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碰一下”秒付款!揭秘手机“百变卡包”的黑科技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2025-02-08 12:50:03原创
主笔、视频制作:于梅君
如今,你去商超购物付款时,是用手机“扫一扫”还是“碰一碰”?
自2024年7月支付宝上线NFC支付功能后,不少人已尝鲜:将手机靠近POS机,“碰一碰”就能付款。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如果自己的手机被别人拿去“碰一碰”,会不会被盗刷?
碰一下,最快3秒完成支付
从“票证经济”到“扫一下”“刷一下”再到现在的“碰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类支付方式不断“上新”,带来越来越便捷的支付体验。
“碰一下”是支付宝2024年7月推出的支付新方式。支持这一新技术的商户都换上了新的POS机:左侧是摄像头和显示屏,右侧是圆形的“碰一碰”感应区域。
消费者在付款时,无须展示付款码和扫码,只需解锁手机,轻轻碰一碰商家的收款设备,即可完成支付,全程最快只需3秒。之前采用扫码支付,要先点开App,再跳转到相关页面才能付钱,现在手机就像是变成了一张银行卡。“碰一碰”不需要额外下载App,只要是支持NFC技术的手机都能用。
需要提醒的是,利用“碰一碰”支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先解锁手机,二是支付宝开启小额免密码支付功能,如果没有开启这个功能,那么“碰一碰”后,手机提示支付信息,用户仍须输入密码。
相较于大家熟悉的“扫码支付”,“一碰即付”功能更为简便直接。也就是说,“碰一碰”将原先的“解锁手机——打开App——出示付款二维码或扫商家二维码——确认支付”的过程,简化为“解锁手机——碰一碰——确认支付”,简化了支付流程。哪怕在追剧、玩游戏的同时,只需轻轻一碰,也能轻松完成支付。
“碰一下”背后,使用了什么黑科技
你用过“碰一碰”付款功能吗?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专业人士介绍,各种支付方式背后,是不同的技术应用。“扫一下”是基于二维码识别技术,“刷一下”是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碰一下”则是应用了NFC技术。
什么是NFC ?NFC 是“近场通信”的简称,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短距离通信,NFC 的通信距离非常短,一般在几厘米以内。这种特性,使得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避免了远距离的信号干扰和窃听。
二是双向通信,NFC 不仅可以读取信息,还能主动发送信息,支持双向数据交换。
NFC的工作原理,可以用简单的“发射和接收”来概括。NFC 设备通常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当两个支持 NFC 的设备靠得足够近时,它们便会通过电磁波交换信息。
在主动模式下,NFC 设备主动发出信号,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手机或其他设备会通过 NFC 芯片发射信号,等待接收方的响应。
在被动模式下,NFC 设备并不主动发信号,而是利用来自其他设备的电磁场供电并响应信号。被动模式常用于卡片、标签等设备。
而对于双向模式来说,两个 NFC 设备之间,可以相互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个模式常用于设备之间的配对或者文件传输。
技术专家介绍,“碰一碰”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只不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数据读取、验证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带有NFC芯片的手机作为虚拟卡终端,被读取;有的是手机作为读卡器,读取设备里的NFC芯片等等。
那么,“碰一下”和“扫一下”有什么不同?专家介绍,它们都属于条码支付,区别在于“扫一下”使用了手机上的显示屏和摄像头,“碰一下”则使用了手机的近场通信技术,支付在网络端完成,两者具有同等的安全性。
随着NFC技术的普及,带有NFC芯片的设备越来越多,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也更加便捷,从而推动了“碰一碰”支付的普及。
“碰一下”就会被盗刷?你想多了
当“碰一下”支付成为现实,人们难免会产生疑虑:只需轻轻一碰,就能完成支付,那岂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拿起你的手机进行盗刷?对此,专家明确表示: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与市面上的“NFC支付”不同,“碰一下”仍属于条码支付,用户解锁手机后,轻碰一下商家的收款设备进行支付,这个过程中,采用了多重安全措施,确保支付安全。而且“碰一下”明确要求,使用前必须先解锁手机,手机不解锁,账户都进不去,更别提付钱了。也就是说,锁屏状态的手机并不能完成“碰一碰”支付。
如今智能手机为了安全和隐私,都默认要求设置面容解锁或密码解锁,密码输错几次就会锁机,因此,别人偷偷拿走你的手机是无法解锁的,也就不能“碰一下”付款。
目前,大部分手机都支持面容解锁,所以“解锁手机”的环节非常快,以致于用户感觉“碰一碰”后就进入了支付环节。但事实上,在“碰一碰”之前,已经过多重身份确认过程。至于“确认支付”时是否输入密码,由用户自行决定。
当然,针对大额交易或风险交易,还需要用户通过密码、指纹或刷脸等方式进行验证确认。
可见,在“自己的手机被别人拿去‘碰一碰’,会不会被盗刷”这个问题上,“碰一碰”并没有增加新的风险。当然,为了资金安全,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密码,仍旧很有必要。
至于放在裤兜里的手机,被人“碰一下”,更不会随便刷走钱。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安全技术已经做到世界领先,支付资损率低于亿分之一,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盗走资金的概率极低,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因为网恋、刷单而被骗钱,但很少听说通过破解安全防线而偷钱。
1月21日,支付宝宣布启动“你敢碰我敢赔”保障计划,承诺“被盗即赔”,即用户使用“碰一下”,支付过程中如发生被盗刷情况,经核实后,将全额赔付。
反诈中心民警表示,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个别短视频中体现的“隔空盗刷”,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大多数盗刷情况,背后都是不法分子骗取受害者信任,诱导受害者转账造成的。
所以,使用手机时,请勿开启屏幕共享,任何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均应高度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和短信验证码;请勿在不知名软件中用手机NFC读取银行卡,谨防盗卡风险。
知多一点
NFC:手机里的百变卡包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NFC功能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手机NFC功能,即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它允许电子设备在靠近时,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除了手机支付,NFC技术还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身份认证与电子票证
NFC可用于身份认证、电子证件及电子票务。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推广NFC交通卡功能,用户可以将地铁卡、公交卡等虚拟卡存入手机中。这种一卡通的便捷性,不仅体现在无需携带实体卡片上,更在于它能够实现实时查询余额、记录乘车信息等。
此外,部分高端手机还支持NFC身份认证功能,如电子护照、驾驶证等,为出行提供更多便利。想象一下,未来或许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所有身份验证,是不是既方便又炫酷?
门禁系统的电子钥匙
NFC门禁卡功能也是其重要应用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用NFC门禁系统,员工只需将手机靠近门禁设备,即可轻松开门。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提前将员工的NFC手机信息录入门禁系统中,一旦完成录入,员工即可使用手机作为门禁卡。这不仅提升了安全性,还减少了传统门禁卡丢失或忘带的情况。
数据交换与文件分享
NFC不仅仅局限于支付和门禁,它在数据传输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当你需要将照片、视频或文件快速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时,NFC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更安全的传输方式。只需将手机靠近对方的NFC设备,即可建立连接,实现文件的秒传。这种“触碰即传”的体验,无疑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乐趣和效率。
智能家居控制与快速连接
NFC技术与智能家居设备的结合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NFC功能,轻松控制家中的智能灯泡、智能插座、空调等设备,只需将手机靠近智能家居设备的NFC感应区,即可实现开关灯、调节亮度、控制温度等操作。
蓝牙配对
NFC 在蓝牙配对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当你想要将手机与蓝牙耳机、音响、车载系统等设备配对时,传统的配对过程需要手动输入密码或选择设备。而使用NFC时,只需将手机与蓝牙设备靠近,设备会自动识别并完成配对,提高了便捷性。
智能标签与信息交换
NFC标签也称为NFC标签卡、NFC贴纸,是一种通过 NFC 与手机等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装置。NFC 标签广泛应用于智能广告、票务系统、商品信息查询等场合。
例如,你可以在商店中看到一些嵌入NFC芯片的广告牌或商品标签,用户只需将手机靠近标签,即可获得商品的详细信息、优惠活动、防伪溯源信息等内容。
此外,NFC 标签也可用来存储一些简单的信息或设置。例如,在家庭自动化系统中,你可以将 NFC 标签贴在门口,利用手机扫描标签来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如打开灯光、调整空调温度等。
守护你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NFC技术在健康管理与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部分手机已可以通过NFC读取智能手环、健康监测器等设备的数据,帮助用户实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此外,NFC还可用于医疗记录的存储和传输,确保医生能迅速获取患者的完整病史,提高诊疗效率。
当然,使用NFC功能时也需注意安全问题。首先,确保手机的NFC功能只在需要时开启,以减少不必要的耗电和安全隐患。其次,对于支付类应用,建议启用双重认证,增加支付安全性。此外,对于存储重要信息的NFC标签,应避免随意放置在公共区域,防止信息泄露。
于梅君
责任编辑:张艳