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洋工程产业链产值突破480亿元
从春龙 来源:大众新闻
2025-01-26 16:37:44
1月22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海洋工程产业链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真履行产业链牵头部门职责,积极抢抓国际油气储运市场快速增长的有利契机,精准规划重点园区,培强做大骨干企业,引导赋能政策资源,全力推动海洋工程产业链实现裂变式、倍增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海洋工程产业链共有骨干企业26家、上下游配套企业350多家。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80亿元,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工信部门积极推动全省船舶海工产业链“链长制”专题会议、全省船舶海工产业链“五链”融合发展大会在烟台召开。与中船协签订5年战略合作协议,2024年召开了4次专题会议,组织市内骨干企业与省内外钢铁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领域200多家企业开展对接,现场达成合作意向20多个。组建了由中集来福士担任联盟理事长单位的山东省大海工装备产业联盟。支持涉海院校、骨干企业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推动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积极赋能骨干企业,中集获批省内首个海工装备领域“产业大脑”;协调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信保等机构,解决京鲁船业订单保函“卡脖子”难题。
特色园区建设方面,按照领建区市、关联区市各自区位特点、产业基础,逐步形成独具特色、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蓬莱区形成以京鲁船业、巨涛重工等为骨干企业的海上风电装备、海工装备、高技术船舶、深远海海洋渔业装备等海工装备制造集聚区;芝罘区形成以中集来福士、打捞局为骨干企业的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企业与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态势;海阳市围绕火箭海上发射、海上风电、新兴能源等产业加快集聚发展;黄渤海新区依托科研优势,形成了海洋科创、运维、船舶制造等新兴科创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围绕海上钻井平台装备设计,深海潜航器、水下机器人等海洋科考专用船舶及装备设计,着力推进海工装备前端产业发展;龙口市形成了以高端客滚船、海洋牧场平台、游艇等为特色产品的产业集群;莱州市充分利用突出的港口优势,探索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与海洋能综合利用等新技术、新模式;莱山区依托中集来福士推动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建设,力争打造船舶与海工装备上下游建造效率最高、协同程度最强的产业集群。
烟台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努力形成在建一批、签约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发展局面。2024年海工产业链完成投资127亿元,中集建成并交付“3060”系列2200T自升式风电安装船,在作业水深、甲板可变载荷、起重吊装能力等方面均居国内首位。龙口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运输船建造基地,已交付“探索者号”双燃料运输船7艘,手握订单14艘。中集为巴西国油建造了全球最大的海上P80 FPSO(液化天然气储运平台),目前已进入最终调试阶段,预计2月初交付。2024年,全市海工领域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商活动79次。赴江苏泰州调研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情况,与新时代造船、扬子江船厂等头部企业进行洽谈;莱山区打造中集“零碳”制造产业园,延链梳理招引企业,目前已储备拟入园企业12家。
烟台市印发《烟台市海洋工程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推动形成“优势凸显、集聚发展,区域协作、配套互补”的产业总体布局。制定出台了《实施六大行动聚力链式发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意见》《烟台市实施企业倍增计划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设立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政策支持。
(大众新闻记者 从春龙)
责任编辑:林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