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半岛时评|美甲不“毁甲”,绝不能仅靠商家自律

高书华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5-01-20 21:59:41原创

春节已到眼前,爱好美甲的女士早就注意到了“新年战甲”,正在抓紧预约,准备焕新“指尖上的美丽”。不过美甲虽好,却要小心感染。据央视报道,近年来一些消费者在美甲过后,出现了指甲变薄变软、疼痛等不良反应,有人还感染了一些真菌性疾病,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美甲为何变成了“毁甲”?从报道来看,美甲行业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工具混用、消毒仅靠商家自律、美甲灯不安全等问题,每一个环节的不规范都能给消费健康带来风险。尤其是消毒缺失导致的交叉感染,给一些消费者指甲带来不可恢复的损伤。那些分叉长刺的指甲、掉了一块的指甲、大面积变黑的指甲等等实在是触目惊心。

爱美是人之天性,美甲行业的诞生繁荣也迎合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但如果指甲的美丽以付出健康为代价,就没有美甲的必要。只有健康的美甲,才符合人们对美的极致追求。而让“指尖上的美丽”回归健康,绝不能仅靠商家的自律,必须要堵住所有环节上的“漏洞”。

要健全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让整个行业规矩前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行业规范,行业就有失控的风险。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美甲人数逐年递增,超过40%的消费者每年进行4~6次美甲,多数人更换美甲的频率在1~2个月,市场潜力非常大。而根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针对美甲行业的消毒杀菌并没有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这不光增大了消费者感染的风险,还有可能导致无底线成本压缩带来的无序竞争。

提高行业门槛,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从报道可知,美甲变“毁甲”的原因是,从业人员对医疗知识的欠缺和无视。比如发生指甲伤害的第一步打磨甲皮,很多美甲店用一个电动磨甲机对多名消费者的指甲进行打磨,美甲师认为只要没有指甲破损和出血,就不存在什么风险。然而临床医生却表示,打磨指甲和皮肤破损出血一样,都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比如消毒环节的形同虚设,有的美甲师口里说着消毒,其实根本没有消过毒;有的则拿酒精棉片消毒,却放置在挥发环境内,消毒效果大打折扣。再比如美甲灯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照射一次相当于人到高海拔高紫外线的区域旅游了一圈。要让顾客远离伤害,美甲店就应该有相关资质,从业人员应该具备一定专业知识。

主管部门要定期对行业进行指导和监管。除了督促形成行业规范外,还应对行业乱象及时预警,重视消费者的呼声,对投诉过多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和处理,对危及整个行业发展的隐患要及时排除,让整个行业“美丽”与“健康”并存,为经济增添新活力。

(半岛全媒体首席评论员 高书华)


责任编辑:徐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