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荐丨《阿来讲杜甫成都诗》:一场当代名家阿来与诗圣杜甫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
孟秀丽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5-01-09 18:22:16原创
《阿来讲杜甫成都诗》
阿来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场横跨千年的对话,这是一部传承文明的经典。一千多年前,杜甫从远方长途跋涉来到蜀地,让肉身和灵魂都找到“在大地上诗意栖居”之所在。当代名家阿来以深厚的文学功力将杜甫与成都诗的关系娓娓道来,品味杜甫是如何与成都历史、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相遇往返,从而成就杜甫的成都诗、成就杜甫诗中的成都,绘就一幅蔚为大观的中华文化诗意画卷。
图书亮点:
1.一张成都历史文化的亮丽名片
成都以一座文化名城存在,文字的记录非常重要。书写成都,最优美,数量也最多的,就是杜甫了。杜甫是给成都人文之美和自然之美最早定下基调的那个人。没有杜诗,我们几乎无法描摹成都的诗意,唯有跟文字、文学联系起来,一个城市的文化生命才会真正产生。
2.一部文化传承的精品力作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杜甫和成都,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少陵诗,得蜀山水吐气;蜀山水,得少陵诗吐气”。本书通过阿来,通过杜甫,通过诗词,将成都的历史再次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让读者走近杜甫,走近成都,了解杜甫眼里的别样成都,进行诗文的精神传承。
3.一部装帧设计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
这本散发着浓浓书香墨韵的新书,由“世界最美的书”获得者、著名设计师尹琳琳设计。封面设计取杜甫爱竹之意,片片竹叶在书封上飘零,如空中舞蹈,动而诗意。黄金比例的高开本,赋予书籍挺拔秀丽的视觉感受,雅风紧布面材料烫哑金色竹叶,独具韵味。每一讲以知名画家水墨画开篇,是成都的山水,也是成都的风情。内文版面以一句句诗文为引,搭建起杜甫与阿来两个人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
4.引领青少年研习传统文化
阿来先生作为一位著名作家,他的作品语言以“美”为主要特点,而杜诗也是中小学生必背的作品。两者结合而创作出的本项目,必然是青少年阅读的良品。“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作品通过幽默的语言,精彩的解读,更加有利于青少年熟读杜诗,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编辑推荐:
“少陵诗,得蜀山水吐气。”
有了蜀山水,杜甫得以吐气;有了杜甫的诗,蜀山水也得到了生命。
让我们手捧这本古朴、典雅、恢宏、大气,散发着浓浓书香墨韵的新书,跟随阿来先生细细品味,杜甫成都诗是如何与那时候的成都历史、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相遇往返,从而成就杜甫的成都诗,成就杜甫诗中的成都。
作者简介:
阿来
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于2020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中篇小说《蘑菇圈》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中篇小说《三只虫草》与散文《士与绅的最后遭逢》获得第17届百花文学奖小说奖与散文奖,拿下百花文学奖首个双奖;中国版权卓越成就者奖;长篇小说《云中记》入选“2019中国好书”,获得第16届十月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目录:
第一讲 我行山川异
第二讲 背郭堂成荫白茅
第三讲 长夏江村事事幽
第四讲 长吟野望时
第五讲 从此数追随
第六讲 锦官城外柏森森
第七讲 蓬门今始为君开
第八讲 城阙秋生画角哀
第九讲 使人不疑见本根
第十讲 西岭千秋雪
第十一讲 百花潭水即沧浪
第十二讲 秋风起兮意飞扬
第十三讲 气味浓香幸见分
第十四讲 公来雪山重
第十五讲 仿得竹枝成别调
第十六讲 天涯喜相见
第十七讲 飞腾无那故人何
第十八讲 卜居必林泉
第十九讲 花近高楼伤客心
第二十讲 回首一茫茫
责任编辑:孟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