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泰山科技学院:以竞技体育推进“健康校园”建设

行业观潮 | 2024-12-31 11:25:08

来源:大众新闻

点击这里播放

“最体育的非体育大学”已经成为泰山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泰科”)这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核心标志之一。泰科自建校之初就开始全方位探索体育育人全新路径,是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实现学生强健体魄,培养学生优良意志品质,锻造健康向上顽强拼搏品格的有效途径。

泰山科技学院以竞技体育为素质教育主抓手,全方位构建起“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模块”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多角度全方位探索学校体育育人的平台,将教学式育人、竞训式育人、活动式育人、项目式育人作为育人途径,把淬炼精神、锻造人格、锤炼领导力作为工作核心,助力实现“完整的人”这一育人目标和“最体育的非体育大学”发展愿景。

有温度的体育教育

让“零基础”变身专业队

12月28日下午,泰科篮球训练场内,一场分组对抗赛正在进行,场内女篮队员正在全神贯注地比赛,场外的队友们在不停地加油鼓劲,国家一级运动员、泰科竞技体育中心篮球教练于婷婷则在观察着每一名运动员的场上表现,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比赛休息时间,于老师把所有队员叫在一起,一一进行指导。

于婷婷介绍,如今的泰科女篮,比赛成绩已经进入山东高校前三,队伍现有42名队员,这些女篮队员绝大多数都是篮球零基础,都是女篮教练们从各个院系一一选拔出来的。“这些孩子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篮球专业训练,但身体条件很好又热爱篮球,所以更需要教练员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关心她们、帮助她们,如今这些孩子的成长值得赞扬。”于婷婷说,因为这些孩子都来自于不同的院系和专业,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教练员们从这些队员入队之初就明确提出来“训练有标兵、学习有榜样”,篮球技能的提升是首要目标,但任何队员不能因为体育训练而影响成绩,还要求大家专业学习必须有明显提升,目前她们都做到了,不少队员都是专业学习的尖子生。

张欣是训练场上最卖力的队员之一,她担任着泰科女篮队长。这名来自泰科淬炼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对参加女篮项目感悟颇多。她说,来泰科以前从没有接触过专业篮球训练,选择了篮球现在看来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教练们不仅教授体育专业技能,更主要的是从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而且体育欧老师对专业课的学习都是全程跟踪,42名队员没有一个人敢懈怠,大家的变化都清晰可见。张欣说:“自从参加了篮球队,我改掉了原来散漫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而且明显锻炼了坚强的意志,每一名队员在球场上不到最后一秒绝对不会放弃,因为我们不仅是为自己而战,还代表着泰科。在专业学习上,每一门功课我们都认真对待、精益求精,这就是泰科体育教育带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

完善顶层设计

让“每一名学生爱上体育”

泰科负责人介绍,泰科构建体育创新教育体系,就是要走实适应校情、学情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学校创新机构设置模式,成立竞技体育中心,下设营地教育中心、体育竞赛部、体育教学部、体育活动部和体质健康测试中心5个部门,从运行、管理等方面科学规范推进学校竞技体育工作。学校将竞技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相关学分占学校素质教育学分的四分之一,从顶层设计上确保竞技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泰科“让每一名学生都学会游泳”成为体育教学亮点之一。学校将游泳作为学生的必修体育项目,实施100%普及游泳项目战略,聘请数名国家健将级优秀退役游泳运动员担任游泳教练员,成立集副教授、讲师、救生员、远景优秀教师于一体的游泳教学团队,采取“零基础”“长年招收”“游泳与成绩挂钩”“X+1”“游泳激励”等有效措施,以“教师+教练”“训练+教学”“课内+课外”“普及+专项”“自救+急救”“竞技成绩+应用成果”等途径,促进游泳项目的全面普及。

“自助式体育课程”让泰科的体育课充满了魅力。他们通过全面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在大学体育教学大纲、必修课学分基础之上,用男女分班“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时间”的“三自主”选课形式开展教学,为学生开设篮球、足球、排球、网球、橄榄球、武术、瑜伽、花样跳绳、健美操、啦啦操、乒乓球、羽毛球、定向越野、跆拳道、散打、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17个体育项目,确保“开足开齐”体育课并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体育多元育人规划

让课程各具特色

据介绍,泰科特色的“6+N”育人体系就是要塑造所有学生完整人格。学校通过聘请数十名国家优秀健将级、一级以及国家队和省队退役运动员到校执教,依托足球、篮球、排球、游泳、铁人三项、健美操等6项运动带动田径、武术、网球、户外、羽毛球等“N”项运动的竞训式育人工作体系,全面发展团体性、竞技性、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能够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的阳光心态,不断挖掘学生在心态、体力、智力、人格、意识等方面的潜力,培养其果敢、毅力、竞争、合作、求胜心及顽强意志。

泰科的“特色营地课程体系”目标就是塑造学生领导力。学校结合营地教育理念、学生成长特点及泰山地域文化,构建起集水面、陆地、空中、极限挑战、团队熔炼、野外生存、个人突破、急救普及等数十个项目于一体的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营地教育课程,包括“素质拓展训练”(2天16学时)、“淬炼领导力”(2天2夜28学时)和“泰山野战训练营”(3天2夜36学时)3门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熔炼团队、挑战自我、淬炼领导力”的能力。

学校针对体育教育设计完整的培养链条。泰科推出的“12235+体育活动”目的就是打造赛事品牌,围绕“全民参与,全员竞技”的赛事发展理念,建构起“12235+”赛事活动体系,年均开展“泰山杯”“汶河杯”“校园体育文化节”“体质健康工程”“TCBA男子篮球俱乐部联赛”等20项校级竞技体育赛事,涵盖篮球、足球、排球、沙滩排球、游泳、运动会、健美操、户外等十余个项目。通过搭建校内竞赛平台、完善竞赛机制,不断营造“竞技、全民、阳光”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行家里手

让体育教育“全面开花”

泰科一直推行“专业型人才聘请培养完整的人”体育教育创新理念。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发展,始终坚持“让全校更多零基础的学生也能接受科学系统的竞技体育育人”理念,聘请15位具有职业运动员背景、国家队或省队训练经历的国家级运动健将和国家一级优秀退役运动员专职负责学校足球、篮球、排球、游泳、铁人三项等项目的发展,为全校零基础的学生搭建参与专业训练和高层次竞技比赛的平台。同时聘请14位具有国家级拓展培训师、退伍军人、山地户外指导员、桨板教练员、攀岩指导员等资格的营地教练员专职负责开展学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之一营地教育。

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泰科“链接式体育场地”为高标准执行体育教育规划提供了有力保证。泰科建盖起国内高校中为数不多的近200亩体育公园、山东省高校中唯一占地7000余平方米的营地教育基地、山东省同类院校中唯一的沙滩排球场地、四季恒温游泳馆以及标准的篮球、足球、排球、5人制足球、羽毛球、网球等70块场地。多途径构建“地面、空中、水上”的立体式体育生态圈,形成“体育+”和“+体育”的场地互联,让铁人三项、游泳、卡巴迪、斯巴达、沙排、野战营、篮排足、极限项目、传统项目等数十个运动项目的活动场地之间互动并相互赋能。

泰科校长耿献文表示,泰科作为“最体育的非体育大学”,从学校办学顶层设计、财力投入、人员选配、基础建设、保障机制等各方面都下足了功夫,为“健康校园”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广泛组织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竞技体育活动,旨在培育学生强健的体魄、阳光的心态、团队合作精神、领导才能、竞争意识、尊重对手和接受失败的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崔淑涵 魏巍)

责任编辑:张晓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