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德州市宁津县以法治文化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地方法治 | 2025-01-10 17:55:27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宁津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杂技艺术、蟋蟀文化、美食文化、家具文化、文学书画、剪纸艺术等异彩纷呈,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长期以来,宁津县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县域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融合点、交汇点,积极建设“品牌引领、文艺带动、阵地保障”三位一体法治文化建设体系,推动实现“以文化传播法治理念、以法治涵养传统文化”的社会效果。

以“法治文化品牌”打开普法知名度。结合本土地域文化特色,借力“蟋蟀+法治”两大元素,创新建立“‘宁’心‘津’力 普法惠民”普法文化品牌,通过将品牌融入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文化产品设计和普法宣传资料制作等具体工作,全力构筑“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式普法体系。2024年以来,宁津县将廉洁文化同法治文化相结合建设“法治助廉”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处,以品牌LOGO、法治卡通形象“宁小普”为载体编制法治宣传资料8000份,依托埙、蛐蛐罐等艺术载体制作法治文化产品1600套,开展各类专题法治宣传活动1300余场。

以“法治文艺”加强普法传播度。将普法工作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表演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编排一批移风易俗类、未成年人保护类、宪法宣传教育类法治文艺节目,通过在城区广场、学校、工厂、农村、社区等地演出,传播法治文化、涵养文明乡风。今年以来,先后制作普法短剧哈哈腔《姑嫂颂宪法》《移风易俗 法治同行》,执法小品《执法为民》,“山花”剪纸作品“国家宪法日”“法治同行”,法治演讲作品《‘法’在我心中》,普法情景合唱剧《灯火里的中国》等普法文艺作品23部,年演出82场次,其中,《灯火里的中国》代表德州市参加全省“法润齐鲁创作扶持计划”巡回演出。宁津山花剪纸文化企业被列为县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聚力以“普法+非遗”新视角打造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宁津样板”。

以“法治文化阵地”提升普法影响度。将法治文化建设同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相结合,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等中的法治内涵,以“法治文化观摩路线+法治素养实践路线”双线融合建设模式,在县城主城区和12个乡镇(街道)打造13条法治文化阵地带(群),着力以文化阵地扮靓宁津县法治文化建设风景线。目前,主城区法治文化公园周边法治文化宣传教育路线、刘营伍乡“1+4+N”(即乡政府驻地牵头抓总,4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带动,N处法治文化阵地巩固配合)法治特色小镇文化游览路线、时集镇“一站一馆”(即时集镇人大代表工作站,郭澄清纪念馆)法治文化体验路线等3条法治文化线路已基本打造完成。以柴胡店镇“三馆+一基地+一道观+一古树+水产农立方”(即抗日战争纪念馆、崔杨美术馆、肖华故居、龙槐广场、爱国教育基地、葛勇庙道观、千年古槐、王世英特色水产基地)“3+4”乡村法治文化旅游路线,大柳镇“1园4馆”(即大柳镇驻地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郑庄民情馆宁津县纪检干部自律馆、宁津县反诈体验馆、大柳民俗馆)法治文化实践路线等为代表的9条乡镇(街道)法治文化观摩实践线路正加紧规划建设中。

(通讯员 张真真)

责任编辑:李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