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提前一年跻身“万亿消费城”!苏州带来哪些启示?

石冰冰  石冰冰   来源:风口财经客户端

2025-02-07 19:15:20原创

在扩内需的背景下,消费领域成为城市争相抢占的“香饽饽”,特别是与“GDP万亿城”相比,“社消零万亿城”更为“稀有”。

近日,苏州正式“官宣”迈入万亿消费俱乐部,202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消零总额”)10043.7亿元,比上年增长4.8%,这一增速在消费十强城市中位居第二,仅次于武汉的5.3%。至此,苏州成为全国第7个万亿级消费城市。

在苏州之前,上海、重庆、北京、广州、深圳和成都的社消零总额早已突破万亿大关,但与这几城最大的不同是,苏州是唯一的地级市,尤其是在消费增长普遍承压的当下,苏州这座以工业见长的外向型城市,为许多地方提供了从“外循环”向“双循环”转型的苏州样本。

制造业发达

为苏州消费提供基础

按照苏州此前的规划,到2025年,实现社消零总额1000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这一目标,与当地的大力推动不无关系。

2024年初,“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写入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被确定为年度重点工作。去年,苏州促消费政策成效明显,成为助力苏州向上突破的关键,数据显示,2024年苏州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7.4%和57.2%。

论消费基础,苏州是有实力的,作为一个文旅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去年苏州出台“文旅10条”等支持政策,举办1000人以上规模演唱会90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4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4%和10.4%。也因为这些,无形中拉动了苏州的消费和商业经济。

5a9c7db1-184107.png

苏州 图源:新华社

不过,从更深层来看,苏州作为全球制造业重镇,正逐步构建“世界工厂”与“消费枢纽”的双重身份。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此前表示,“繁荣的制造业是城市消费的基础,只有制造业发达才能提供优质的消费产品,调动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让劳动者获得更高的致富能力。”

目前,苏州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了40%,是全国制造业占比最高的城市之一。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三大产业产值超过万亿元,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月份,苏州召开了2025年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提出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到2026年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推动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元。

发达的制造业,让居民的钱袋子更鼓了。数据显示,2024年,苏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到7.74万元,在长三角仅次于上海,是全国的1.88倍。

通过发挥特大城市消费潜能和制造大市供给优势,苏州的制造业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厚的收入,更通过高品质的消费品,激发了消费热情。特别是制造业技术创新向消费领域的渗透,推动着苏州消费业态的升级,以智能家居为例,苏州莱克电气、科沃斯等制造企业推出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引领多场景服务机器人布局,带动当地智能家居消费增长。

冲击9000亿

杭州要再进一位

在苏州的身后,等待冲刺消费万亿的,还有杭州、武汉和南京,与“前辈”相比,这些城市的赢面如何?

2021年,南京将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到2025年,全市社零总额突破10000亿元。2024年,南京实现社消零总额8553亿元,同期武汉为7931.87亿元,杭州为7884亿元。拥有“南京都市圈”跨越苏、皖的腹地,南京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消费万亿城”。

此前,杭州市商务局公布了一份面向社会的征求意见稿,详细阐述了《杭州市打造“赛会之城·不夜杭州”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蓝图,预计到2027年,杭州的社消零总额将冲刺9000亿元大关,力求在GDP排名前11的城市中,消费总量的排名能够再进一步。

对于杭州来说,要想排名再进一位,武汉是首要追赶对象。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指出,武汉拥有千万人口,本身就是一个消费大市场,吸引力很大。

2025浙江新春消费季杭州启动 图源:新华社

实际上,武汉长期以内向型经济结构为主,古有九省通衢之称,一度造就“货到汉口活”的盛景。消费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去年,武汉的消费格外突出,社消零增速5.3%,位于消费十强城市之首。一方面,去年武汉在全国率先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配套支持措施,汽车、家电销售额分别增长7%、28%;另一方面,武汉重视商圈、消费热点的打造,万象城、SKP、汉街万达等商圈崛起,全年新增首店307家,同比增长超100%, 使得武汉妥妥“C”位出道。

当下,距离武汉2025年努力实现社消零总额9000亿元的目标,还有1000亿元的差距,按照武汉的规划,2025年要做强消费主引擎,实施传统消费提升行动,同时,武汉将“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为2025年重点工作的第一条。

北方消费第二城

发力供给端

消费十强城市中,目前仅有北京一座北方城市,北方消费第二城青岛,2024年‌实现社消零总额6584.5亿元,同比增长4.2%。

与苏州相似,青岛也是以工业见长的外向型城市,但青岛自身的工业门类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制造业领域,一批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不仅闻名全国,还走向了国际。

因此,以旧换新政策在拉动需求、激发消费的同时,也提振了青岛家电生产、流通和销售企业收益。数据显示,去年9月以来,海尔、海信家电销售额环比增长20%、30%,产量环比提升16%、50%。其中,线上家电销量提高近7倍。

海尔智家智慧衣帽间 图源:新华社

以家电产品为例,卡萨帝冰箱、海信激光电视、海尔三翼鸟智慧家庭等,不仅满足了消费升级需求,还通过重塑消费场景,带动了智能家居消费增长。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告诉风口财经,“消费不是简单的活跃市场,关键是供给端发力,能够提供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产品。”青岛在消费领域取得成绩,恰恰说明本土企业的优质供给。

刘德军还指出,“要把消费和投资作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消费和投资是相互促进的,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消费,今天的消费也是我们明天的投资重点。”

蛇年开工第二天,青岛“新春第一会”就聚焦“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据了解,2025年,青岛全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600个,总投资1.42万亿元;共有总投资4464亿元的43个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名单;总投资1565.5亿元的99个项目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为青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提供支撑。

抓项目、扩内需、稳增长,青岛没有时间松懈。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石冰冰)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