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书先探丨2025广西师大社有哪些新书值得期待?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2025-02-01 21:51:41
2025广西师大出版社重磅新书预告来啦!
岁月如溪,2025年已过一月。我们怀揣希望,为新年描绘愿景。在这充满希望的 2025 年新起点,我们为你呈上精心筹备的重点新书预告。愿这些蕴含着思想光辉的图书,化作你前行路上的清风与暖阳,给予你慰藉与力量。让我们一同翻开这份书讯,探寻今年那些即将与我们相逢的精神佳作 。
社科类
出版时间:2025-03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中国”这个词可以无比熟悉,也可以感到陌生。因为中国的幅员太辽阔,历史太悠久,多元一体也极具丰富性,而每一次盛世和每一次剧变中,中原民众、边疆民族乃至欧亚大陆的古老人群都曾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你能否想象,“中国”这一名字的由来,乃是因为这片土地曾是科技最先进的地方?你能否想象,秦国的制度或许与波斯和匈奴都有巨大的关联?你能否想象,华人也曾在南洋建立起共和国?书里的故事,或许关乎我们这个文明的一种可能;农耕中原与游牧北方,编户赋役与商贸财政,当中国历史中的往复与博弈被置于世界之中时,仿佛一切又有了新的解读。
出版时间:2025-03
光荣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两条英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殊死斗争,刷新认知!它不是一小撮人的宫廷政变,而是涉及全欧乃至全球的第一次现代革命!
绝对主义VS宽容开放,谁才能让英国真正现代化?国家的进步和个体的自由,是否可以两全?海量材料、扎实论证、全景再现1688年激荡风云。
出版时间:2025-06
目前有十数亿人在计算机在上使用汉字,这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如今所熟知的种种输入法是如何诞生的?它们运用了怎样的技术逻辑?背后又有怎样波澜诡谲的历史故事?
追溯二战后的汉字数字化技术发展至今的历程。借助技术语言学视角重新审视汉字,这种中国人似乎再熟悉不过的古老文字的顽强生命力与尚未被完全发掘的魅力。
出版时间:2025-01
清代法律如何制度性地决定了女性地位的低下?这些深层的制度性缺陷又如何成为曹雪芹绝望的根源?本书从法律社会史角度解读《红楼梦》,聚焦十二位(类)女性角色,对应十二个清代法制问题,整理与《红楼梦》中事件类似的清代司法案例,剖析清代女性困境的制度性原因,考察了清代性别、家庭、法律、政治间的互动与演变。作者综合多重视角,立足“法学与文学”研究路径,聚焦人口拐卖、生育、财产分配、官员考核等社会议题,分析了《红楼梦》作者及书内女性角色如何受到当时礼教与法律的限制、如何做出反抗与批判,展示了清代法律与社会的风貌。
出版时间:2025-05
本书通过整理历史档案、军人日记、照片等史料,讲述了1897年英国侵略贝宁王国的历史,呈现了许多历史细节。作者分析了当今西方社会的一些现象,指出殖民暴力的影响至今仍未消散,批判了当今西方社会基于殖民历史而保有的优越感。同时,作者聚焦被掠夺、如今散落在西方各大博物馆中的贝宁青铜器,主张西方国家应当归还在殖民时代掠夺来的文物,论述了文物归还在当今时代的必要性。
出版时间:2025-03
《千千阕:宋词里的大宋小史》是一部穿越时空的文化长卷,从一篇篇宋词着笔,文史结合,勾画出宋代历史与社会的多维面貌。通过本书,我们能看到君主与臣子在权力博弈中的深沉谋略与无奈命运,感受一个盛世王朝在内外挑战中的兴衰沉浮;能体会文人在风云变幻中对自我的叩问与反思,领略有宋一代的文人气质与风骨;还能走近宋代市井民间,从饮食服饰到节日习俗,体验酸甜苦辣的社会百态与红尘万象。作者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深沉与细腻,与宋朝的政治风云、文人风骨、红尘百态交织成一幅幅立体、鲜活的大宋图景。
出版时间:2025-03
现代或许很难想象,先秦人是如何度过他们的一天?有哪些事业可发展?可以旅行吗?有娱乐生活吗?本书从文字学的角度,带你回到先秦,看看古人到底在做什么。
你知道现代人的生活是奠基于三千多年前的社会文化吗?一日三餐的起点是一日两餐;筷子一开始只用来夹菜喝汤,不能吃饭;床原本只用来停尸,文身也跟死亡有关;猪是重要的肉源,甚至用两个字来区分;在野外成群结队的狗,竟主动来求饲养……
作者许进雄借由古文字所描绘的静态和动态的图像,从造字创意、考古材料、出土文物、典籍记载挖掘线索,带领读者返回先秦时代,以渔猎农耕、起居饮食、衣服住房、天文地理、战争祭祀等生活实况,细致探讨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演进脉络,运用独到的诠释与丰富的学术研究,呈现出鲜活有趣的先民生活场景。
出版时间:2025-04
本书是通过古代壁画等艺术资料,探讨古代信仰与社会生活细节的大众普及类图书。古人留下的艺术资料中蕴含丰富的生活细节,作者凡举古代壁画作品中常见的“庖厨图”“野宴图”“饮酒图”“射猴与射鸟图”“云车图”等,辅以古代典籍、出土文物,逐一考证源流,解释意象,图文互现地论及古代生活的烹饪、酒事、礼仪等风尚,以及图腾崇拜等民俗信仰,再现古人丰富多样的饮食生活与文化礼仪,揭示壁画蕴含的丰富文化意象,为读者了解古代生活及民俗文化提供新的角度。
出版时间:2025-01
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以来的不懈追求。中国现代化走过了何种轨迹?以解决哪些问题作为核心?与西方现代化有何种重要区别?在本世纪中叶建立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比较优势和主要难题?本书对这些基本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者李怀印全新力作。书中立足地缘战略、财政构造、政治认同等国家转型的关键变量,展开一幅从地缘国家向主权国家、工业国家依次过渡的宏伟历史画卷,在二百年视野中理解中国的现代化。作者持续关注185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与演进轨迹,从晚清时期现代化的艰难启动到改革前30年的经济增长,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奇迹等,并展望2050年中国的现代化前景,既立足历史与现实,又注重将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中进行考察,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展开的独特方式,可为思考当下变局提供参考。
出版时间:2025-01
中国女性运动史领域研究专家游鉴明扛鼎之作,呈现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演变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本书以近代江南女子体育为研究对象,透过当时的报刊、调查、广告、口述等材料,将近代中国学校、政府、媒体、社会如何看待及试图改造女性身体的历史做了梳理,并用近百幅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广告、漫画等相关图像,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时人心中、眼中的女子体育与女性身体。作者从性别视角出发,用女子体育史、运动史勾连近代中国史,审视近代江南女子体育与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的关系,不仅呈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多元变迁的历史轨迹,也丰富了我们对近代中国女性的认识。
出版时间:2025-06
2024年9月,正面连接公众号发布的一篇名为“一个阿富汗女人的来信”的文章让中国人看到了阿富汗的现状,这里的女人不能工作,不能上学,不能看病,甚至不能出门。作者海达里原本在阿富汗政府工作,塔利班掌权后,她经历了失业、被禁止写作、被禁止出门等困境,在权力一步步被剥夺后,她想要将阿富汗女性的故事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本书包含 18 篇短篇小说,以不同的人物和故事,展示阿富汗女性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不同年龄段的阿富汗女性面对的不同困境与心态。这是一本真正的中东文学,一本来自阿富汗的女作家写出的作品,她生于阿富汗,长于阿富汗,如今要逃离阿富汗,生活磨难不断,她们无法冲破枷锁,只想被外面的人看到。
出版时间:2025-02
《百年澳门》是一部用明信片来展示澳门城市发展和变迁的人文历史类画册。该批明信片为澳门本土邮票及明信片收藏者利冠棉所收藏,展示了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澳门的城市发展与变迁。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7月15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片城区拥有大量历史建筑群,书中收录的街道和建筑部分图片,囊括了这批历史建筑的绝大多数景点,时间跨度一个多世纪,如南湾大马路、议事亭前地、大三巴牌坊等等。将澳门逾百年的城市景观、居民生活、风俗习惯通过图像保存下来,集中体现了澳门的人文记忆。
哲学类
出版时间:2025-10
《专名》是列维纳斯1975年出版的一部著作,当时列维纳斯的代表性哲学著作如《总体与无限》《困难的自由》《塔木德四讲》等都已出版,他的哲学思想体系已臻成熟。《专名》是列维纳斯对自己哲学来路的一次总结性回顾,从海德格尔的影响到犹太教传统的滋养,他分析了构成自己“他者”哲学的思想渊源,以及受到的同时代重要人物的影响。克尔恺郭尔、普鲁斯特、阿格农、布伯、策兰、德里达、让·瓦尔,以及不可或缺的布朗肖,这些人物都在此书中获得了相应的篇幅。
出版时间:2025-10
本书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比较新的著作,以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经典作品为解读对象和出发点,探讨了身体、非人、拟人等哲学命题。匹诺曹的制作者杰佩托不仅要求这只木偶像人,还让他穿上夹克捧着字母表去上学。在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中,人类在非人中寻找人性,而匹诺曹竭力挣脱不属于他的人性并捍卫自己“木头与森林的天性”。阿甘本延续他所擅长的文本解读路径,从语言学、哲学等视角,对这部“童话、寓言和小说的混合体”进行了全新阐释,也借此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提供了关乎每个人的思想启迪。
《木偶奇遇记》
出版时间:2025-06
本书见证和亲历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哲学家及哲学研究者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经历一方面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发展的步伐,一方面对当代中国史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书将他们的口述历史搜集整理出来,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大陆学者的访谈录(含20位当代哲学学者);二是海外和台湾学者的访谈录(6位);三是附录,附录包含两个部分,首先是回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重要的学术刊物《光明日报》哲学专刊和《新建设》的文章,其次是台湾学界对大陆改革开放后哲学研究的评述。
文学类
出版时间:2025-06
“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爱情,发现大海那样,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博尔赫斯
陀师精装文库本首度面世。文能珍藏传家,武能通勤便携。这一次,你一定可以读完!
《卡拉马佐夫兄弟》
翻译家耿济之经典译文,参考权威资料全新精校,新增注释600条近7万字。大尺寸作家小报×双色丰盛别册,茨威格×纪德×别尔嘉耶夫×鲁迅,7万字导读,德法俄中四大师联手;6000字年表+珍贵手稿,详尽精彩。
出版时间:2025-04
散文集《在地下奔跑》是散文集《瓦下听风》的续写,如果说《瓦下听风》是一本乡村之书,《在地下奔跑》就是一本城市之书。《瓦下听风》是对农村城市化转型中的观察与书写。《在地下奔跑》则是以进城者的视角,讲述从“回望者”过渡到“奔跑者”的观察与体验,农民进城的适应过程、城市生活的现状、城市心态的成长等等,是对进城者“你在他乡还好吗?”的真实回答,“我在地铁站奔跑!”这是个人的生活经历,也是一代人已经历或必将经历的过程,是一部新时代看“中国城市巨变”的非虚构佳作。
散文集收录作品均在国内重要文学报刊发表,部分作品入选年度作品精选,其中短小作品均已选为全国各地中学语文阅读试题。
出版时间:2025-01
春风最随美人意,为她开了百种花。
月移花影香满室,此生只对她低头。
自古好事者皆因真爱而入藏书画,而本书中的诸文字,正是作者对其收藏近现代书画、诗文稿的付出与心血的真爱。这份爱在作者收藏的一幅幅书画、手稿中,是对母亲的思念、对妻女的关爱,也是自身对世间百态的经历与品评,更是对时代风物的体味与琢磨。
本书是一本以读画为主题的随笔集。旧画、旧人、旧事,以颇具个人风格的文字,道尽作者对十几年来对其近现代书画、手稿收藏前后的始末,试图读尽画内的旨趣,叩问世间的美。
出版时间:2025-06
本书是美国著名插画家肯·克里姆斯坦为20世纪杰出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创作的图像小说形式的传记,集中描绘了阿伦特人生中的三次重大“逃离”,她的思想轨迹,以及她与其他思想家、艺术家、学者之间的交集与思想碰撞。本书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幽默但不失深刻地刻画了一位复杂、有争议,但极其勇敢的女性,灵动的图画形式令深奥的思想理论变得既浅显易懂又过目难忘。
出版时间:2025-04
威廉·莫里斯是19世纪著名的英国设计艺术家,他的设计风格和细节理念改变了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西方流行品位,同时他又是诗人、幻想小说家和社会活动家。菲奥娜·麦卡锡在这本获奖传记中深入莫里斯的内心世界和私人生活,审慎、克制而又清晰地评述了威廉·莫里斯的多重面向和复杂一生,还记录了他与罗塞蒂、伯恩-琼斯的友谊、与“拉斐尔前派女神” 简·伯登的情感纠葛,阐述了威廉·莫里斯的设计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如何影响了当时和后世。
艺术类
出版时间:2025-05
张大千是中国现代极具影响力的绘画大师,享誉海内外。张大千在绘画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不仅如此,在绘画理论层面他也有深刻的洞见。本书集中收录、呈现了张大千关于绘画的理论观点和独特认识,涉及绘画理论、绘画方法、绘画工具和绘画的鉴赏、收藏及敦煌壁画。这些理论观点很多来自张大千的绘画实践,是其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此外,本书还包括张大千的传略、年表、遗嘱、作品集目、润格,等等,内容十分丰富。
出版时间:2025-01
在艺术史研究过程中,方法论的掌握尤为重要。本书以“知识生成与艺术史”“图像考据学”“图像学”“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主题学与母题”“艺术社会学”“艺术形式与风格分析”“知识考古学与艺术史”“艺术文献学”九个章节,系统介绍和分析了九种研究方法的性质、特征、种类、功能、应用、作用与意义等。这些研究方法包括从传统到现代、从中国到西方的各种方法论,涵盖了当今艺术史学研究的多个维度。本书旨在为艺术史学者、学生以及爱好者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并运用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工具来进行艺术作品的研究与解读。
出版时间:2025-08
20世纪初,陶瓷艺术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二十世纪的陶艺》是一部深入探讨20世纪陶瓷艺术发展的研究性著作。从工艺的创新到艺术家个体风格的崛起,德瓦尔细致入微地分析了陶艺如何在20世纪的文化、社会和技术变革中演变、发展。书中广泛关注了中国、欧洲、俄罗斯、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陶艺术的发展,涵盖了Taxile Doat、Clarice Cliff、Susie Cooper等众多杰出陶艺家的作品,以及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如何逐渐超越传统的功能性界限,进入更广泛的艺术领域。
出版时间:2025-02
本书是一部艺术小史,作者精选18位艺术家,从文艺复兴的黎明讲到现代主义的勃兴:外交大师鲁本斯、市井狂徒卡拉瓦乔、用画笔复仇的女画家真蒂莱斯基、离世2个世纪后才被读懂的维米尔……他们所处的既短暂又漫长的时代是现代文明的临盆期。他们的作品可以被看作这个时代浓缩的注释,也是珍贵和恒久的遗产。本书结合史料,将艺术家的人生际遇与作品分析融通,以独有的方式重新审视既熟悉又陌生的杰作。
看画,可以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思维过程,唯一的门槛就是睁开眼睛。
少儿类
出版时间:2025-01
“瞧这一家子”属于“神秘岛·灯塔故事绘”系列,是一套为3—6岁儿童创作、以儿童日常生活和情感为主题的故事绘本。
故事以小怪兽朱诺为中心人物,讲述了他和邻居、朋友交往时的趣事,遭遇的意外和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的故事,还有朱诺和人类小朋友结下友谊的故事;朱诺和父母在学习、玩耍、运动、共度节日时,也有种种令人莞尔一笑的逗趣温馨经历。这些故事围绕着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小读者对于亲情、友情、邻里之情生发出自己的感悟。
出版时间:2025-12
此系列图书按春夏秋冬分为四册,以四季的自然变化为线索,为园所和家长提供经过实践考验、科学有效、操作简单的自然教育指导,引导儿童自主、能动地走进、观察、认知身边的大自然。
此系列图书立足儿童本位,遵循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着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互动性,有机融合启发式、游戏式教育方法,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和表达欲,提升对自然的感知力,增强生态意识、人文素养以及艺术审美力。
出版时间:2025-06
在该系列中,资深亲子教养专家洪兰教授结合脑科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知识,借助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据,从“破解脑力开发的迷思”“剖析情绪与品格的内在联系”“游戏、阅读与大脑发展的关系”三大角度出发,梳理出涵盖教养孩子的科学方法、亲子关系建立的科学理论、脑力开发的正确观念等范畴,以凝练的脑科学实证、宏观的人文关怀、精辟的讲解和简练的行文为每个家长和教育从业者解惑。
出版时间:2025-02
这是深见春夫专为孩子创作的一套全新的绘本故事书,内容包括《绿魔怪遇到牙齿怪》《蔬菜王国的新鲜事》《魔法花园》《汤匙的第一次探险》《小家具大烦恼》《拼布变变变》,共6册。全套书语言简洁、画风独特,巧妙地融合了日常生活中的奇妙场景和充满想象力的幻想元素,能够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孩子们在单纯的情境中体会脑洞大开的轻松快乐,获得更广阔的眼界和与众不同的认知体验。
出版时间:2025-02
本书是一本适合5-8岁孩子阅读的爱国主义教育绘本,围绕不忘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的主题,通过讲述历史上著名的甲午海战,讴歌了中国人民英勇反抗侵略者的不屈精神。
全书故事以清朝一位海军军官爸爸与女儿婉贞的对话开场,以爸爸的视角回忆了甲午海战的过程,塑造了爱国将领丁汝昌、邓世昌的形象,讴歌了英烈们视死如归、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全书还向孩子们介绍了新中国海军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引导孩子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理解和平的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出版时间:2025-06
本书将为读者带来正确的、有趣的大熊猫知识和充满人情味的大熊猫故事;引导孩子们通过“大熊猫”这一物种去了解动物园存在的意义,学会尊重各种动物的生存权利和感受;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关注“大熊猫与人类”“大熊猫与自然”乃至其他物种与人类、自然之间的正确关系,传达尊重生命和现代动物园对待动物的先进理念。
责任编辑:孟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