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窝又出国手
齐迹人文 | 2025-01-07 23:26:16原创
来源:鲁中晨报
□ 刘培国
博山人把西寨叫做琉璃窝,明清以来,这里琉璃炉棚遍地、作坊比邻。几十年来,老“美琉”的子弟,整个西冶街西圩大片地区的小孩,都被称为“琉璃窝”长大的。由此,很多琉璃艺术家,都是一边游戏,一边进入专业领域的。孙奉柱也是,全家几代人做琉璃,跟随大人到厂里玩,看见各种琉璃做法,花球、花瓶、花插、内画、雕刻,好玩。倏忽几十年,继王乃宝、孙凤军之后,孙奉柱终晋国手,成为“中国琉璃葫芦孙”。
孙奉柱少时,放了学,从厂里踅摸点料条,回家点上煤油灯,学着做灯工。找条汽车内胎,没有钱买气棒,找一个皮老虎,往内胎中噗嗤噗嗤打气。做的时候,用一根管子把气从胎里顺出来,横着吹到煤油灯的火苗上,贴着火苗吹,这一吹,自然风里面的氧气助燃,原本800度的火焰变成了1000度。火苗原本向上,也在风的作用下拐个直角,变成了侧火。就用这点小火,软化琉璃料条,用镊子拉伸、塑形,制作各种小料兽,小鸟、小叭叭(小鸭)、小青蛙。后来也使酒精灯,比煤油灯干净,烧一晚上,鼻孔里不再熏满黑乎乎的油烟。博山琉璃熔点低,650度左右,煤油灯、酒精灯的灯火陪伴了几代灯工艺术家。
1980年,16岁的孙奉柱初中一毕业,成了“美琉”待业青年,第二年参加正式招工进三车间,为内画制作鼻烟壶、雕刻套料瓶。这个车间从做到磨、画,全流程作业。孙奉柱跟随王德鸿学徒,用吹杆吹制琉璃鼻烟壶。也跟王德鸿学过古法纯手工琉璃鼻烟壶做法。王德鸿是博山古法纯手工琉璃鼻烟壶做法一代传人,师从于李向福(音),不借助吹杆,只用撑钳、铁针、镊子等手工工具在炉前小炉口上运用抻、缠、揉、折、揆、碾、擀等手法制作,其层云、鱼鳞等纹饰堪称天工。孙奉柱现在仍可以用此法制作。
鼻烟壶有水晶、顶色、套色三种。顶色最难掌握。顶色用铁线。先在铁线上蘸取一块水晶,拢成一个剂子,剂子只能炯,就是原封原往回团弄、往回拥,炉行行话叫“炯坯”,不能折,水晶料一折,就会在内部出现絮状杂质,原因是坩埚熔料过程中使用钢焦作燃料,火焰不纯净,在琉璃料液表面形成污染。对水晶料来说,燃料脏,环境脏,搓板脏,工具脏,只能好生伺候。炉工们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得出结论,水晶料经过折叠以后,这些污染物残留会保留在水晶料内部,这才找到了操作时的各种禁忌,能怎么做,不能怎么做。
孙奉柱是个快手。水晶料团弄好以后,把带颜色的小料顶在水晶剂子中心位置,拍平,把颜色冲直扎进去,成为一个带颜色的内芯,再用撑钳把内芯撑大,撑出一个内腔,做成内画鼻烟壶,成品看上去是水晶外观,内壁略带色泽,由于色料透明又薄,既富于装饰效果,又不影响内画创作。顶色法完成以后,底下出现一个撮疤,收藏界俗称“菊花底”。早先用来鉴别古董的依据。据考证,博山“美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用吹杆取代手工撑钳法制作鼻烟壶,出品率大幅提升。自此,撑钳工艺成为典藏级别的古法。套色用吹杆,也是无色水晶在先,趁热,用吹杆依次蘸上蓝、红、绿等色料,用钳子等工具往下扒,把色料扒得很薄,颜色变得很淡,似有若无,说无还有,再套上一层水晶。套色法除了作为内画鼻烟壶壶坯,还用于琉璃摆件制作。套色则专用于雕刻。雕刻鼻烟壶用色均不透明,可以多层。
孙奉柱这一干,就到了1986年。此时,“美琉”斥资300万从西德引进设备生产灯饰。项目投资大,风险高,从全厂抽调技术骨干。孙奉柱5年多大小炉制作鼻烟壶的经历,奠定了他厚实的热成型技术经验,手上功夫又快又好,显露拔尖之势,遂作为备受器重的青年技术骨干进入新的岗位。在这里,孙奉柱跟随孙即杰技术攻关,也做基础工作,一个多月的时间加班加点,到辅助部门为灯饰挂钩攻丝,从不叫苦。1989年,孙即杰出任“美琉”研究所所长,这时候的孙奉柱大炉、小炉、维修、电器、白铁样样会干,被孙即杰看中,孙奉柱进入研究所及其后来的“爱美”琉璃。1992年“爱美”中日合资,引进日本技术设备燃气玻璃坩埚炉和玻璃离心成型机,孙奉柱去日本学习培训。引进的坩埚炉三只并排,烧罐装液化气,一挂就是6只大型液化气瓶,先进于当时国内烧煤、烧重油的窑炉。到了冬季,液化气气化困难,专门安装了一台锅炉,为液化气房供气加温。孙即杰设计图纸,孙奉柱负责产品打样,大量的花球、琉璃摆件产品把“爱美”推向辉煌。孙奉柱做的琉璃摆件鹈鹕呆萌可爱、惟妙惟肖,专门出口。色素花球新品打样,孙奉柱晚上睡不着觉,在失眠中得到一个个灵感。用色素在花球内部呈现山水、波浪背景,嵌入鸟兽、昆虫、鱼虾等元素,趣味横生,供不应求,引爆同行业第一波色素热。热成型摆件之后,孙奉柱又重拾童子功,移师灯工艺术研发,创作了大量的灯工艺术精品。他做的蝈蝈写实,塑造不厌其细,如触须、口须、眼睛、牙口、前胸、背板、前翅、后翅,专门做一片马鞍,见见火,扣在背板上。触须不是熔融后粘在头部拉伸,那样会留下一个疙瘩,是先拉出触须,再行粘接。大腿小腿的毛刺用点刺法,小火跟进,短而尖,甚是逼真,需要真功夫。头部、胸部、腹部色彩富有变化,茶晶、草绿、深绿,褐绿镶白边,下腹白绿,侧腹部用暗花纹,用拉、扒、埋等特殊办法把条纹线煞进料中,水晶料泛出在外,色泽肌理尤其丰富、过渡尤其自然,一般人不下这个功夫。
2018年,韩美林来到“爱美”,与孙奉柱相见恨晚,为他设计了很多水族图案,孙奉柱则给韩美林做灯工表演,留下大量联袂创作的作品。一次,孙即杰接到新加坡玻璃艺术家余振慈博士工作室一个委托项目,制作100多只灯工蝴蝶,每只8到10厘米,组成一个3米长、1.5米高的《百蝶图》。孙即杰找到专门做订单的灯工人员,都说这么大的蝴蝶超出了以往的做法和经验,做不出来。孙即杰又找到孙奉柱,孙奉柱开始也没有把握,就下手做试验,经过多次试验终于获得成功,100多只不同颜色、不同姿态的蝴蝶栩栩如生,十分震撼。
2019年,“爱美”公司接到市政府一项任务,复制陈列于淄博站贵宾室的三段组合式大型琉璃灯工艺术挂屏《和颂图》《俏不争春》《胜似春光》。孙奉柱去拍了照,回来作为总设计组织人手进行复制。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循作品原貌。比如梅花的颜色,限于原作创作时的局限,得不到今天这样鲜亮的粉红色,是灰度较大的暗红,孙奉柱在选料的时候一次次对比色标,经过四五次试验,最终找到与原件近似的颜色。仙鹤的羽毛,先在大炉上拔出料条,再热熔摊开,折叠,斜着拍开,从侧面裁割,一片一片三角形摆上去,熨帖下,超精神。当年聚集了“美琉”精兵强将投入大量心血完成的灯工巨制,在孙奉柱手底下得到完美再现。几乎同时期,淄博市建行收藏的另一幅灯工艺术挂屏、高2米宽6米的巨型《锦绣前程》,移至淄博市委会议中心收藏陈列,画面修复工作十分繁重,最后还是请孙奉柱出手,耗费多日,还原了其艺术原貌。
随着孙奉柱灯工艺术的日渐精进,一些原创性的作品开始大量出现。当时,王乃宝大师的石榴、孙凤军的葡萄均名声在外,孙即杰说,咱也得做,但不能雷同,看看挑哪一样?不行咱做葫芦,石榴、葡萄寓意好,葫芦寓意也不孬,做出灯工料景来一定好看,可以作为你和“爱美”的代表作。由孙奉柱制作的葫芦系列逐渐成为他的标识性艺术符号。标识性也意味着独一性。孙奉柱是大炉出身,熟谙各种热成型技术,吹杆功夫一流,又深潜灯工不下30年,深得其中奥妙,何不将吹制、脱蜡铸造与灯工融合,创制一种跨界琉璃新工艺呢?他开始吹制葫芦,大大小小的葫芦,直到把最大的葫芦吹到半米多长,辅以葫芦秧、葫芦叶、花朵以及天牛、瓢虫、蝉、蝈蝈、油蚂蚱、土蚂蚱、青头郎、蚂蚁、螳螂等形形色色的昆虫,寓意“福禄”合家欢的意象被形象表现出来,技术含量、艺术含量无人能超,难以模仿,成为中国琉璃制作史上划时代的作品。灯工制品容易炸裂,尤其是枝干连接处,孙奉柱凭借经验一一克服了技术难点,使用火焰粘接,时刻不离火枪,小火,温度保持,严格控制温度曲线,升温缓降温也慢,相当于完成一次“退火”过程,不用胶粘,得到自然流畅的线条造型。这些作品的难度就在于火候的拿捏,拿捏不好,烧完了一凉,粘连处就会断开,除了在内容陈列布局构思上的超越,技术上解决炸裂的问题是关键所在。精品就是精品,单件葫芦作品售价高达36万。
“福禄”成功以后,孙奉柱又在琢磨新东西,忽然灵感闪现,吹制与灯工结合,让他的《仙人球》一举成名,球体、芒刺、鲜花活灵活现,已经到了乱真的地步,至今无人能探手一试。仿真君子兰,形神兼具,比真的还真,至今仍是孤品,也是大炉与灯工结合的产物。直径1.6米、陈列淄博陶瓷琉璃国艺馆的巨型灯工料景座盘,成为又一件难以超越的灯工巨制。脱蜡铸造与灯工结合,则诞生了以山间桃花为题材的《一眼春色》。自2013年开始,《一眼春色》《福禄》《寿桃》《玉兰花开》《君子兰》《仙人球》等一系列作品摘得全国工艺美术奖“百花奖”等四项国家级金奖和省级金奖,继中国日用玻璃协会授予孙奉柱“中国玻璃艺术大师”之后,近年又被中国日用玻璃协会授予“中国琉璃葫芦孙”荣誉称号。
抚今追昔,孙奉柱感激“美琉”、感恩“爱美”。正式从“爱美”琉璃退休之后,孙奉柱加盟“萱园”,成为第二位入驻“萱园”的琉璃艺术家,毫无疑问,“萱园”将成为孙奉柱琉璃艺术的新起点。
责任编辑: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