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新春走基层|日复一日刻下肌肉记忆 淄博羽毛球小将枕戈待旦磨砺剑

尹珂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2025-01-24 17:21:43原创

“跑快一点,注意节奏和步伐……”淄博的冬天,清晨户外温度都在零度以下。1月23日,天蒙蒙亮,淄博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操场上已经出现了淄博市羽毛球队主教练李齐和队员们的身影,集体出早操开启冬训日常训练新的一天。

以赛代练、赛练结合,历来是淄博市羽毛球队最主要的冬训模式。2025年是备战第26届省运会关键之年,队员们以时不我待的态度,投入到冬训当中。补短板、强体能、固优势,综合能力提升……春暖花开之日,养精蓄锐的淄博市羽毛球体育健儿将也陆续出现在新一年的赛场之上。

每次训练都要精雕细琢

天气持续拉低着体感温度,但在淄博市羽毛球队的训练馆中,却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散落甚至堆积在场地各个角落的羽毛球,是队员们寒冬中训练的最好印记。

“开始训练,每个人都要精神集中,不要轻易失误。”在主教练李齐洪亮的嗓音中,训练馆的灯光准时亮起,队员们立刻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训练中,场馆里霎时间被球鞋与地胶的摩擦声和球拍与球的撞击声填满。

“网前出现这种情况要用手指发力去推,球才能飞得远。”李齐和教练组成员们在每一片场地踱步、停留,时不时叫停给出建议和提醒。“羽毛球是非常讲究细节的运动,因此在技战术环节一定要做得更细致,每一次训练都要精雕细琢才行。”

日复一日刻下肌肉记忆

地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羽毛球,记者观察到,这些球都是落在指定位置。“队员们要做到指哪打哪。”李齐告诉记者,“指哪打哪”靠的是球感和多练。不管是羽毛球的旋转角度,还是接球的手感、力气等,都需要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来形成肌肉记忆。

在体校训练的大部分队员都是一周六练,除了正常上文化课外,平时训练都是每天三到四个小时,寒暑假的每日训练时间会达到六到七小时,内容包含体能和技战术等。

“现在的羽毛球比赛对于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冬训是储备体能的重要时机,今年比赛也多,因此体能是冬训的重点。”李齐表示,冬训和平时的训练差异并不算特别明显,但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好时机,训练内容也会针对运动员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良性竞争永远是主旋律

对运动员来说,冬训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三点一线的紧凑生活,而自身的经历和成长则会让他们用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待冬训。2014年出生的小将赵艺豪,正与队友隔网进行着双边回球训练,他与双胞胎哥哥赵艺鸣一起被选入淄博市羽毛球队,两兄弟之间的较量也从未停止过,谁也不服气谁。“我怕比别人落下一两节训练课会落后,会有一些危机感,所以我不会轻易请假。”哥哥赵艺鸣也是如此。哥俩的目标是用冬训提高自身的持久战能力,在今年的比赛中能冲击更好成绩。“我们彼此激励,相互督促,这种良性竞争让我们都会越来越强,越来越优秀。”赵艺鸣说。

 “每一年冬训都是不同的经历,但也有不同的收获。”2012年的赵雅歆已入队多年,对于冬训早已轻车熟路。2024年,整个球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这对于她们的信心无疑是很大的鼓舞,“在李齐主教练的带领下,我们每个人都有进步,队员与队员之间在赛场上是对手,但是整个球队的训练氛围很好,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还会拿下更多冠军。”她说。

拧紧思想的螺丝继续冲

 “大概到第20次开始,就全靠意志坚持了。”刚刚完成一组多拍杀球训练的郭洪岩告诉记者。在他身后,队员们排列整齐依次进行训练,上了场就是不停地起跳、杀球,直到网对面送球的队友两手空空。

在短短的一分多钟时间里,每个队员要连续不间断完成30拍全力杀球,这对于核心力量和爆发力的考验不言而喻,有的队员直言自己“能感受到小腿肌肉里的酸痛在渗透”。这样短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也会让队员面对多拍持久战从容不迫,也是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磨炼。

勾对角、杀直线、快速封网……场地另一侧,2012年的邹鑫洋在和队友进行强度极高的一对一训练,每一拍每一球都十分到位。用他的话说,训练如比赛,比赛才能像训练时一样自信从容,大家都在拧紧思想螺丝往前冲。

球队是一个温暖大家庭

2020年来到淄博执教至今,李齐一直扎根基层,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说球场、球队就是他的家,一点儿也不为过。他几乎每一天都在球场度过,无论春秋冬夏,几乎全年无休。看着孩子们挥动的球拍,欣赏着他们逐渐提升的球技,他的内心总是荡漾着满满的幸福感。 

在李齐的心中,淄博市羽毛球队就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里有他这个大家长,有他以前教过现在又回来帮他带训的队员,有热爱羽毛球运动的大队员小队员,有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带队的教练们,有一直支持和理解他的家长……

这么多年来,李齐始终将“教打球也要教做人”,“运动员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能,也要有高贵的品格”作为训练目标,将专业技术训练和意志品质培养相结合。他说:“我觉得对于基层教练来说,就应该去传播那些正能量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小朋友爱上羽毛球,既锻炼了身体学会了技能,又能培养那种坚持到底的拼搏精神,这是他们的收获,也是我最大的成就。”

结束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冬训自是有寒冷的“苦”,有汗水的“咸”;朝乾夕惕,履践致远。苦和咸终将成为深厚养分练就为甘之若饴的“甜”。

采访结束后,记者注意到球场边有一块展板,上面贴着的是队员们取得的成绩。一张张优异成绩单背后都伴随着一个个顽强拼搏的故事,训练场上一个个奋勇争胜的身影也震撼着采访同行的每个人。努力和奋斗是对梦想的最好注解,是坚韧不拔最好的体现,淄博市羽毛球队教练员与队员们的故事是坚持不懈、奋发向前的典范。体育的力量在此发光发热,引导着人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心声。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尹珂 张震 张钊瑞 耿茹月)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