪酬办法,推动待遇“能高能低”。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制定《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绩效薪酬管理办法》,将“考什么、怎么考”与基准薪酬、浮动薪酬联动设计,打破收入与原档案身份层级严格对应的限制,推动薪酬体系更加合理、更具市场化。三是创备案办法,推动干部“能进能出”。创新制定《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聘任人员审核备案办法(试行)》,接续开发区工作年限、经历、业绩,对外畅通原体制内人员和社会招聘人员交流通道,开发区优秀干部可交流至槐荫区内相关部门任职;对内实行轮岗交流制,根据聘期内综合表现,推动普通岗位和重点岗位人员交流任职,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三个倾斜”提效能,精简优化“管理链”。优化岗位设置、岗位管理、激励手段等聘任制“管理链”各关键环节,推动岗位价值有效释放和员工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岗位职数向专业化倾斜。根据合规工业园区认定后开发区管辖范围的调整变化和当前推动产业集聚、培育新质生产力等现实需要,在专业岗位设置上采取“留白+专业倾斜”方式,分类设置招商引资、科创服务、规划建设等专业岗位20个,占现有中层及以下岗位总量的72%,预留产业运营、园区管理等专业岗位10个,适应开发区动态发展需求。二是发展空间向普通岗倾斜。将“管委会领导班子—中层管理正副职—一般岗位”传统级别管理模式,优化细化为“一级主管—二级主管—三级主管—四级主管—职员”五个层级,拓宽岗级晋升通道,让一般岗位干部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激励举措向精准化倾斜。将“人”与“事”深入融、联动考,推动政策制度、管理方式、执行反馈等要素环节互联相通;实行“薪酬总量控制+岗位绩点”相结合的绩效薪酬考核机制,根据员额数设定绩效薪酬总量,绩效工资与岗位价值、工作业绩等指标密切挂钩,推动考核激励举措更加精准合理。

“三个强化”育能力,压紧压实“责任链”。筛选“精兵强将”,强化专业能力提升,引导干部职工主动作为、担当实干,做到人岗相适,耕好岗位“责任田”。一是强化专业人才匹配度。将岗位匹配度测试作为选人用人的必要环节,聘请第三方专业人力资源机构,邀请市、区人社部门协助把关,根据人才的知识背景、能力技能、从业经验等重点测试人才与岗位的匹配程度,推动“人岗相适”。二是强化培训实训适岗性。整合“政—校—企”多方优势资源,搭建联合育才、联动服务平台,自2023年以来,与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举办高层次管理人才专题培训课程10期;与市、区科协和市、区金融办等职能部门联合举办专业技能培训30余场;创新党建指导员、企业服务专员、安全生产员“三员合一”机制,有效整合开发区内设机构、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安全监管等职能,在实干中推动干部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三是强化负面清单制约力。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将其纳入绩效考核、职位晋升、绩效薪酬“否决项”,倒逼干部职工树立忧患意识、服务意识、进位意识,使“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成为内在戒尺、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