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打好“立、融、联”组合拳 构建府院联动新格局
地方法治 | 2024-12-31 15:26:16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2024年以来,新泰市深入推进府院联动工作,聚焦机制创新、优势融合、效能提升,打好“立、融、联”组合拳,构建从个案联络到常态联动、从双向推进到多向发力、从事后救济到事前预防转变的府院联动新格局。
建章“立”制,推进府院联动常态运行。聚焦机制创新,形成“一盘棋”谋划、“责任化”落实、“清单化”推进的运行机制。建立“五长抓联动”责任体系。由市长挂帅谋划府院联动工作意见,由分工副市长、市法院院长牵头推动,由各部门局长和乡镇(街道)长(主任)聚焦实践问题抓落实,形成“五长抓联动”工作格局。建立“双向推送”机制。府院双向互推需要对方协调解决的事项清单,提升府院联动解决问题的精准性,实现优势互补,促进重难点问题解决。2024年以来,市政府向法院推送保交楼、不动产等问题36件,市法院向政府推送协助执行、行政执法等司法建议8件,均得到圆满解决。建立“清单化”推进机制。每月征集联动议题形成清单,实现联动“任务、时限、措施、责任人”明晰化。采取“每周一会商、每月一调度,半年一分析研判”的方式,实现疑难问题联合攻坚、常态化会商化解、梯次压茬推进。2024年征集联动事项58件,办结率为98%。
优势“融”合,推动府院联动多向发力。聚焦优势融合,强化工作合力。推进力量嵌入式融合。市法院派驻2名法官融入全市 “一站式”矛调中心,市司法局选用192名调解人员入驻法院调解平台,成立仲裁服务中心入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推进“访诉调裁”解纷机制一体联动。2024年府院联动调解了标的5000余万元的某股权公司借款纠纷案;全市受理化解纠纷3.6万余件,非诉化解纠纷数与民商事诉讼数比率达135.62%。“法院+仲裁”做法被《中国法院网》刊发。推进信息共享式融合。建立信息共推共享制度,推进法院和行政审批、信用建设、不动产、交警等部门事项的协同办理和数据共享。建立“府院联动工作交流群”,方便日常化联络和信息沟通。推进责任全链条融合。将府院联动融入到法治为民办实事、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法治指标进行考核;将部门落实司法建议、履行生效判决情况列入法治政府建设体系进行推进;市政府督查办定期督查联动事项办理,推动联动事项高质高效办理。
多维“联”动,提升府院联动事前预防效能。聚焦事前预防、源头治理,多维联动提升工作实效。联调纠纷,争议化解更加高效。建立了“复议机构+法院+N个部门”联动化解争议模式,使绝大多数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程序中。2024年以来,新收复议案件735 件,联动调解241 件,82%的行政争议进入复议程序;97%的行政争议诉前化解。工作做法被司法部官网推介,在全省复议工作会上交流。联动化解诉前民事纠纷1000余件,实现法院下半年收案率较上半年降低8%。联动监督,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聚焦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府院联动评查执法案卷100份,反馈整改问题630余条,源头预防执法争议,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破产处置、执行难等联动处置,办结破产案件12件,化解不良资产4亿余元,释放土地资源300余亩。联护环境,生态保护更富成效。加强生态环境联动培训、执法联动、公益诉讼联动,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修复“整体战”。2024年联动培训环保执法人员200人次;联动打击环境污染的犯罪行为,判刑9人。联保民生,法治为民更加彰显。联动化解了恒大“烂尾”楼盘交房难问题,启动托管建设楼盘项目,保障了740余户购房者合法权益;依法解除了380户房产的查封,避免了重大集体访事件;联动出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十项制度,化解农民工烦“薪”事。对碧桂园项目、吾悦广场项目等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事项,实现当天立案当天速裁,推动83.5万元先行支付,高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新泰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王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