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济宁市纪委监委通报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情况

多彩济宁 | 2025-01-23 17:57:33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1月23日,济宁市纪委监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全市巡察工作情况。

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做深做实政治监督,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坚定不移强化政治监督。围绕“三新一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要部署,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国之大者”落实见效。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深入推进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制定《济宁市政商交往“三张清单”》。健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两张清单”,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拓展政治监督活页功能,创新建立对党组织分类监督和对领导干部精准评价机制,政治监督成效不断显现。

纵深推进党的纪律建设。协助市委召开全市警示教育会,开展“一月一主题、一月一警示”纪法教育活动,推动将《条例》学习纳入各级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内容。编写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组织党员干部旁听案件庭审,面向基层党组织建立纪法教育流动站,组织9600余人次到市廉政教育馆接受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健全完善党内谈话制度,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常态化做好容错纠错、严查诬告陷害、澄清正名、关爱回访等工作,实现从严监督管理和激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

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持续加固作风建设堤坝,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紧盯关键节点开展集中察访,全市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436起。转作风树新风,推动在全市县级层面开展“公务餐”改革。以济宁市被确定为全国整治政务App“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试点市为契机,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清理整合政务App64个,有力推动为基层减负见到实效。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73份,有效发挥纪检监察建议提醒纠偏、源头治理的作用。

严查群众身边“蝇贪蚁腐”。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采取超常规措施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落实、纪委推动、群众参与”的联动体系。全力抓好全国和省级部署的6项专项整治,实行“一领域一派驻跟进监督”,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234个。承接落实中央层面确定的15件民生实事,市、县两级确定的138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打伞破网”,严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拓展深化远程视频接访,开展重复举报常态化办理,进一步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

全域共进深化清廉济宁建设。协助市委制定《关于全面建设清廉济宁的意见》,督促机关、企业、学校、医院、村居5个清廉单元建设牵头单位分类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强化实地调研和动态提示,以高质量监督推动高标准落实。推行廉洁文化建设项目化管理,坚持阵地固廉、文艺育廉等多措并举,修订“廉行济宁”廉洁地图,举办廉洁家教家风主题宣传月、“儒韵清风·清廉剧场”等活动,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山东梆子《闯关赴任》入选全省优秀廉洁剧目和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作品,持续擦亮“儒韵清风·清廉济宁”品牌。

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制定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细化20条具体措施推动党中央关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战略部署落实落地。对县级纪委监委开展“一县一策”分类指导,健全完善片区协作、提级监督、交叉检查工作机制。以大数据监督为突破口,构建“1+4+N”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启动纪检监察大数据资源分中心建设,为实现大数据监督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坚守政治巡察定位。采取“板块轮动、提级交叉”方式,完成市委第四轮、第五轮常规巡察,实现市属国企、市县教育、法院系统巡察全覆盖,首次对县级检察院开展提级巡察。启动市委第六轮巡察,对21个部门单位开展常规巡察。开展常态化指导督导,抓实对村(社区)巡察,有效推动县级巡察工作提质增效。从严抓实整改,严格落实“三方联审”、整改公开、整改评估等工作机制,充分用好巡察整改信息化监督平台,更大力度深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

锻造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培训、大比武、大落实“五大行动”,实施“培基实训”工程,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良好氛围。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内部协作,健全“大内控”工作格局,落实全员政治家访,着力打造“儒韵清风·忠诚卫士”清廉机关品牌,锻造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聂尚芬)

责任编辑:杨学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